——承德酒城,一種源遠流長的特定形态酒文化熱河崛起!
視訊加載中...
酒文化是指酒在生産、銷售、消費過程中所産生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總稱。酒文化包括酒的制法、品法、作用、曆史等酒文化現象。既有酒自身的物質特征,也有品酒所形成的精神内涵,是制酒飲酒活動過程中形成的特定文化形态。
酒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不少文人學士寫下了品評鑒賞美酒佳釀的著述,留下了鬥酒、寫詩、作畫、養生、宴會、餞行等酒神佳話。酒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載體,在人類交往中占有獨特的地位。
酒文化已經滲透到人類社會生活中的各個領域,對人文生活、文學藝術、醫療衛生、工農業生産、政治經濟各方面都有着巨大影響和作用。

承德酒城開業慶典儀式
九月的河北承德秋高氣爽,美酒飄香。9月21日,來自四面八方的朋友彙聚在位于河北啊承德市車站路武陽花園西門的承德酒城,共同慶祝承德酒城開業慶典儀式。
承德市雙橋區政協副主席、工商聯主席闫亞麗緻辭
儀式現場, 承德市雙橋區政協副主席、工商聯主席闫亞麗,承德酒城總經理、承德打狗棍酒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杜志國分别緻辭。
承德酒城内,櫃台上擺滿了從承德本土到國外各種品牌的酒,從白酒到保健酒,承德地方酒、國産名酒、進口酒。不同價位,不同檔次,不同年份,承德酒城目前有超過1000多個品種的各種美酒。
承德酒城總經理、承德打狗棍酒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杜志國
酒,是中華民族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酒也是人類最古老的食物之一,它的曆史幾乎是與人類文化史一道開始的。酒又不僅僅是一種食物,它還具有精神文化價值,展現在社會政治生活、文學藝術乃至人生态度、審美情趣等諸多方面。“杯小乾坤大,壺中日月長”,酒在每個人的生活當中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酒城銷售大廳一角
承德更是一座與酒有着深厚情緣的城市。一座城,因美景而興;一壇酒,因妙對而名。承德,是個飽含着曆史底蘊的地方,更是個充溢着醉人酒香的地方。承德酒城,顧名思義,是承德人自己的酒城,是承德人品鑒、收藏、分享美酒的品質家園,更是發揚酒文化的塞外聚集地!
據悉,承德酒城今後将不定期推出“酒課堂”,聘請專業品酒師,長期免費講解中高端白酒、葡萄酒品鑒知識,培養酒類生産、銷售人才與專業酒類知識。
<h1>【酒知識小課堂】</h1>
前359-前338年 商鞅變法,稅重抑商,酒價十倍于成本;
前221-前206年 《秦律》,禁川餘糧釀酒,沽賣取利;
前138年 張骞出使西域帶回葡萄,引進釀酒藝人,中土開始有了葡萄酒;
公元前98年 漢武帝采納理财家桑弘羊的建議,設立“酒榷”官司,實行了酒類專賣制度,實行了17年之久;
前81年 漢代始元六年,官賣酒,每升四錢,是酒價的最早記載;
533-544年 賈思勰撰《齊民要術》92篇,其中6-9專論制曲、釀酒,為世界上最早的釀酒工藝學;
1656年 泸州一舒姓人,開設“舒聚源”典酒坊,據傳所用酒窖沿用至今,故酒名“泸州老窖特曲” ;
1842年 四川成都全興老号糟坊建立,産全興大曲酒;
1860年 江西人華聯輝在茅台鎮創成裕燒房,生産茅台酒,是為“華茅”;
1879年 仁懷縣人在茅台鎮創榮太和燒房,生産茅台酒,是為“王茅”;
1892年 張裕葡萄酒公司建立,我國開始用“手榴彈式”玻璃瓶裝酒,以張裕葡萄釀酒公司為首開始按洋酒式樣包裝;
光緒年間俞敦培輯《酒令叢鈔》四卷,收錄酒令322種,為清末前集酒令之大成者;
1900年 俄羅斯技師在哈爾濱建立第一家啤酒作坊——烏盧布列夫斯基啤酒廠;
1903年 青島啤酒前身——英德啤酒釀造公司建立,酒質精良,在國内外享有盛譽;
1904年 哈爾濱東三省啤酒廠建立,它是我國民族資産階級自己建立的最早的啤酒生産企業;
1914年 哈爾濱五州啤酒廠建立,是我國自己建立的第二家啤酒廠;
1915年 茅台在巴拿馬萬國商品賽會上榮獲金質獎章;
1916年 汾酒在巴拿馬萬國商品賽會上榮獲一等優勝金質獎章;
1921年10月10日 山西酒廠建立,其最初的建廠目的是想振興民族工業,生産葡萄酒代替舶來品;
1929年 南京政府公布了《洋酒類稅暫行章程》,規定在國内銷售的洋酒,從價征收30%的稅金;
1934年 由宋子文領頭集資建立的五羊啤酒廠,采用了當時的新裝置 捷克式糖化鍋;
1945年1月 晉冀魯豫邊區政府公布《關于造酒的規定》、《關于統一造酒決定》及《造酒業完全由政府直接經營》等指令;
1946年8月 國民政府公布《國産煙酒類稅條例》;
1947年 茅台酒在香港試銷,立即被搶購一空,自此茅台酒開始走向國際市場;
1949年4月 華北稅務總局、華北酒業專賣總公司在北京召開華北首屆酒業經營管理會議,決定對酒實行專賣,停止私人經營,酒業專賣工作的總方針是“統一經營”與“分散管理”相結合;
1950年1月1日 華北稅務總局改為中央财政部稅務總局;
1950年12月6日 财政部稅務總局、華北酒業專賣總公司在《關于華北公營及暫許私營酒類征稅管理加以修正的訓示》中,決定對公營啤酒、黃酒、洋酒、仿洋酒、改制酒、果木酒等均改按從價征稅;
1951年5月 中央财政部頒發了《專賣事業暫行條例》,規定專賣品為酒類和卷煙用紙兩種;
1952年 第一屆全國評酒會在北京舉行;
1953年2月10日 财政部稅務總局和中國專賣事業總公司對酒稅、專賣利潤率定為11%,其它酒類為10% 1954年 青島啤酒做為中國的啤酒品牌第一個進入了國際市場;
1954年 青島啤酒正式開始出口;
1955年 北京最早舉辦糖酒會;
1958年 中國成立第一所釀酒大學——張裕釀酒大學;
1959年 中國啤酒産量達到10.77萬噸,這是我國啤酒工業第一次産量超過10萬噸;
1962年 全國著名白酒專家周恒剛先生盛贊平壩酒為“酒國精英、黔中神品、平壩奇葩”。[3]
1963年11月 第二屆全國評酒會在北京舉行;
1964年糖酒會在上海最早設展;
1964年黑龍江省輕工研究所最早分析出酒尾中的混濁物質的是棕榈酸乙酯和亞油酸乙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