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潞州分院惡性良性腫瘤内科聯合消化内科為兩位高齡患者行胃鏡下營養管置入術,解決患者進食問題,保護腸黏膜屏障的同時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況,為胃癌患者置入專屬“營養快線”。
據了解,一位患者為81歲的高齡男性,胃癌術後一年,術前已停止進食一月有餘,而且伴有惡心、嘔吐等症狀。患者被病痛所折磨,身心疲憊,體質虛弱,消瘦嚴重。

總院惡性良性腫瘤内科趙軍主任和分院惡性良性腫瘤内科馬甯副主任醫師為患者仔細檢查後,發現患者對胃鏡檢查耐受性差,胃腸粘膜水腫,粘膜觸之易出血。為了患者解決患者進食問題,二位主任謹慎考慮提出放置營養管的治療方案。
胃鏡輔助 影像造影确認置管無誤
術後患者生命體征平穩,開始腸内營養治療
術前,經過對患者情況的細緻評估與研究,在總院消化内科李靜副主任醫師的指導下,惡性良性腫瘤内科張麗娟護士長、胃鏡室胡豔玲主治醫師、王曉霜護士長互相配合,嚴謹求實,穩紮穩打,順利将營養管送達緻十二指腸降部。後經影像科造影,再次確定營養管位置無誤。術後患者生命體征平穩,開始腸内營養治療。
另一位75歲的食管癌術後患者,因惡性良性腫瘤複發,也無法進食。看到臨床病友置管順利後,老人及家屬提出也想置管的想法。趙軍主任在大查房時認真分析患者病情,評估患者受益情況後,同意置管。但在手術時,胃鏡下發現患者吻合口狹窄明顯,胃鏡無法通過,團隊迅速做出決定,為患者行食管擴張術,并在胃鏡直視下順利将營養管通過食管狹窄處,送入胃内。
行食管擴張術後 成功置管
行胃鏡引導下胃鏡下營養管置入術,要求術者熟練掌握胃鏡及操作技術,該患者吻合口梗阻,術後消化道重建,更增加了手術難度。後經影像科造影,置管頭端通暢,置管成功,患者在護理團隊專業護理下,身體症狀改善。
之前,對于不能進食或進食困難患者采用腸外營養,但是長期禁食引起腸黏膜萎縮,腸屏障功能受損,消化道細菌異位增加感染,而腸内營養既能支援全身營養又能保護黏膜屏障,促進腸道功能的恢複。是以,胃鏡引導下鼻空腸營養管置入術滿足了患者腸内營養需求,營養狀況逐漸改善,尤其是對中晚期癌症患者下一步全身及局部化療、放療奠定了基礎,生存期得到改善。據悉,分院惡性良性腫瘤内科已為15例患者完成鼻空腸管置入術,在提高患者生活品質的同時,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
分院惡性良性腫瘤内科和消化内科用專業的診療技術,延伸總院醫療服務能力,使更多患者受益。
潞州分院消化内科擅長消化道潰瘍、肝硬化、潰瘍性結腸炎、消化道出血等消化道常見病疾病的診治。科室擁有奧林巴斯290内鏡主機一台,胃腸鏡三條,可以開展胃腸鏡檢查,食管狹窄擴張治療、内鏡下營養管置入術、取異物等治療;内鏡下胃腸息肉治療、内鏡下粘膜剝離術、内痔硬化治療等手術也将陸續開展。
潞州分院惡性良性腫瘤内科(長治市人民醫院惡性良性腫瘤内科二部)依托長治市人民醫院惡性良性腫瘤内科醫護團隊,目前開設床位46張。長治市人民醫院惡性良性腫瘤内科是晉東南地區第一個惡性良性腫瘤内科專業科室,是以惡性惡性良性腫瘤的化學藥物治療,内分泌治療,免疫治療、癌痛規範化治療,微創介入治療,分子靶向治療等惡性良性腫瘤綜合為主的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為一體的綜合性科室,是山西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教學臨床基地。長治市人民醫院惡性良性腫瘤内科、潞州分院惡性良性腫瘤内科二部采用“科主任+主診醫師”統一管理模式;科主任每周四定期教學查房,主診醫師每周二次教學查房。真正做到惡性良性腫瘤患者全程管理。讓患者真正享受“二級醫院收費,三甲醫院服務”。
來源:長治市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