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綠茶、黃茶、白茶、紅茶、普洱茶、岩茶,褪完火才能喝?更多關于褪火的知識

綠茶、黃茶、白茶、紅茶、普洱茶、岩茶,褪完火才能喝?更多關于褪火的知識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于頭條号: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關于四季更疊,《莊子》裡有一句總結。

“夫春氣發而百草生,正得秋而萬寶成。”

秋天,萬物寶成,枝頭上結着圓潤飽滿的果實。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随着降雨量減少,燥氣上升,天氣幹燥,容易讓人“上火”。

之前,有位剛開始喝岩茶的上海茶友私信,他剛買了兩盒天心岩肉桂,請問它需要放多久才能褪火?

當時給他的回複是,那款肉桂在現階段已經是适飲期,不需再褪火,直接拆開喝就行。

茶友不解,“我看網上說,不同的茶類都需要褪火啊,有人還專門整出了表格。你看看,這份六大茶類的褪火時間參考表,可信度有多少?”

綠茶、黃茶、白茶、紅茶、普洱茶、岩茶,褪完火才能喝?更多關于褪火的知識

《2》

按表格的内容觀點,制茶時經過焙火的岩茶,新茶的火氣很大,若是褪火時間不足,那麼将這樣的茶喝下,不僅潤不了喉,反而會火上澆油。

這樣的出發點,想法沒有錯。

但是,将岩茶的褪火,生搬硬套到綠茶、黃茶、紅茶、白茶,那就太奇怪了,完全等同于張冠李戴,讓人看得很急。

比如,綠茶、黃茶需要褪火半個月才喝;

比如,經過煙熏的煙小種紅茶,要等隔年才褪火;

比如,烏龍茶有不同的焙火程度,主要看火功的高低來決定褪火時間;

比如,普洱新茶的火氣,也要等一個月才褪;

再比如,白茶新茶的褪火時間,要放半個月以上……

綠茶、黃茶、白茶、紅茶、普洱茶、岩茶,褪完火才能喝?更多關于褪火的知識

随便一列,都是槽點。

顯而易見,制表人對于茶葉的了解,很不專業!

最主要的地方是,對方混淆了褪火的概念。

何為褪火?

隻有經過焙火的茶,才需要褪火。

比如,武夷岩茶,傳統型鐵觀音等。它們的新茶剛從焙籠裡下來時,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不能着急喝。

而是要耐心等待新茶身上火氣褪去,不再出現濃烈的煙熏火燎氣息時,才能完整欣賞到茶葉本身獨有的香氣、滋味魅力!

但除此外,綠茶、黃茶、白茶、普洱、紅茶等。

它們在加工制作時,根本沒有經曆焙火這一流程,又何來褪火一說?

綠茶、黃茶、白茶、紅茶、普洱茶、岩茶,褪完火才能喝?更多關于褪火的知識

《3》

綠茶和黃茶,曆來主張喝新茶嘗鮮。

原則上,這些以鮮為主的茶,最佳風味維持時間有限,通常不過是12個月左右。

等時間一過,花期不再,綠茶内部的葉綠素等物質容易氧化變暗沉,香氣變寡淡,清新風味開始走下坡路,色香味表現全線受到打擊。

彼時,綠茶就算存茶條件再好,茶葉沒有受潮、變質、變味,茶湯滋味喝起來也會大不如前。

就好像,一個人的皮膚保養就算做得再好,但到了一定年齡後,或多或少都會透出幾分歲月滄桑感。

是以,喝綠茶、黃茶時,要趁着新茶風味最佳時去飲用。

綠茶、黃茶、白茶、紅茶、普洱茶、岩茶,褪完火才能喝?更多關于褪火的知識

不然會白白錯過好茶,造成浪費與遺憾。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雖說綠茶黃茶沒有經過焙火,但新茶在剛加工完成不久時,風味表現尚未穩定。

尤其是,剛在鐵鍋裡完成炒青加工的綠茶。

此時新茶内部會保留幾絲微燥,使得綠茶本身的清新清香風味難以得到淋漓盡緻發揮。

為了在喝茶時,能喝到綠茶的極緻茶味,剛做成的綠茶要放十天半個月左右才喝。

彼時,等新茶進入風味穩定期後,再去喝茶嘗鮮尚且不遲。

綠茶、黃茶、白茶、紅茶、普洱茶、岩茶,褪完火才能喝?更多關于褪火的知識

《4》

煙小種紅茶要隔年喝,完全是概念混淆的産物。

煙小種的名字裡,雖然帶有煙字,但它卻沒有焙火。煙熏和岩茶的焙火,不是一回事。

小種紅茶在制作時,經過較充足的發酵後,僅需烘幹定型,用高溫穩定住發酵成果,避免發酵過頭。

不用像岩茶那樣,在做青發酵後,還要經曆多次焙茶,焙火,褪火,再焙火,再褪火…

直到一款岩茶的最終焙火程度達到理想狀态,方才為止。

煙小種的煙熏,跟煙熏筍幹、煙熏臘肉、煙熏柿子餅類似。

制茶時,煙小種的茶坯接觸到的隻是煙,沒有沾到火。

綠茶、黃茶、白茶、紅茶、普洱茶、岩茶,褪完火才能喝?更多關于褪火的知識

傳統的正山煙小種加工,通過燃燒松脂豐富的馬尾松柴,讓茶葉源源不斷吸附進這股獨特的松煙香,聞起來悠遠持久,香氣很是獨特。

當然,考慮到煙小種紅茶的制茶特點,新茶在剛加工出來時,這股由松煙帶來的松煙香,聞着會稍顯濃烈,要幹燥靜置放一放。

等待其風味變得更加平和柔和後,再取出飲用。

至于這段放一放的時間,是長是短?關鍵是看個人口味。

長話短說,情人眼裡出西施。

隻要自己能接受煙小種紅茶的獨特煙熏風味,那麼簡單放三、四個月左右,已經足夠。

如果是新茶友,第一次接觸,覺得煙熏味太重接受不來,不妨等放了大半年後再去品嘗!

綠茶、黃茶、白茶、紅茶、普洱茶、岩茶,褪完火才能喝?更多關于褪火的知識

《5》

烏龍茶,都需要焙火?

當然不是。按照地域劃分,烏龍茶可分四大派系。

最早的是閩北烏龍,随後是閩南烏龍、廣東烏龍和台灣烏龍。

武夷岩茶,正是閩北烏龍的傑出代表。

這其中,不是所有的烏龍茶都會經曆焙火。

比如,閩南烏龍茶裡,曾火極一時的清香型鐵觀音。

再比如,廣東烏龍裡的鳳凰單叢。

顯而易見,所謂“烏龍茶有不同的焙火程度,主要看火功的高低”,這樣一番話與茶圈常識不符。

退一萬步看,即便是武夷岩茶,它的褪火時間也是不固定的,不能一刀切。

綠茶、黃茶、白茶、紅茶、普洱茶、岩茶,褪完火才能喝?更多關于褪火的知識

原則上,岩茶的褪火時間,與它的焙火程度成正比。

焙茶時,岩茶内部吃進的火越多,焙火程度越高,後期所需的褪火時間自然要更長。

像足火岩茶的褪火時間,肯定不能和輕火岩茶同日而語。但在談及褪火時間的長短時,還要考慮諸多變量。

比如,褪火方式。

放置在什麼樣的環境下進行褪火?是不是裝箱團隊褪火?存茶放置的溫度與濕度是多少?

比如,焙茶方式。

是文火慢炖,還是一次性焙到底?采用的是什麼炭?有沒有焙透?焙一道火和二道火之間,中間間隔了多長時間?每次的焙火溫度和時長分别是多少?有沒有及時翻焙……

假設是,一款岩茶在進行炭焙時,選用的木炭品質不過關,雜質多,燃燒起來時會散發一股濃烈、嗆人的“炭味”。

那麼,當岩茶吸附進這股嗆人的氣息後,變得煙熏火燎時,後期要想修複成相對柔和,喝起來火氣沒那麼大的風味時,勢必要等待更長的褪火時間。

一刀切圈定褪火時間,本身就不合理!

綠茶、黃茶、白茶、紅茶、普洱茶、岩茶,褪完火才能喝?更多關于褪火的知識

《6》

最後,包括普洱、黑茶、白茶在内,它們沒有焙火,自然不需褪火。

但一款新茶在加工出來後,放到什麼時候才好喝?

這個問題是放之四海而皆準,适合任何茶類的。

參照前面的内容看,普洱、白茶等要放多久才好喝?

主要有三點。

首先,新茶剛加工出來後,起碼要給足十天半個月的時間,讓制茶過程中,經受頻繁波動的茶葉内質,得到平複。

其次,新茶要放到什麼時間段才好喝?是個人口味問題。如果是愛喝新白茶的茶友,完全可以選擇及早嘗鮮。

最後,普洱和白茶,它們擁有後期陳化的價值。

綠茶、黃茶、白茶、紅茶、普洱茶、岩茶,褪完火才能喝?更多關于褪火的知識

在不同的時間段,擁有不同的風味亮點。

好比是看一處自然風景,春天是百花盛開,生機勃勃。

夏天時綠樹成蔭,蟬鳴如雨。

入秋後秋葉靜美,霜月中天。

寒冬之後,一派肅蕭,落雪成詩,遠眺是壯觀的白茫茫一片。

選擇将白茶和普洱,一邊存,一邊不時取出幾泡茶樣,感受它們的風味變化。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

伴随着一段茶香的變化,靜靜欣賞茶味的轉化,妙不可言!

綠茶、黃茶、白茶、紅茶、普洱茶、岩茶,褪完火才能喝?更多關于褪火的知識

《7》

新茶剛做成時,需要放一放才好喝,這點不假。

但對普通茶客而言,買到手的新茶要不要放一放才喝?

答曰,大多數時候不需要放,拆開直接喝便是。

除非是,商家有專門的備注、交代、囑咐。

因為一款新茶在加工時,制茶師需要經過不斷試茶,調整它的最終風味。

成品做出來後,負責任的商家要需要試喝、驗貨。

確定茶味不出差池,才會傳遞物流運輸,将新茶送達千家萬戶。

綠茶、黃茶、白茶、紅茶、普洱茶、岩茶,褪完火才能喝?更多關于褪火的知識

要不然,沒有經過試喝,直接發貨出去。

等客人收到茶後,喝了不滿意,覺得喝起來不像你描述的風味。

從經營角度看,完全是自砸招牌!

可見,從試茶,到打包,再到物流運輸。

這期間已經過去不少時間,買到的新茶,已經不需要特意再放一放。

想明白這層道理,不難看出,開頭提及的那份六大茶類褪火時間參考表。

從頭到尾,不過是一場笑話!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31">更多關于褪火的知識</h1>

茶湯有澀味,是因為還沒有褪火?火說,茶湯澀這口鍋,我可不背

聽說足火岩茶的褪火,無論水仙、肉桂、大紅袍,都要等一年?

岩茶有澀感,是因為還沒褪火?拜托,茶湯的澀感是茶多酚引起的

聽說武夷岩茶大紅袍、水仙、肉桂火氣重,必須要陳化才能喝?

你不想喝岩茶,不是因為您喝不習慣,是因為它在特殊時期!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