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發酵程度越低的茶,越沒有久存的價值,綠茶、黃茶、白茶都一樣?更多關于白茶的知識

發酵程度越低的茶,越沒有久存的價值,綠茶、黃茶、白茶都一樣?更多關于白茶的知識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于頭條号: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深秋,是吃柿子的季節。

最近去太姥山的時候,看到橙紅色的柿子挂在枝頭,一簇簇,明豔鮮活。

為深秋的寂寥,增添了一抹彩色。

柿子要是在不成熟的時候,将其吃到口中,隻會得到滿嘴的澀味。

一時間,舌面上出現顆粒感,短暫性地失去味覺,舌頭都是麻木的。

真心難受。

眼下這個時節去吃,就不容易踩坑,吃到的柿子都是甜的,帶着蜜意。

甜蜜如斯,說的就是它此時的風味。

發酵程度越低的茶,越沒有久存的價值,綠茶、黃茶、白茶都一樣?更多關于白茶的知識

柿子還可以做成柿子餅,甜度更高。

将硬柿子的表皮削掉,留下短短的果蒂,攤在透氣的架子上進行晾曬。

曬大概半個月左右,柿子餅也就算是做好了。

生柿子和柿餅,吃起來風味是完全不一樣的。

新鮮柿子吃起來水靈靈的,汁水會在口中爆炸,清新中帶着甜蜜。

而柿餅經過加工,口感變得更加軟糯,甜度高。

有人喜歡生柿子,有人則更加喜歡柿餅。

衆口難調,并非說說而已。

發酵程度越低的茶,越沒有久存的價值,綠茶、黃茶、白茶都一樣?更多關于白茶的知識

《2》

在茶圈中,新茶和老茶一直處于對立面。

有人說,發酵程度較低的茶葉,要趁鮮喝,要是将其存成陳茶,就會變得沒有價值。

說到發酵程度較低的茶,腦海中浮現的是,綠茶、黃茶以及白茶。

綠茶屬于不發酵茶,黃茶則是輕發酵茶,而白茶是微發酵茶。

綠茶和黃茶,的确要趁鮮喝,放置太長時間會變得沒有價值。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綠茶和黃茶都有殺青這一工藝。

殺青的概念在以往的文章中,其實都有提到過。

簡單地說,就是利用高溫破壞和鈍化茶葉中的氧化酶活性,鮮葉的酶促反應就會被抑制。

經曆過殺青的茶葉,内部含有的物質基本上失去了轉化的價值,長期存放隻會揠苗助長。

發酵程度越低的茶,越沒有久存的價值,綠茶、黃茶、白茶都一樣?更多關于白茶的知識

曾經在一位朋友家喝過一款放了兩年的綠茶。

那款綠茶香氣雜亂無章,帶有一股子陳舊的味道,就像走進了一間年久失修的老房子能夠聞到的味道。

而且那股味道停留在口腔中的時間很長,久久不散去。

這個時候,隻想着多喝點白開水将那股不好的味道沖刷幹淨,讓自己舒服一點。

它的湯水也十分寡淡,就像喝一杯帶着雜味異味的白開水。

放了太久的綠茶,真心沒有飲用的必要。

經曆過殺青,綠茶中的茶多酚較為完整地保留了下來,這類物質是極容易被氧化的。

為了避免其氧化的速度太快,人們通常都會用低溫的方式,讓它的風味可以留更長時間。

市面上多數綠茶外包裝上,都寫着保存期限12-18個月,為了避免錯過好茶風味,及時喝完為宜。

如果面對的是綠茶、黃茶的話,說它們存成陳茶沒有價值,這話并沒有錯。

隻是,這話放在白茶上,顯然不對。

發酵程度越低的茶,越沒有久存的價值,綠茶、黃茶、白茶都一樣?更多關于白茶的知識

《3》

白茶可以長期存放,不是秘密。

它屬于微發酵茶,發酵程度并不高。

上文那位茶友說,發酵程度不高的茶,存成陳茶沒有價值,在面對白茶的時候不攻自破。

所謂陳白茶,指的就是存放時間在1年以上,3年以下的白茶。

這對于白茶來說,還沒有到最精彩的時間,隻是一個從新白茶過渡到老白茶的階段。

茶圈中,有不少茶客對老白茶趨之若鹜,願意一擲千金隻為一睹老白茶風采。

群衆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并不會無緣無故地追求某些事物。

發酵程度越低的茶,越沒有久存的價值,綠茶、黃茶、白茶都一樣?更多關于白茶的知識

可見,老白茶的價值是被大家認可的。

白茶之是以可以長期存放,歸根結底還是與工藝脫不開關系。

白茶的工藝是以萎凋和烘幹為主。

萎凋,就是讓茶青自然脫水的過程,在水分流失的同時,部分苦澀味物質也會一并離開。

而烘幹,則是利用文火慢慢将白茶的含水量烘幹至低于8.5%。

簡單的工藝下,令白茶中的養分比較完整地保留了下來。

儲存的過程中,茶葉内含的營養物質會不斷與微量氧分子發生反應,生出新的物質。

發酵程度越低的茶,越沒有久存的價值,綠茶、黃茶、白茶都一樣?更多關于白茶的知識

是以白茶在陳化的過程中,香氣物質、滋味物質均會發生改變。

比方說,新白茶時期的草藥香會逐漸陳化為根莖類中藥的香氣。

比方說,新白茶的毫香,是類似野生蕨菜、野生蘆葦、野生狗尾巴草的氣息。

在歲月的沉澱下,毫香會逐漸陳化為稻谷香、玉米須煮水、高粱窩窩頭的香氣。

時間對白茶來說,其實是很溫柔的。

都說時間是一把殺豬刀,然,在白茶身上卻沒有展現。

随着時間的推移,白茶隻會變得越來越穩重,越來越内斂,歲月賦予它的隻有豐富的閱曆。

發酵程度越低的茶,越沒有久存的價值,綠茶、黃茶、白茶都一樣?更多關于白茶的知識

《4》

所有白茶長存後,都具有價值?

不一定,這種說法太過絕對。

産品,有品質出色的,有品質一般的,自然也有品質糟糕的。

白茶也不例外。

品質糟糕的白茶,長時間存放并不能給它加分。

上文有講到,白茶可以長期存放,是因為它内部含有的養分會不斷與微量氧分子發生反應,進而形成新的物質。

其中,内含豐富養分是白茶長期存放的基礎。

要是一款白茶品質十分糟糕,内含的養分十分稀缺,這茶存放多長時間,隻會停滞不前,毫無價值。

發酵程度越低的茶,越沒有久存的價值,綠茶、黃茶、白茶都一樣?更多關于白茶的知識

比方說,工藝糟糕的白茶。

到位的工藝可以将白茶内含的養分完整地留存下來,讓其為後期陳化提供動力。

而要是有一款茶,工藝糟糕,渥堆了,暴曬了,茶青中的養分被消耗殆盡,存再長時間也等同于無用功。

另外,白茶對含水量的要求是很高的。

要是某位制茶師技術不精,在烘幹的時候沒有按照要求執行,做出來的茶含水量不符合标準。

如此一來,茶葉中的水分含量過多,在存放的過程中又遇到一定的溫度,容易出現過度發酵的情況。

茶葉中的養分會逐漸流失,最後淪為劣質茶。

發酵程度越低的茶,越沒有久存的價值,綠茶、黃茶、白茶都一樣?更多關于白茶的知識

為了確定茶葉的品質不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在存茶包裝上需要多多注意,要滿足密封、幹燥、防潮、陰涼、避光、無異味等要求。

要是有些要素疏忽了,導緻茶葉受到外界環境影響,内部含有的營養物質會随着時間的推移慢慢減少。

沒有豐富養分的白茶,存放太久浪費的是寶貴的時間。

産區不好,茶葉内部天生沒有豐富的營養物質。

工藝不好,會讓白茶内的養分受到損耗,進而大量流失。

儲存不當,外界的危險會不斷侵蝕白茶,讓其淪為劣質茶。

沒有充足養分,沒有得到良好儲存的白茶,長期存放毫無價值。

買優質白茶,需要産區好、工藝好、儲存好,缺一不可。

發酵程度越低的茶,越沒有久存的價值,綠茶、黃茶、白茶都一樣?更多關于白茶的知識

《5》

有的時候,人們總是會以偏概全。

綠茶、黃茶的發酵程度低,長期存放沒有價值毋庸置疑。

隻是白茶作為微發酵茶,并沒有這個說法。

謹慎對待任何事物,是個人做事的标準。

用一個非常寬泛的說法來對待大多事物,這是不對的。

就像,某個人吃了一顆橘子,覺得味道好酸。

于是乎,他就開始宣傳,所有橘子都是酸的,沒有一點甜味。

殊不知,大錯特錯。

以偏概全,容易得到錯誤的結論。

立足實際,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标準!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19">更多關于白茶的知識</h1>

桂花白茶,茉莉白茶,玫瑰白茶,它們和白茶不是同一種茶,别弄混

白茶性寒涼、白茶含糖,你也這樣誤會過白茶的功效嗎?

白茶江湖的華山派劍氣之争,新白茶與老白茶,孰優孰劣

無論新白茶,還是老白茶,請問白茶的毫香就是棗香嗎?

新人買白茶,選新白茶還是老白茶?什麼價格的白茶才能放心收藏?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