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家庭存白茶餅,每一餅分開密封好,還是放在一個箱子裡好?更多關于儲存茶葉的原創知識

家庭存白茶餅,每一餅分開密封好,還是放在一個箱子裡好?更多關于儲存茶葉的原創知識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于頭條号: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一個再漂亮的美女,把她的臉放到大倍顯微鏡下,也會讓人覺得慘不忍睹。

任何東西,靠得越近,缺點就會愈加暴露無遺。

“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

在林徽因的追悼會上,對她終生愛慕的金嶽霖,寫下了這樣一副挽聯。

意思是:隻要一想到林徽因,總有一種四月天般溫暖明媚的感覺。

因為美貌和才華,林徽因傾倒了無數男人。

當後人每每提起她時,總認為她是個脆弱、敏感而又多情的美女詩人。

然而,從他的兒子梁從誡口中,訴說的卻是一個不愛做家務,脾氣暴躁的母親,一位治學嚴謹的學者。

家庭存白茶餅,每一餅分開密封好,還是放在一個箱子裡好?更多關于儲存茶葉的原創知識

事實上,徐志摩當年愛的,不過是詩人用浪漫情節構想的她。

金嶽霖牽挂一生的,也隻是心裡臆想的、高高在上的女神,絕不是居家過日子的太太。

是以說,距離産生美,此話不假。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保持了适當的距離,平衡才得以維持。

但人是如此,茶也是嗎?

不由得,想起來先前有位茶友的提問:

“買了很多白茶餅,可以一餅一餅分開裝在袋子裡,一起存在櫃子嗎?”

茶和人,有時共通,有時又不太相似。

家庭存白茶餅,每一餅分開密封好,還是放在一個箱子裡好?更多關于儲存茶葉的原創知識

《2》

儲存白茶,有長期和短期之分。

短期存茶的目的,隻是為了保持茶葉不受潮、不變質,僅此而已。

并且,在幾個月内盡快喝完,不去考慮未來的發展,也不奢求“越陳越香”。

畢竟,白茶的物質轉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從新茶到老茶,需要曆經3年之久。

而短時間内,白茶所發生的變化,十分有限。

站在短期存茶的角度來看,用密封袋儲存白茶餅,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如果買了不同品類的白茶,還可以分門别類,裝在各自的密封袋中,進行儲存。

常見的密封袋,外層是牛皮紙,裡層是鋁袋,封口是拉鍊袋。

誠然,光是這樣來看,其防潮、防異味和避光的效果,确實不錯。

家庭存白茶餅,每一餅分開密封好,還是放在一個箱子裡好?更多關于儲存茶葉的原創知識

但即便如此,茶餅封藏袋,隻适合短期存茶。

原因在于,密封袋的拉鍊部分,并不耐用,極易損壞。

在不斷地開合過程中,拉鍊處會漸漸失去彈性,導緻密封性下降。

如果天天去拉開它,再關上,多重複幾次以後,不出十天半個月,就難以起到原本的密封效果了。

是以,當我們将白茶餅存在密封袋裡,就應該保有警惕性。

時常惦記着,把它快點喝完,在還沒有跑氣之前,感受白茶最美好的狀态。

那些無孔不入的水汽和異味,很有可能趁虛而入。

一旦有多餘的水汽,接觸到内部的白茶,就會發生變質變味的現象。

由原本的好茶,變成了劣質茶。

無香、無味、無韻,甚至還帶有其它雜味和怪味。

隻道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家庭存白茶餅,每一餅分開密封好,還是放在一個箱子裡好?更多關于儲存茶葉的原創知識

《3》

茶友有分類的意識,這點是好的。

可同時卻忽略了,白茶長期儲存,越存越香,需要以團隊陳化為前提。

團隊陳化,顧名思義,指的是讓大量的、相同品類的白茶抱團,在同一個空間裡陳化。

正應了“衆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

茶葉之間,也可以共同呼吸,互相成就,擰成一股繩,轉化得更快、更好。

根據實際來看,大箱轉化出來的白茶,香氣更馥郁、多元,湯感也更醇厚。

而如果隻用密封袋,将每餅之間分開存放,就遠遠違背了“團隊陳化”的初衷。

單獨儲存,也就代表着孤立無援。

即使做到了密封,也很難依靠自身的力量,越陳越好喝。

家庭存白茶餅,每一餅分開密封好,還是放在一個箱子裡好?更多關于儲存茶葉的原創知識

小箱,或是單餅存放的白茶,想要達到大箱那樣的效果,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努力。

是以,經驗豐富的老茶客,當遇到了一款品質合格,且自己喜愛的白茶時,往往會選擇按箱囤茶。

以“箱”為機關,為存出老白茶奠定了基礎。

曾經,也有很多新茶友表示不了解。

甚至還以為,是為了套路他,騙他多買一些茶,所編造出的借口。

但是,事實勝于雄辯。

好在如今有了這麼多茶友證明,團隊陳化,有理有據!

另外,長期儲存白茶餅,提倡用三層包裝法。

家庭存白茶餅,每一餅分開密封好,還是放在一個箱子裡好?更多關于儲存茶葉的原創知識

比起密封袋來說,三層包裝法有鋁袋、食品級塑膠袋及标準五層厚的瓦楞紙箱。

層層密封,才能在漫長的陳化過程中,抵禦外界的空氣和異味。

在三層包裝法面前,密封袋隻不過是小巫見大巫而已。

論防潮、隔熱、隔絕異味、防止磕碰等效果,正确的三層包裝法,都遠遠優于密封袋。

而大家之是以喜歡密封袋,隻是因為便捷,以及美觀。

但存茶不是一件任性的事情,也不能光注重外表,看起來十分老土和笨重的三層包裝法,才是最适合收藏白茶的密封方式。

俗話說,大俗即大雅。

隻要能存出優質老白茶,其他的,都是浮雲。

家庭存白茶餅,每一餅分開密封好,還是放在一個箱子裡好?更多關于儲存茶葉的原創知識

《4》

此外,茶友還提到了一個問題:白茶能不能存在櫃子裡?

其實,這是一個很籠統的說法。

所謂的“櫃子”,它的位置、大小、是幹淨還是有異味,是獨立的還是和其他東西一起存在……

種種原因,都會影響最後的答案。

首先,櫃子是否離牆離地。

生活在南方的茶友,對潮濕的天氣應該深有體會,每年都要經曆的回南天和梅雨季節,彼時空氣中極度飽和,仿佛能掐出水來。

最嚴重的時候,牆壁和地面都是濕漉漉的一片。

試想一下,如果把白茶存在靠近牆壁和地面的櫃子裡,必然也會受到大量水汽的侵擾。

縱使有三層包裝法的庇護,但無孔不入的水汽,依然會讓白茶的陳化環境變得岌岌可危。

是以,即便是存在櫃子裡,也要保證幹燥的環境。

家庭存白茶餅,每一餅分開密封好,還是放在一個箱子裡好?更多關于儲存茶葉的原創知識

其次,櫃子裡是否存有其他茶類,或是其他物品。

白茶具有強大的吸附性,是以必須儲存在一個足夠幹淨、無異味的空間裡。

如果和其它氣味較重的物品放在一起,很有可能導緻竄味。

曾經,就有一位茶友把自己的白茶,和蘑菇幹、海鮮幹共同儲存,可想而知,這些白茶多年以後,吸入了大量的異味,自帶濃濃的“鮮味”。

當然,這股鮮味早已不是白茶原來的鮮爽感,而是海鮮幹所帶來的味道。

由此可見,儲存白茶的過程,不應該有其它物品的幹擾。

這樣一來,才能保持自身幹爽、純粹的氣息,并且越陳越香。

最推薦大家的辦法,是存在家中書房的書架上。

因為書籍幹燥,且不會散發異味。

在足夠幹燥、避光、陰涼、無異味的環境下,讓茶葉和書長時間共處一室,豈不美哉?

家庭存白茶餅,每一餅分開密封好,還是放在一個箱子裡好?更多關于儲存茶葉的原創知識

《5》

存茶的意義,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有人追求升值,有人追求口感,還有人單純是對老茶抱有期待。

不過,這一切的前提,都是良好的儲存。

隻有品質的保障,才有後續的種種說法。

若非如此,“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的美譽,也不會如此盛行。

優質的老白茶,堪稱茶飲界的盛宴。

品飲期間,調動所有感官,感受斯人風範。

白茶的日積月累沉澱,在點點滴滴間,看歲月和滄海的變遷。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20">更多關于儲存茶葉的原創知識</h1>

從存茶包裝、存茶環境,再到存茶時的禁忌,存白茶,看緊這些小事

參照茶葉店的存茶做法,能把茶存好?一次性披露三種錯誤存茶方法

白茶經驗分享:不懂這些,存白茶隻是在浪費你的錢!

六大茶類中,紅茶、岩茶、綠茶,都可以長期儲存,存成老茶嗎?

短期如何存放白茶,記住這些,白茶會越存越好!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