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科舉狀元 吳其濬不但是植物學家 還是封疆大吏

嘉慶年狀元吳其濬,道光年寫出了《植物名實圖考長編》和《植物名實圖考》, 是曆史上罕見的狀元. “封疆大吏”科學家。

科舉狀元 吳其濬不但是植物學家 還是封疆大吏

中華書局版《植物名實圖考》

固始吳家書香門第,名門望族。吳其濬外祖父,父兄皆進士, 五歲發蒙,敏而好學,少覽群書,聲名遠播。一日一觀賞庭院奇花異草的客人,指着盆栽仙人掌問他“世間草木皆應時開花,為何獨此物例外?”自诩飽讀四書五經的吳其濬,卻憋紅了臉答不出來。

  “一物不識為恥”,這次尴尬,令吳其濬開始留心植物。

嘉慶二十二年(1817)28歲的吳其濬殿試奪魁。1820年吳其濬乘任廣東鄉試正考官順便購置柑橘苗千株,運河南老家栽試,結果創造出柑橘樹“泥封保溫過冬法”沿用至今。

1821年吳其濬父親去世,回鄉“丁憂”,置地建園,建立了科研植物園。

堤上種桃八百株,堤外栽柳三千樹

亦種奇花亦種菜 半藏農具半藏書,

因兄吳其彥母親許氏也先後病逝,丁憂八年期間不但親自種樹植草,還繪畫和著錄豫南及大别山植物,潛心于植物研究,着手編纂《植物名實圖考長編》和《植物名實圖考》。22卷的《植物名實圖考長編》收錄植物788種,分為谷類、蔬類、山草、隰草、蔓草、芳草、水草、石草、毒草、果類、木類等11類。每種植物都按條羅列,注明出處。

道光十二年(1832年)結束丁憂的吳其濬出任湖北學政,開始了“宦迹半天下”,行蹤19省。雖是“封疆大吏”,但業餘時間全部用在研究植物上。

  《植物名實圖考》收錄植物1714種,附圖1805幅,分為谷、蔬、山草、隰草、石草、水草、蔓草、芳草、毒草、群芳、果、木12類。比《本草綱目》收錄的植物還多500餘種,集中國植物學之大成。《植物名實圖考》都是圖文對照,一物一圖。 

  吳其濬說夜行聽見田裡有人撕扯絲織品破裂聲,驚訝地站在田邊聽了很久,弄明白了其實是“蜀黍”生長發出的聲音。幹旱一段時間的這種植物,一旦遇到豐沛的雨水,一夜之間便能長高一尺。這個知青時俺們溽暑在高粱地邊也常聽見看見。安靜的夏夜高粱地邊能聽到高粱拔節聲。

他當然沒忘記研究早年令他尴尬的仙人掌,“東觀案圖作平慮草,此即今仙人掌。人呼老鴉舌……””生葉成簇,新綠深齒,綴于掌邊……此草頃在禁籞,忽開花,色如芙蓉,大若月季,禁中皆稱仙人掌上玉芙蓉。”還搬出了“道光帝出此草示臣””以補《群芳譜》所未備”。(事見《植物名實圖考》卷十五隰草類)。

----節選自拙作“科舉那點兒事兒 ”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