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科技少年宮中國小記者——他們從名不經傳到榜上有名

科技少年宮中國小記者——他們從名不經傳到榜上有名

――中國小記者再獲“為學杯“全國創新作文決賽大獎

科技少年宮中國小記者——他們從名不經傳到榜上有名

這是一群充滿朝氣的團隊,曾經他們名不經傳,如今數次榜上有名。他們是標頭科少小記者的榜樣,是老師和家長心中的驕傲……

由中國修辭學會.讀寫研究會主辦的‘’為學杯‘’全國創新作文總決賽暨研學活動,于今年7月在北京開幕。標頭市科技少年宮中國小記者選派的10位參賽者,在本次總決賽中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可喜可賀,這也是小記者們連續7年斬獲全國寫作大獎。

科技少年宮中國小記者——他們從名不經傳到榜上有名
科技少年宮中國小記者——他們從名不經傳到榜上有名

全國作文比賽都是現場開題,現場比賽,經全國部分高校名師、專家評委審閱評選後,最終揭曉比賽結果。

科技少年宮中國小記者——他們從名不經傳到榜上有名
科技少年宮中國小記者——他們從名不經傳到榜上有名
科技少年宮中國小記者——他們從名不經傳到榜上有名
科技少年宮中國小記者——他們從名不經傳到榜上有名
科技少年宮中國小記者——他們從名不經傳到榜上有名
科技少年宮中國小記者——他們從名不經傳到榜上有名

獲獎啦

馬旭冉,榮獲國中組一等獎及全國寫作“十佳”之星稱号

闫亞軒榮獲國中組二等獎

劉一然榮獲國中組三等獎

薛佳儀榮獲國小組一等獎

米若涵、齊祥、闫思璇、張娜甯、程紀翰榮獲國小組二等獎

盧彥溦獲得國小組三等獎

科技少年宮中國小記者——他們從名不經傳到榜上有名

【學員故事】

♫. ♪~♬..♩

科技少年宮中國小記者——他們從名不經傳到榜上有名

左起第四為馬旭冉

馬旭冉自二年級開始就加入小記者班,跟随劉小燕老師從零起步學習,四年級作文有一定起色,六年級小記者寫作生涯結束,她連續四年參加全國寫作類比賽,寫作水準逐年提升。也榮獲全國各類大獎。對于她來說,這是難得的成長經曆。2017年正式更新進入文星老師高效閱讀班,繼續學習,這對于本就愛讀書的她,似乎是如虎添翼。

她在小記者的班上形成了良好的閱讀和觀察習慣。她積極參加小記者舉辦的各類實踐活動,每次都仔細觀察,用心體驗,課後不厭其煩的寫遊記、感想、甚至詩歌、古文。從一開始的流水賬,到老師指導下的不斷練習積累,才促成了今日的滿載榮譽。

【獲獎經曆】

2014年分别獲全國中國小生漢語讀寫能力考級暨現場寫作大賽第三級别一等獎;

全國青少年五好小公民美麗中國·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活動征文一等獎;

2015年分别獲“中國百優小記者”榮譽稱号;

中國小記者“最佳出鏡獎”和“精誠協作獎”;

長城杯第十一屆征稿活動寫作類金獎兩項;

首屆標頭市科技少年宮寫作PK賽國小組一等獎及微信點選率最高獎;

2016年分别獲第十二屆“為學杯”中國小生創新作文大賽全國現場開題總決賽國小組一等獎及“全國十佳之星”;

第十六屆全國中國小生創新杯作文征文大賽一等獎;

第十九屆全國青少年五好小公民老師您好·我的好老師征文比賽國小組一等獎;一機二小弘揚孝道美德網絡作文大賽一等獎;

2017年分别獲一機二小“經典小明星”、“讀書小達人”榮譽稱号;

第十三屆“為學杯”全國選拔複賽國小組一等獎;

第十三屆“為學杯”中國小生創新作文大賽全國現場開題總決賽國小組一等獎及“全國十佳之星”、“全國少年作家獎”;

2018年分别獲全國中國小生漢語讀寫能力考級暨現場寫作大賽第六級别獎項、第十四屆“為學杯”全國選拔複賽國中組一等獎。;

詩歌《千年夢》(此文選入2017年國小課外教輔書);

散文《穿越時空的凝眸》(此文選入2017年國小課外教輔書)。

此次大賽獲獎作文:

科技少年宮中國小記者——他們從名不經傳到榜上有名

成長的蟬蛻

文/馬旭冉 初一 標頭

我曾在風中化繭成蝶,遺忘傷痛,逆風飛行。

——題記

蟬聲陪伴着行雲流蕩,如果終究要揮别這段時光。十餘年前,我們降生于這片土地,生于百花芬芳。兒時的歲月無憂無慮,跌跌撞撞的向前,懷着一腔熱血,卻不怕頭破血流的下場。

不知從何時起,曾經嬌氣的小姑娘成長為堅韌的少女,擁有了堅硬的铠甲,也擁有了一個又一個軟肋。

我們不回頭的向前走。時光湮滅往昔,就像是一次蟬蛻。蛻去少年的青澀與憂傷,羽化成蝶。

以前就曾聽說過蟬蛻。在難以承受的痛苦下浴火而生,舒展開飛翔的翅膀。與我們如今正在經曆的成長,何其相似。

越長大,看到的世界就越大,不再拘泥一片四方的天空,走出溫暖的避風港,見到和經曆以前從未有過的事情。

小時候的家就好像一層保護膜,等我們懷着好奇與期待捅開它時,有新的陽光照進來,卻也有狂風暴雨夾雜在其中。

成長既令人歡愉,卻也是殘酷的。我們來到陌生的地方,開始一段全新的人生,被迫着接受以前拒絕和畏怕的事情。

就比如我小時候一直很怕蟲子, 可必須越過它們,才能去往向往的目的地。那時候也曾抱怨過為什麼沒有捷徑——後來我才明白,想到達遠方,必然要披荊斬棘。

就像生物界中,要想化蝶飛翔就必須經曆蟬蛻,而且從始至終必須獨自去面對。 如果承受不了傷痛,就隻能碌碌無為的待在地面上,看别人自由的翺翔,自己則安靜的化為枯榮。

成長不是指年齡,它取決于你的心境與精神。有的人滿頭白發卻也不算成長,而有的人十多歲就已經成長的頂天立地。

關鍵在于,你如何看待成長的蟬蛻。

請回頭看看走過的路。

你是否學會了擔當而不是拈輕怕重的混日子?你是否看清了自己而不是不願面對現實?你是否明白了真正的美而不是一味追求潮流?

你是否還堅守一顆初心而不是随波逐流碌碌而為?

每個人都被時光推着向前走,即便是黑夜也想要幻化出光明。

成長的蟬蛻,就是學會接受和面對的過程。什麼時候才能變得堅強?什麼時候才能成長為自己希望的模樣?

蟬蛻之後,方能化繭成蝶。

一個人的一生會經曆許多契機,有的人知難而退,有的人則迎難而上,一次又一次的變成夢想中的模樣。

在我八九歲的時候,曾見過一次蟬蛻。巨大的堅硬的蛹包裹着它,它用力的掙紮,卻一次又一次受傷。可它沒有放棄,用柔軟的身軀去攻擊、阻撓,每一個細小的傷害都成為它最銳利的武器。

它成功了,長出翅膀去追逐藍天。

升入國中後,課業逐漸繁忙,每天的生活變成了學校與家的兩點一線。我也曾彷徨過,不明白為什麼有時候付出努力也得不到結果。我喜歡的事情被沉重的課業壓着,我想追求的東西漸漸模糊。我甚至想過要放棄。

直到有一次夜晚奔波在補習班的路上時,我忽然想起兒時的看到的那場震憾人心的蟬蛻。

我也正經曆着那樣一次蟬蛻。

後來我咬牙堅持了下去。

多少個日日夜夜的努力與希冀,我放棄了很多,卻得到了更多。我學會了接受與面對,我終于破繭,看到了盡頭的光明。

許多時候,成長的蟬蛻會讓人猶豫,讓人受傷。可是朋友,我無比真摯的告訴你:再堅特一下,離破繭的那一刻就不遠了。

我見到過許多形形色色的人,我看到他們每個人身上都背負着巨繭,等待羽化的那一天。

我曾在風中化繭成蝶,遺忘傷痛,逆風飛行。我不顧一切的追尋着,奔路着,一次又一次蛻變着,等待最後的光明。

成長的蟬蛻,給人生命的力量,讓我看到不算遙遠的彼岸。

繭蛻之後,便成蝶,四方流浪。

蟬蛻後即是開花,夢想不負任何一個可以化繭的人。

我始終在等待着蟬蛻,就像兒時喝苦藥時盼望着蜜糖。先苦後甜,在哪個時代都是真谛。

萬物皆從混沌中來,蟬蛻之後,便有了新生和光明。

我們一次又一次的跌倒,一次又一次的蛻去過往,永不放棄,砥砺而行。

透過歲月的長河,我似乎看到一場蟬蛻。

我是旁觀者,卻真切的經曆着這一切,等待蟬蛻後的萬物複蘇。

此去經年,春暖花開。

成長的蟬蛻,是上天贈與我們最好的禮物。月下獨坐,花間提壺,就像古時風花雪月的相逢,我始終在原地,看我們都化繭成蝶。

恍惚中我聽到有人在笑。

我也微微一笑。

我遙望遠方,懷抱初心,在漫天風雨中,靜待花開。

永不放棄。

科技少年宮中國小記者——他們從名不經傳到榜上有名

此次比賽中,來自全國各地的中國小的近3000人進入總決賽,比賽分四期進行。標頭市科技少年宮的小記者表現突出,從寫作文無話可說到現在的篇篇佳作,這離不開培育他們的老師付出的汗水及孩子們的努力。

科技少年宮中國小記者——他們從名不經傳到榜上有名

名師推薦

科技少年宮中國小記者——他們從名不經傳到榜上有名

劉小燕老師

十年的作文教學,讓科技少年宮劉小燕老師在此領域擁有豐富的經驗,孩子們在老師指導下不斷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創作思路。他們用獨特的視角觀察生活,創作出一篇篇美文佳作。

劉小燕老師曾任中國報刊聯合會記者,香港資訊衛視記者。從事新聞、寫作教育工作十年。在中國公開媒體發表作品近幾十餘篇。主要作品有長篇通訊《愛的感悟》《歲月靜好 你亦無恙》、散文《夢開始的地方》、《我聞到了陽光的味道》、《夢想在這裡啟航》等。

獲獎經曆:

2011年榮獲全國第四屆小記者代表大會“全國優秀輔導員”。

2012年獲得全國青少年中華情征文大賽輔導教師銅獎。

2013年—2015年連續三年榮獲青少年中華情征文大賽“全國優秀輔導教師”。

2014年被中國詩賦學會授予作品《夢開始的地方》最佳原創作品獎。

2016年榮獲為學杯全國中國小生創新作文大賽“優秀指導教師”。

科技少年宮中國小記者——他們從名不經傳到榜上有名

文星老師

標頭市科技少年宮中國小記者專業教師,文學碩士學位。從事教師、記者、編輯、電視編導十五年。曾任中國報刊聯合會記者,香港資訊衛視記者,中國散文學會會員。

在全國公開媒體發表通訊、小說、電視短片、雜文、散文、人物傳記二百餘萬字。主要作品有長篇通訊《跟随警察辦案的日子》,散文詩《湖湘記憶》,電視短片《回家》等。

2012年—2015年連續四年榮獲全國青少年中華情征文大賽“全國優秀輔導教師”。

2009年—2010年連續兩年獲得中國青少年國文風采大賽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知識宣傳教育活動“優秀指導教師”。

2014年被中國詩賦學會授予作品《湖湘記憶》最佳原創散文詩作品獎。

2015年10月榮獲中國小記者小主持人評選展示活動“優秀輔導教師”。

2016年-2018年榮獲為學杯全國中國小生創新作文大賽“優秀指導教師”。

科技少年宮中國小記者——他們從名不經傳到榜上有名

本次大賽之後中國小記者還參加了豐富多彩的研學活動,如 “揭開皇家園林的神秘面紗”——參觀頤和園、“再現文學大家的思路與情懷”——參觀魯迅故居、“謹記勿忘國恥,激發愛國情懷”——參觀抗日戰争紀念館盧溝橋等活動,富有深刻的價值和意義,給孩子們的成長帶來了不一樣的洗禮。

科技少年宮中國小記者——他們從名不經傳到榜上有名
科技少年宮中國小記者——他們從名不經傳到榜上有名
科技少年宮中國小記者——他們從名不經傳到榜上有名

中國小記者專業旨在培養思維活躍、愛好廣泛、熱愛參加社會實踐和熱愛新聞采訪寫作的全方位發展的棟梁之材。中國小記者每年組織學員參加”為學杯“、”中華情“等全國作文大賽,并且屢獲優異成績,包攬一二三等獎。

“為則通達,學無止境”,這是“為學杯”十餘年來的教育理念。大賽推崇新穎的寫作角度和豐富的人生積累,引領着一代又一代新世紀的學生們走向了更遠的未來。

科技少年宮中國小記者——他們從名不經傳到榜上有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