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打敗商朝後,讓纣王的兒子武庚繼續統治商朝遺民,并派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監視。武王死後周公旦掌權,管叔、蔡叔夥同武庚謀反,失敗後武庚、管叔被殺,蔡叔被流放。而殷國的百姓則是被封給了康叔,并立他為衛國君主。康叔是周文王與正妻太姒所生的第九個兒子,是周武王同母的兄弟。父子争位的故事就是發生在衛國。
按照中國父死子繼的傳統,爸爸去世兒子才能繼位,既然爸爸還在世,那麼兒子是怎麼上位的呢?
如果是自願讓出,為什麼又要來篡奪?如果不是,那又是什麼原因使得這位父親錯過了如此重大的事情,讓自己的兒子撿了便宜?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主要人物</h1>
南子是衛靈公夫人,原宋國公主,春秋時期女政治家,河南商丘人(一說為蒯聩生母);衛靈公兒子是蒯聩,蒯聩就是後來的後衛莊公;蒯聩的兒子是辄,辄就是後來的衛出公;戲陽遬是蒯聩的家臣;宋公子朝,衛國大夫,與衛靈公嫡母襄夫人宣姜和夫人南子有染。

南子
<h1 class="pgc-h-arrow-right">蒯聩出逃</h1>
公子朝曾經和齊豹、北宮喜、褚師圃一同作亂,把靈公趕出衛國。後來靈公複國,宋朝逃亡到晉,靈公卻又因為南子思念宋朝的緣故,再次把他召了回來。公子朝可以說是把第三者做到了極緻,欺負了衛靈公欺負到家了。當然衛靈公能忍,但是衛靈公的兒子蒯聩卻忍不了,他就指令家臣戲陽遬在朝會上殺死南子。戲陽遬卻在關鍵時刻反悔,并沒有刺殺南子。于是蒯聩數次用眼神示意戲陽遬,卻被南子發現。最終蒯聩逃亡宋國,然後又輾轉到晉國投奔了趙氏。
<h1 class="pgc-h-arrow-right">出公繼位</h1>
靈公四十二年(前493年)春,靈公欲立少子郢為太子,公子郢卻推辭不肯接受。同年夏,靈公薨,靈公夫人讓公子郢承靈公之意即位,公子郢卻讓太子蒯聩之子辄即位。
<h1 class="pgc-h-arrow-right">蒯聩篡位</h1>
同年六月,趙簡子送太子蒯聩回衛國,想讓太子蒯聩即位。衛人聽說後,發兵擊蒯聩,蒯聩不得入。出公八年(前485年),孔子來到衛國,次年傳回魯國。衛莊公元年(前480年),孔悝的母親伯姬與人謀立蒯聩(伯姬之弟)為衛君,脅迫孔悝弑出公,出公逃出,去了魯國,出公之父蒯聩立,是為後莊公,孔子弟子子路遇難。
蒯聩利用13年時間,成功從兒子手中搶奪了王位。
趙簡子名叫趙鞅(?-前476年),是晉國趙氏的領袖,又名志父,亦稱趙孟。《趙氏孤兒》中的孤兒趙武之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