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西北鐵軍——愛國将領吉鴻昌的第二十二路軍征戰簡史

在北伐戰争中,南方北伐軍産生了“鐵軍”第4軍和“鋼軍”第7軍兩支精銳部隊,其實,在同時期進軍中原的馮玉祥西北國民軍中,也有一支名為“鐵軍”的部隊,這就是曾由愛國将領吉鴻昌指揮的第2集團軍19師,該師與吉鴻昌後來接手的第11師一起,組成了之後的蔣軍第22路軍,筆者這次就來介紹下這支西北鐵軍的發展曆程。

一、北伐獲得鐵軍稱号

第2集團軍19師的前身可追溯到1926年初,吉鴻昌首次擔任旅長的西北軍第12師36旅,該旅由原綏遠都統署的手槍團加上綏遠警察一部改編,武器為較為陳舊的雷明頓M1867單發步槍。但該部在原為馮玉祥手下親兵營長的吉鴻昌的訓練下,戰鬥力比較強,很快就投入戰場,幫助都統劉郁芬克複蘭州城、平定甘東南。

西北鐵軍——愛國将領吉鴻昌的第二十二路軍征戰簡史

電視劇《中國命運的決戰》中的馮玉祥

1926年9月,馮玉祥在五原誓師響應北伐後,即以孫良誠為總指揮,組成援陝軍,吉鴻昌部再次一馬當先,将圍困西安多日的10萬鎮嵩軍擊退。事後西安市民編了句兒歌:“城内兩隻虎(指守城的楊虎城和李虎臣),不如西來一隻雞(吉)。”此後,孫良誠部擴編為第3方面軍,轄第2、18、19三個師,其中以吉鴻昌為第19師師長,下轄第55、56兩個旅。

1927年7月,吉鴻昌指揮部隊偷渡黃河,襲占溫縣,馮玉祥聞之大喜,特獎勵其1萬元并授予第19師“鐵軍”稱号,此後第19師行軍,都會執着鐵軍的大紅旗。10月,第19師在蘭封火車站血戰直魯聯軍徐源泉部,旅長張印湘負傷,連吉鴻昌自己都赤膊上了前線殺敵。戰後,第3方面軍中流傳着這樣一句話:“19師打,2師看,18師在後面吃洋面。”

西北鐵軍——愛國将領吉鴻昌的第二十二路軍征戰簡史

電影《吉鴻昌》中的吉鴻昌

作為第3方面軍的進攻主力,吉鴻昌率第19師一路東進,次年4月又在山東曹縣全殲直魯聯軍的廣西部隊劉志陸師,并一直打到濟南城下,一個月又進抵天津以南的楊柳青,與閻軍勝利會師。二次北伐結束後,孫良誠嫉妒吉鴻昌的功勞,便以去陸軍大學特别班學習為名,将其解職,第19師則由吉鴻昌部将張印湘接管,吉鴻昌對此則毫無怨言。

二、中原大戰戰敗被改編

1928年秋,吉鴻昌又被馮玉祥派往甘肅,接管佟麟閣的第11師殘部,平息馬仲英部的叛亂。時甘肅因馬仲英作亂,群眾間仇殺之事時有發生,吉鴻昌到任後嚴肅軍紀,很快取得各族人民的支援,第11師的戰鬥力也提升迅速,很快就趕走了馬仲英叛軍。之後吉鴻昌升任第10軍軍長,原門緻中第7軍被縮編為該軍第22師,由馮安邦(抗戰中犧牲)任師長。

西北鐵軍——愛國将領吉鴻昌的第二十二路軍征戰簡史

西北枭雄馬仲英

中原大戰之前,按照蔣、馮、閻之間的裁軍協定,各軍都被縮編為師,吉鴻昌的第10軍又被縮編為第11師,原第22師被縮編為該師的一個旅。這樣第11師便成為一個三旅九團制的甲種師,師長吉鴻昌手下的三個旅長分别是彭振山、彭國桢和張華堂,不久張華堂辭職,第三旅由吉鴻昌的老部下徐榮華接管。

在蔣、馮、閻中原大戰中,第11師在隴海線戰場上大破蔣軍主力第11師陳誠部,掩護了馮總司令部所在的開封。但之後由于連日大雨,使得馮蔣軍之戰場陷入僵局。東北軍大舉入關後,中原戰局全線逆轉,吉鴻昌被迫率部撤往黃河北岸,眼看馮玉祥敗局已定,他被迫接受蔣軍收編,西北軍第11師的番号被改為蔣軍第30師。

西北鐵軍——愛國将領吉鴻昌的第二十二路軍征戰簡史

吉鴻昌的老部下彭振山

與吉鴻昌一起接受改編的還有他的老部下張印湘,當年第3方面軍被縮編為西北軍第3師,後又在中原大戰中被擴編為西北軍第2軍,戰敗後又被縮編為蔣軍第30軍31師,并由張印湘擔任軍長兼師長。老蔣将第30師和第30軍合編為第22路軍,并由吉鴻昌任總指揮,這種極為不平衡的人事與編制方式,為後來張印湘與吉鴻昌之間的沖突埋下伏筆。

三、起義失敗吉鴻昌下野

中原大戰後,第22路軍被蔣軍調去進攻活動日益頻繁的鄂豫皖紅4軍,其中第30師駐潢川,第31師駐黃陂。吉鴻昌部隊的駐地與蘇區僅一河之隔,雖然老蔣曾幾次指令吉鴻昌進攻蘇區,但吉鴻昌每次都敷衍應付,隻帶着部隊跑去全副武裝散個步。為了應付蔣軍特務調查,他還故意派出親兵扮做紅軍遊擊隊,假裝與部隊交戰。

原來,吉鴻昌通過閱讀繳獲的蘇區檔案、與蘇區被俘人員談話,内心已經産生了起義加入紅軍的想法,他甚至還與和紅軍上司人曠繼勳、陳昌浩等取得了聯系。這些來往搞的多了,最終還是蔣軍特務所偵知,1931年夏,老蔣給吉鴻昌下了死指令,第22路軍必須全軍出動進攻鄂豫皖紅軍,不然就調集其他部隊将其消滅。

西北鐵軍——愛國将領吉鴻昌的第二十二路軍征戰簡史

電視劇《吉鴻昌》中的吉鴻昌

吉鴻昌見時機已到,便打算起義,然而他一廂情願地以為,隻要他振臂一呼,這些與他曾同生共死的西北弟兄們都會跟着參與起義。但事實上,張印湘和第33師師長葛雲龍都對他避而不見,面對他的提議,就連他的嫡系部隊第30師的三個旅長都表示并不支援,眼看帶不動這幫人,吉鴻昌最後隻好通電下野,選擇出國考察。

四、第二十二路軍的結局

吉鴻昌通電下野後,蔣某順勢取消了第22路軍的番号,并把第30師也劃到了第30軍建制下,首先表态反對吉鴻昌起義的彭振山則被提拔為該師師長,此時第88-93六個旅的旅長分别為張金照、彭國桢、張思賢、王康得、李敬明和章輔卿。第30軍軍長張印湘為了向老蔣表功,曾在黃安戰役中全力救援被紅軍圍困的第69師,不過在陳赓指揮的紅12師的阻擊下最終一無所獲。

黃安戰役後,紅四方面軍實力大增,張印湘為求自保,便讓第30軍一直龜縮在麻城、黃陂一帶避而不戰。直到1932年7月,紅四方面軍開始調集重兵進攻第31師把守的麻城縣城,張印湘依然率軍堅決抵抗,導緻第31師在戰役中被殲滅一個旅,旅長章輔卿也為紅軍擒獲。然而更為不妙的是,原總指揮吉鴻昌這時已經悄悄回國。

西北鐵軍——愛國将領吉鴻昌的第二十二路軍征戰簡史

電視劇《劉伯承元帥》中的孫連仲

回國後的吉鴻昌依舊沒有放棄帶部隊去起義的想法,第30師90旅差點被他帶走。這一起義未遂事件發生後,老蔣對第30軍又變得不放心起來,正巧這會兒,被甯都起義搞成光杆司令的第26路軍司令孫連仲,其唯一的部隊第27師又在楓山鋪戰役中被重創。為了彌補第26路軍人員的缺額,孫連仲提議将第30軍置于其麾下,老蔣對此當然表示歡迎。

由于張印湘明确拒絕接受第26路軍的收編,老蔣一怒之下将其關入大牢,彭振山得以升任第30軍軍長一職。但與孫連仲有沖突的彭振山也同樣不想目前者的手下,于是在部隊調動上磨磨蹭蹭,一直不開拔。孫連仲見彭振山也不聽話,便趁其請假之時單獨聯絡第30軍各旅長,讓他們自行帶隊轉移到江西,成為光杆司令的彭振山很快也被關入獄中,一年後被槍斃。

西北鐵軍——愛國将領吉鴻昌的第二十二路軍征戰簡史

電影《血戰台兒莊》中的池峰城

這樣,第30軍(原第22路軍)最終被孫連仲吞并,為了牢牢吞并這支精銳之師,孫連仲自任第30軍軍長兼第30師師長,由其親信池峰城任第31師師長,原師長張金照、李敬明都被明升暗降為沒有實權的副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