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蘇州有個5人墓,同魏忠賢有關,5位英雄為保護蘇州百姓慷慨赴死剛正不阿的周順昌蘇州百姓怒揍魏忠賢爪牙五位英雄為蘇州百姓頂罪

蘇州有個5人墓,同魏忠賢有關,5位英雄為保護蘇州百姓慷慨赴死剛正不阿的周順昌蘇州百姓怒揍魏忠賢爪牙五位英雄為蘇州百姓頂罪

天啟年間,魏忠賢權傾朝野、作惡多端,無數仁人義士死于閹黨的屠刀之下。有壓迫,自然就會有反抗,在公元1626年的蘇州,就爆發了一場大規模民變,蘇州百姓為了保護周順昌,和東廠走狗發生沖突,1名旗官被打死,其餘爪牙被打成重傷。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9">剛正不阿的周順昌</h1>

周順昌是江蘇吳縣人,萬曆四十一年考中進士,之後被任命為福州推官。天啟年間,周順昌任職文選員外郎,由于其秉性剛正不阿,和腐敗的官場格格不入,随即便請假回了家。

蘇州有個5人墓,同魏忠賢有關,5位英雄為保護蘇州百姓慷慨赴死剛正不阿的周順昌蘇州百姓怒揍魏忠賢爪牙五位英雄為蘇州百姓頂罪

雖說周順昌回了家,但仍改不了嫉惡如仇的“毛病”,巡撫周起元得罪了魏忠賢,被貶職為民,周順昌寫文章送給他。魏大中被捕的時候,周順昌設宴款待,不僅對其十分恭敬,還将女兒嫁給了魏大中的孫子。

官員多次催促魏大中趕緊走,周順昌怒目而視:“若不知世間有不畏死男子耶?歸語忠賢,我故吏部郎周順昌也。”

與此同時,周順昌在衆人面前,對魏忠賢罵不絕口。随後,周順昌的話傳回到了魏忠賢耳中,是時,魏忠賢掌控朝廷大權,對東林黨人不擇手段,以魏忠賢的脾氣秉性,自然不會放過周順昌。

很快,周順昌被魏忠賢誣陷貪贓枉法,并剝奪了其官職。不論之後的東林黨人有多不靠譜,但在天啟年間,東林黨還是有人很多仁人義士的,周順昌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蘇州有個5人墓,同魏忠賢有關,5位英雄為保護蘇州百姓慷慨赴死剛正不阿的周順昌蘇州百姓怒揍魏忠賢爪牙五位英雄為蘇州百姓頂罪

周順昌在家鄉做了很多好事,有人蒙冤受苦周順昌就去替人說情,很多關系的百姓切實利益的事,周順昌都會伸以援手。是以,蘇州百姓對周順昌十分感激。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9">蘇州百姓怒揍魏忠賢爪牙</h1>

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是非公道自在人心。在周順昌被抓的那天,蘇州百姓争相傳告,等到宣讀诏書的時候,蘇州人不約而同彙集在一起,要為周順昌伸冤、請命。

蘇州有個5人墓,同魏忠賢有關,5位英雄為保護蘇州百姓慷慨赴死剛正不阿的周順昌蘇州百姓怒揍魏忠賢爪牙五位英雄為蘇州百姓頂罪

很明顯,和被迫害的東林黨人一樣,周順昌也是被誣陷的。當時,為了阻攔抓捕行動,當地聚集幾萬名百姓,巡撫毛一鹭、巡按禦史徐吉見到這多人,也有些害怕,官員們向毛一鹭請示,是不是要将這次群體事件上報給皇帝,毛一鹭冷汗直流,一時也沒了主意。

和毛一鹭前來的除了當地官員,還有東廠的爪牙,東廠在魏忠賢手下嚣張慣了,對這些老百姓根本不屑一顧。

一名旗官,見巡撫不做決定,就擅自對百姓喊道:“東廠抓人,你們這些鼠輩還敢怎麼樣?,囚犯在哪裡?”

随即這名旗官将鎖鍊扔在地上,聲響很大。這名東廠旗官認為,老百姓必定不敢阻攔他們抓人,但是他小瞧了蘇州的百姓。

蘇州有個5人墓,同魏忠賢有關,5位英雄為保護蘇州百姓慷慨赴死剛正不阿的周順昌蘇州百姓怒揍魏忠賢爪牙五位英雄為蘇州百姓頂罪

幾萬百姓怒目而視,對官員大聲喊道:“開始我們以為是皇帝的指令,原來是東廠!”

蘇州市民被徹底激怒了,原本對峙的局面瞬間變成亂局,百姓們争先恐後地沖過來,對着這些魏忠賢的爪牙就是拳打腳踢。東廠的錦衣衛被吓傻了,官員們也被吓得四散奔逃,很快一名旗官就被打死了。

史料記載“蜂擁大呼,勢如山崩。旂尉東西竄,衆縱橫毆擊,斃一人,餘負重傷,逾垣走。”

幾萬人的隊伍,弄死幾個錦衣衛,實在很輕松,在衆人的圍攻下,其餘官員相繼被打成重傷,見局面不受控制,知府知縣馬上出來給群衆解釋,好在知府寇鎮、知縣陳文瑞一向很得人心,是以百姓們才放棄了對東廠人等的追殺。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71">五位英雄為蘇州百姓頂罪</h1>

蘇州有個5人墓,同魏忠賢有關,5位英雄為保護蘇州百姓慷慨赴死剛正不阿的周順昌蘇州百姓怒揍魏忠賢爪牙五位英雄為蘇州百姓頂罪

為何百姓在得知是東廠的人之後如此憤慨?可見魏忠賢的罪行已經罄竹難書。現在在網際網路上有很多人為魏公公洗白,但事實上,不論對于内政還是外患,魏忠賢所起的作用都是消極的。

遼東本是孫承宗坐鎮,關甯錦防線也是由孫承宗一手建立起來的,孫承宗為何被迫罷官?主要原因就是魏忠賢的誣陷,而那位不抵抗的薊遼經略高第也是魏忠賢提拔的,高第怯敵,上任後隻會撤軍,是以說,甯遠大捷跟魏忠賢沒有半毛錢關系。

蘇州出了這麼大的亂子,魏忠賢是又氣又怕,魏忠賢依仗的是天啟皇帝,但如果因為一個太監引起了民變,想必天啟皇帝也很可能将其廢掉。是以魏忠賢必須盡快平定蘇州的事端,群毆東廠的百姓有幾萬,魏忠賢他敢殺掉幾萬百姓嗎?

蘇州有個5人墓,同魏忠賢有關,5位英雄為保護蘇州百姓慷慨赴死剛正不阿的周順昌蘇州百姓怒揍魏忠賢爪牙五位英雄為蘇州百姓頂罪

如果魏忠賢真的敢這麼做,必定會激起江南地區的起義,到了那時,事情可就真的無法收拾了。

是以,經過官員們的協調,找到了一個折中方案,這個方案既能防止民變的發生,也能保住魏公公的面子,這個方案就是讓老百姓供出首犯,隻要有人來頂罪,此事就算作罷。

很明顯,站出來頂罪的必定是死路一條,但還是有5位英雄站了出來,他們就是顔佩韋、馬傑、沈揚、楊念如、周文元。顔佩韋做事光明磊落,喜歡管天下不平之事,他時常在街巷間喝酒度日,聽聞此事,顔佩韋挺身而出,站在蘇州百姓的最前列。

周文元是周順昌的車夫,除了周文元,其他四人都從來沒有見過周順昌,但他們都毅然站了出來,用自己的生命,保衛蘇州百姓的安危。

為了紀念這5位英雄,蘇州百姓将其合葬在城外虎丘山前面的山塘河大堤,如今五人墓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阊門外山塘街775号。

蘇州有個5人墓,同魏忠賢有關,5位英雄為保護蘇州百姓慷慨赴死剛正不阿的周順昌蘇州百姓怒揍魏忠賢爪牙五位英雄為蘇州百姓頂罪

崇祯年間,魏忠賢倒台,明代文學家張溥為英雄寫了一篇碑文,其中有一句“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之是以中華文明能延續至今,就是因為在黑暗中,總有一些人舉着光明的火把砥砺前行,即使火苗再微小,他們也會将自強不息的精神繼續傳承下去。

參考資料:《明史·列傳第一百三十三》、《明史紀事本末》

作者:本文特邀作者 九魚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