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我國制造業面臨發達國家制造業回流和後發國家快速追趕的雙重壓力,迫切需要加速轉型更新,提升競争力和效益水準,實作高品質發展。我國企業衆多,發展能力千差萬别,大量中小企業仍處于轉型更新的探索階段。
随着中國智造2025的深入發展,工業網際網路上升為我國的國家戰略。工業網際網路作為新一代資訊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産物,對于加速中小企業轉型更新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但如何選擇合适路徑、更有效推動中小企業發展工業網際網路,仍是政府和企業面臨的重要挑戰。
工業網際網路平台能夠連結工業全系統、全産業鍊、全價值鍊,是支撐工業智能化發展的關鍵基礎設施。博明信德基于信創體系自主研發的“信德工業網際網路平台(XD-IIP)”,建立了以網絡為基礎、平台為中樞、資料為要素、安全為保障的工業生态鍊,相應地能為中小企業提供四方面的賦能。一是平台性,具有平台經濟特有的共享特征;二是具有物聯的特征,可以把生産裝置包括産品進行聯網;三是具有企業互聯的特征,可以對企業進行上下遊協同;四是具有大資料的特征,可以提升智能制造的能力和水準。這四方面特征對中小企業都具有不同程度的作用。
1.平台特征:助力中小企業以更低成本和更快速度進行資訊化補課
雖然單個大企業也可以建設自用的工業網際網路,但毫無疑問通過網際網路平台發展工業網際網路是主要方向。工業網際網路平台可以把每個企業做資訊化提升和數字化轉型需要單獨投入的軟體集中起來,按照使用付費,企業還可以減少相應的硬體和人員投入,減少企業IT管理系統的部署成本、測試成本和運維成本。現在很多企業軟體,例如ERP(企業資源計劃)、MES(制造執行系統),對于中小企業而言,價格都很貴,但這些軟體部署到平台以後,新接入使用者就可以按照使用進行付費,相對的成本可以降低很多。
工業網際網路平台可以加快企業資訊化改造的時間,降低實施成本。網際網路平台會讓整個企業的IT系統變得更加靈活,企業單獨部署MES、ERP等資訊化系統,往往都需要半年、一年,甚至更長時間,而網際網路平台基于“雲”的架構可以使軟體更加靈活,傳統軟體很多通用的東西,例如資料的管理成為了平台的基本功能,可以由平台完成,這些企業資訊化系統就成為了在網際網路平台上面的輕量級應用,對企業的資訊化能力要求大大降低,部署速度大大加快。
工業網際網路平台還可以解決不同資訊化系統之間的接口和協同問題,可以自動進行企業内不同系統的資料連通。對傳統企業來說,如何打通不同資訊化系統之間的資訊孤島一直是“兩化”融合資訊化的難點。工業網際網路平台可以對工業APP進行預內建,不同的App之間資料可以流通、可以協接,這樣,中小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不同時間逐次選用不同的資訊化系統,例如先用ERP,再用MES,再用其他系統,新上系統可以很容易與原有系統進行內建。大大提高了中小企業進行資訊化的效率,降低了資訊化難度。
通過工業網際網路這些輕量化的、平台型的軟體應用,可以很低的成本解決很多中小企業初始階段的資訊化更新問題,例如企業家可以随時知道生産狀況、訂單情況、倉儲情況、人員情況等等。
2.物聯特性:助力中小企業挖掘生産潛力,提高營運管理效率
工業網際網路的一個重要特征是進行物聯,既包括生産裝置的互聯,也包括企業産品的互聯,甚至包括不同企業間生産裝置的互聯與共享。根據中小企業裝置的不同特征,信德工業網際網路平台可以提供不同層級的裝置互聯,高标準的裝置連接配接可以包括裝置的工業、參數和底層連接配接,進而對生産裝置的運作進行控制,進而進行數字孿生等進階别應用,低标準的裝置連接配接可以簡單至隻是知道某台裝置是否在工作,以及工作的狀況(比如待機還是工作)。
裝置聯網對企業具有多種重要作用。首先,可以提高存量資産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挖掘既有裝置的營運潛力。例如,網際網路平台可以收集每台機器的多種名額,裝置的線上率、開機率、作業率,進而計算出來整個機器的整體使用率是多少。有了這些簡單資料,結合一些現場的觀察,可以分析不同機器效率不高的原因,進而在不投資的情況下提高企業的生産能力。
其次,可以降低裝置的運維成本或投入成本。例如,可以降低裝置使用的能源成本,不少裝置通過提高效率和能源管理都可以大幅度降低能源使用量,有些更高标準的數字化裝置還可以結合深度資料分析的裝置健康管理進行及時維修保養,通過優化工藝參數提升工序的産品品質,降低次品或廢品率等。有些成本高但使用時間少的裝置,如果通過共享還可以節約企業的投資。
最後,裝置互聯可能成為企業的服務價值增長點。已經有很多案例,說明企業通過對其産品進行“網際網路+”改造,擷取更多的産品售後資訊,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已經成為企業向服務型制造轉型的重要方向。
3.企業互聯特征:助力中小企業進行上下遊協同
網際網路平台可以實作平台上企業之間的連接配接與協同,是與消費網際網路相類似的重要特征。我國的消費網際網路發展全球領先,消費網際網路平台積累了海量的使用者,就可以産生巨大的規模和協同效應。與消費網際網路相比,企業在生産營運中更需要和上下遊的企業之間進行資料共享和協同,這樣可以大大降低庫存成果,提高生産效率。
今後現代化的制造體系,必然要實作上下遊企業間及時高效的資訊交流,例如下遊企業收到訂單以後,可以第一時間把所需要的原材料、零配件在上遊産業鍊的各個環節進行訂單配置設定,這種零配件的協同供應非常複雜,特别是在定制化生産的情況下,供應鍊管理成為現代化企業的基本能力。
4.大資料特征:助力中小企業提升智能制造能力
信德工業網際網路平台通過建構強大的大資料分析能力,可以在積累資料的基礎上,建構企業生産營運各個領域的各種模型,包括單台裝置的運轉優化模型、生産線的協作模型,或者營銷模型、成本模型等等。最基層的工藝參數模型,這往往也是最重要的隐性知識(Know-How)。大資料确實會加速縮小工業Know-How的差距,很多企業在一些關鍵工序原來是老師傅積累了很多年的經驗,這些經驗很難言傳,說不清楚,往往是靠個人長時間的積累和師傅徒弟的傳承,但現在靠資料積累和由此建立的模型分析,至少會縮短差距。比如一個工藝加工,怎麼樣能提高産品品質,現在就可以靠各種參數的不同組合、靠大資料能力,有時候結合人工智能的技術不斷地去回報修正,把原來的差距快速縮小。智能制造的一個重要途徑是依靠大資料模組化進行資料驅動,傳統的MES、ERP等系統雖然也有一定的分析功能,但都不是支援海量資料的。
是以,通過收集大量的現場資料或裝置資料,再結合大資料能力,并融合了以前的數理模型和性能仿真,可以提高智能制造的能力。除了這類生産模型外,信德工業網際網路平台還可以建構并積累許多應用模型,例如财務風險管控模型、成本核算模型、智能預測模型,把這些模型做成工業APP,可以供中小企業便捷應用。
北京博明信德科技有限公司多年以來堅持在新一代資訊技術與工業網際網路融合領域持續深耕,信德工業網際網路平台的實際應用場景不斷延伸,取得了50多項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相關專利和産品,累計服務客戶數量超過500家,包括多家大型央企和上市公司,以及30多個城市政府部門,逐漸發展成為工業網際網路平台領域的頭部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