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娶兒媳女方陪嫁婚房,婆家沾沾自喜,一年後婆婆來帶孫被兒媳拒絕

娶兒媳女方陪嫁婚房,婆家沾沾自喜,一年後婆婆來帶孫被兒媳拒絕

01

自古以來,婚姻講究門當戶對,兩個家庭勢均力敵,财富地位在一個層面上,既不存在高攀,也不存在低就,稱得上最為般配。

如今時代變了,很多年輕人崇尚戀愛自由,不甘願受傳統觀念束縛,認為愛情與家境無關。對于父母那一套婚戀觀,年輕人覺得落伍,而父母越是苦口婆心規勸,他們越叛逆。

其實,三觀和門第有着千絲萬縷的關系,生長環境影響人生觀價值觀,相同的階層,彼此思想觀念相近,容易溝通。兩個家境懸殊的男女,或許在熱戀中忽視了這些,可當感情一旦落實到婚姻中,彼此之間的差距便會逐漸顯現。

結婚不僅是花9塊錢領一張結婚證那麼簡單,婚姻離不開物質的支撐,而雙方物質條件不對等,勢必引發家庭紛争。即便有錢一方可以多付出,但也未必能換來皆大歡喜的局面。

娶兒媳女方陪嫁婚房,婆家沾沾自喜,一年後婆婆來帶孫被兒媳拒絕

02

宋妍上面有個哥哥,作為家中老幺,她從小被全家人呵護。宋妍父母做多年小生意,家境稱得上殷實,兩個孩子從未為用錢發過愁,特别是宋妍,剛一畢業,父母就送她一輛20多萬的代步車。

誰也想不到,宋妍居然會找一個修電動車的男朋友,父母聽到消息差點氣暈,指令女兒立馬分手。可宋妍從小被慣壞了,對父母的話左耳聽右耳出,還拿私房錢給男友開了一家電動車修理鋪。

其實宋妍父母并非勢利,他們經曆過窮,知道沒錢的日子難過,是以這些年辛苦打拼,為的是給子女提供一個好的平台。宋妍不了解父母的苦心,居然趁大人不注意,偷偷拿出戶口本領了結婚證。

生米做成熟飯了,父母再反對也是枉然,隻好同意雙方家長會面商量婚事。婆家兩個兒子,隻有一套住房,見宋妍家有錢,便一個勁哭窮說沒錢買新房,兒媳要是不嫌棄,全家6口人就在老房子裡擠一擠。

娶兒媳女方陪嫁婚房,婆家沾沾自喜,一年後婆婆來帶孫被兒媳拒絕

03

宋妍父母自然心疼,便提議兩家共同出資買房,婆家少出點也行,她家出大頭。可婆婆存心一毛不拔,宋妍父母又不願委屈女兒,隻好捏着鼻子全款陪嫁一套婚房。婆婆覺得占到大便宜了,心裡沾沾自喜,到處炫耀兒子有本事,不用花一分錢就有姑娘上趕着要嫁。

買房婆家不出錢就算了,辦婚禮也是摳門到家,說結婚當天迎親,他們家去新郎和兩個伴郎,女方家來一個新娘和兩個伴娘,兩輛車就夠了,去那麼多人和車浪費錢。後來宋妍家承擔所有費用,婆家才沒有堅持己見。

原以為婚結了,今後的生活會甜如蜜,然而新婚沒幾天,老公身上的小家子就一點點顯現。宋妍花180塊錢買一隻榴蓮,老公一邊看着她吃,一邊念叨:這玩意齁貴有啥好吃的,買十斤豬肉夠咱倆吃一個月了。

而老公最大的樂趣是數錢,有些顧客修電動車付的現金,那些錢老公都攢着,沒事就拿出來蘸着吐沫反反複複地數。每次小兩口出去吃飯,老公從沒有安安靜靜吃完一餐飯,總是邊吃邊抱怨太貴了,弄得宋妍很是狼狽。

娶兒媳女方陪嫁婚房,婆家沾沾自喜,一年後婆婆來帶孫被兒媳拒絕

04

對于嶽父母的幫襯,老公一直心安理得,甚至還嫌給得少,多次向妻子打探嶽父母到底有多少财産。加上公婆經常打電話要錢要物,老公都自作主張應允,宋妍心裡有了反感,覺得他有點不尊重人。

宋妍懷孕期間,公婆連一個雞蛋都沒送,隻要宋妍一提這事,老公就各種理由,說她又不是沒錢,想吃啥自己買,幹嘛非去搜刮老人,父母面朝黃土背朝天,汗水摔成八瓣才掙幾個辛苦錢。

誰知兒子一出生,婆婆居然主動要來帶孫子,不過不是白帶,讓兒媳每月給3000塊錢工資,小兒子對象談好了,要10萬彩禮,她得掙錢。

婆婆對兩個兒媳厚此薄彼的做法,換做誰都會生氣,宋妍追問原因,卻被告知她父母家底厚,那麼多錢花不完,勻一些給他們家有何不可。婆婆還挑唆宋妍,讓她嘴巴甜一些,從父母手裡再多哄出一些家産,不然等他們兩眼一閉兩腿一蹬,這些錢都便宜了她哥哥。

娶兒媳女方陪嫁婚房,婆家沾沾自喜,一年後婆婆來帶孫被兒媳拒絕

05

從這番謬論中,宋妍看出了婆婆的格局,怪不得老公會将錢看得那麼重,原來有其母必有其子。宋妍婆家的家庭教育,給孩子灌輸了有便宜就占的思想,他們認為親家有錢,就應該給予他們扶貧,恨不得能平均财富,那更好。

宋妍拒絕婆婆帶孫的要求後,老公與她大吵一架,訓斥她沒有同情心,公婆為小兒子的結婚費用直發愁,與其花錢請保姆,不如将錢給婆婆,就當雇她幹活。

宋妍覺得這不是錢的事,她不想讓價值觀扭曲的婆婆參與她的生活,更怕自己引狼入室,到時候孩子被婆婆教壞了。老公不服氣,直到宋妍以離婚相逼,他才沒敢繼續堅持。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由于宋妍的一意孤行,不聽父母的勸告,婚後嘗到了苦頭。看似問題暫時解決,婚姻也保住了,可她心裡清楚,她和老公三觀不合,離婚隻是早晚的事。

是以說,女孩子選老公,不能隻憑一時的好感,更别被有些男人的表象所迷惑。要多征求父母意見,畢竟父母閱曆豐富,看人總會透徹一些。有時候一意孤行,不僅讓有心之人鑽了空子,還葬送了一生,實在不可取。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