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演員被曝出的收入常常高得吓人,于是無數人擠破頭也想進入娛樂圈賺錢。
可最近有位女星徐申東,卻爆料了一個不為人知的幕後“真相”。
有網友問她:演員能掙多少錢?
徐申東道:“隻有最頂流的演員會掙很多錢,但是在腰部和中部、還有底層的演員,賺的可能還不如一般的工薪階層。”

她算了一筆詳細的賬,“演員沒有五險一金,也沒有固定薪資,殺青一部戲之後就意味着失業。除了很有名氣的演員外,大部分的演員在結束一部戲之後,是需要自己去找戲拍的。而北京,現在有一百萬演員。”
最後,她徐申東給出了自己的意見:“我真的不建議大家去做演員。”
徐申東是何人?出道多年,幾乎每年都有作品問世,但仍然“不知名”。多年混迹N線的經曆,讓她對演藝圈的殘酷有了更多認知。我相信,這應該是她發自肺腑的善意提醒。
一番話,還引來了溫碧霞的點贊和評論。
徐申東的建議和如今演藝圈的火熱形成強烈對比,我想起塔勒布《黑天鵝》中的一個例子:
2000多年前,羅馬雄辯家、文學作家、思想家、陰謀政治家西塞羅講了下面這個故事。
有人把一幅畫給一位無神論者看,畫上畫着一群正在祈禱拜神的人,并告訴他,這些人在随後的沉船事故中都活了下來。
無神論者淡淡一問:我想看看那些祈禱完被淹死的人的畫像在哪兒?
因為“死人不會說話”,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幸存者偏差”,這是一種認知偏差,指的是:隻考察幸存者特征造成的判斷偏差。
就比如,雖然成為明星是小機率事件,但仍然有很多人揣着“明星夢”前赴後繼。
正是因為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成功者的能見度,壓倒性地高過失敗者,人們總會系統性地高估獲得成功的希望。
再加上“甯可信其有”、“萬一成了呢”等僥幸心理,就會有很多人忽視基本比率投身其中,最後不得不直面冰冷、殘酷的現實。
很多時候,那些你看不到的真相,往往才最緻命。
01關于生活
言偃:世上最“容易”走的捷徑,是先提升認知能力,再談收益。
言偃:種一顆樹的最佳時間是25年前。僅次于它的最佳時間是現在。
言偃:在獵豹移動CEO傅盛看來,所謂的成長,其實就是認知更新,而不來源于位高權重,财富積累,以及某些單項技能。
02人際相處
言偃:《親愛的三毛》中有一句話:“朋友中的極品,便如好茶,淡而不澀,清香但不撲鼻,緩緩飄來,似水長流。”其實不止是朋友,人際關系要長久,相處不累往往是關鍵因素。
言偃:王爾德在童話故事《忠實的朋友》裡描述過這樣一類人:他們覺得“真正的朋友就是共享一切”,但他們總是非常理所當然地分享朋友的一切,卻從未想過讓朋友也同樣分享他的一切。
生活中這樣的人真的挺多的,别等到失去才發現,再好的感情,都會死于理所當然。
言偃:善良是一種選擇,更是一種能力。
03人生感悟
言偃:如精讀君在終身成長詞典詞條《28:放棄》中所說:
放棄,不是逃避的放棄,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放棄。放棄是為了找準方向,找準目标,再為之堅持不懈。
堅持和放棄之是以是硬币的兩面,就在于堅持了什麼,就代表放棄了什麼;放棄了什麼,也是為了堅持什麼。而麻煩就在于,我們需要有智慧,去辨識什麼時候要放棄,什麼時候要堅持。
言偃:每個持續成長的背後,往往藏着許多無人問津的努力。
言偃:與其嘗試去改變别人,不如試着調整自己。
整理者:言偃,精讀主創,人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