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影後薩日娜:陪父親走出抑郁症,後來父親不幸離世六年等候親情護航,草原“山丹丹”花悄然綻放做了媽媽才懂父母心,明星女兒也是大孝星帶領父親擺脫抑郁症,父母的健康是她最大的幸福

作者:茶餘飯後說名人

點選關注,每天都有名人故事感動您!

影後薩日娜:陪父親走出抑郁症,後來父親不幸離世六年等候親情護航,草原“山丹丹”花悄然綻放做了媽媽才懂父母心,明星女兒也是大孝星帶領父親擺脫抑郁症,父母的健康是她最大的幸福

薩日娜

薩日娜是家喻戶曉的明星,因在《母親是條河》《闖關東》《笑着活下去》《女工》等一系列熱播影視劇中,成功扮演性格迥異的母親形象,被譽為“母親專業戶”。她曾榮獲中國電視“飛天獎”優秀女演員獎、中國電視“金鷹獎”觀衆最喜歡的女演員獎和上海國際電視節“白玉蘭”最佳女演員獎等多項大獎。

薩日娜不僅是一位優秀的演員,還是一位大孝女。當父親罹患抑郁症時,她推掉工作,用綿綿孝心和真愛帶領父親走出了抑郁症的困擾。2009年2月,薩日娜榮獲“演藝圈第三屆十大孝子”的光榮稱号……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六年等候親情護航,草原“山丹丹”花悄然綻放</h1>

薩日娜出生在内蒙古標頭,父親李有忠是内蒙古話劇團的一級導演,母親娜布琪是内蒙古話劇團的一級編劇。李有忠夫婦非常喜歡草原上一種叫“薩日娜”的山丹丹花,這種花生命力旺盛,嬌豔美麗,夫婦倆希望女兒也能像“山丹丹花”一樣茁壯成長,擁有美好的未來,于是給女兒取名薩日娜。

影後薩日娜:陪父親走出抑郁症,後來父親不幸離世六年等候親情護航,草原“山丹丹”花悄然綻放做了媽媽才懂父母心,明星女兒也是大孝星帶領父親擺脫抑郁症,父母的健康是她最大的幸福

那時李有忠夫婦經常出差,薩日娜小小年紀就幫助父母操持家務,照顧年幼的妹妹,10歲的她就會蒸白馍、烙大餅和煮奶茶。生活的磨砺培養了薩日娜堅強獨立的性格。

李有忠夫婦多才多藝,能歌善舞,在家裡也經常探讨藝術,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賦予了薩日娜藝術成長的沃土。1985年9月,不滿16歲的薩日娜考入了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藝術院校的學費都非常高,李有忠夫婦收入有限,除了要撫養雙方的父母,還要負擔兩個孩子的學費,經濟捉襟見肘。懂事的薩日娜體貼父母,想方設法替他們分憂。

在上海戲劇學院求學那四年裡,薩日娜不僅沒要父母負擔多少學費,反而還時不時給父母一筆錢補貼家用。她利用課餘時間,四處找配音工作,當群衆演員,每拿到一筆微薄的報酬,别的同學忙着買時裝、化妝品,去餐廳吃飯,薩日娜一分錢也舍不得花,給父母買棉帽子、圍巾、手套,還為家裡添置了一台單缸洗衣機,剩下的錢再交給父母。薩日娜的體貼與懂事,讓李有忠夫婦既心酸又欣慰。

影後薩日娜:陪父親走出抑郁症,後來父親不幸離世六年等候親情護航,草原“山丹丹”花悄然綻放做了媽媽才懂父母心,明星女兒也是大孝星帶領父親擺脫抑郁症,父母的健康是她最大的幸福

薩日娜劇照

1989年7月,薩日娜從上海戲劇學院畢業後,被配置設定到北京全總話劇團擔任話劇演員。薩日娜想,自己參加工作了,有戲拍了,能替父母分憂了。但令她傷心的是,因為話劇市場不景氣,團裡一年也演不了兩部戲,作為新人,薩日娜根本沒有上台的機會。她試圖在影視圈發展,可因為長相平平,即使化了妝也不上鏡,加上不善交際,沒有一個劇組願意接納她。

這時,薩日娜已經與總政話劇團的演員潘軍在北京組建了家庭,因為無所事事,薩日娜一天到晚拿塊抹布四處擦拭,桌子和地闆一天被她擦了無數遍。有時看見同班同學在電視裡的精彩演繹,薩日娜心裡有說不出的失落和酸楚,她常常沒來由地蹲在地上傷心大哭。

1991年春節,薩日娜和丈夫回標頭給父母拜年。標頭的冬天奇冷無比,有時氣溫低到零下30多度,白色的鵝毛風一刮,令人内心有一種無可抵禦的寒意。見父親每年冬天都穿同一件褪色的羽絨服,薩日娜一咬牙,花1000元給父親買了一件俄羅斯厚皮衣。

薩日娜和丈夫在父母家住了兩天,離開標頭時,母親悄悄将1500元塞到她手裡:“孩子,我和你爸都有工作,不能讓你花錢買衣服,這筆錢你一定要收下。”薩日娜眼淚一下子流了出來:“媽,你和爸是不是覺得我沒有戲拍,很可憐?買件衣服還得給我錢,這叫我心裡怎麼好受?”“孩子,你現在有困難,我們怎麼忍心加重你的負擔。”母女倆推讓了好一會,薩日娜見母親态度堅決,隻得将錢收下了。

影後薩日娜:陪父親走出抑郁症,後來父親不幸離世六年等候親情護航,草原“山丹丹”花悄然綻放做了媽媽才懂父母心,明星女兒也是大孝星帶領父親擺脫抑郁症,父母的健康是她最大的幸福

表演系出身的科班高材生,卻沒有戲拍,天天在家裡幹些小保姆都能勝任的事,這怎麼不讓薩日娜傷心難過?随着在家裡“待業”的時間越來越長,薩日娜的心态開始失衡,她怨天尤人,情緒低落,一天到晚躺在床上唉聲歎氣。潘軍耐心開導她,薩日娜卻以為丈夫在譏笑她,反而對丈夫大發脾氣。薩日娜的情緒影響了潘軍,夫妻倆開始發生口角,昔日和諧的家變得沉悶而壓抑。

李有忠夫婦從女婿那裡得知女兒的情況,匆匆趕到了北京。夫婦倆特意從花卉市場買來一盆仙人球,将它擺在女兒家的陽台上。娜布琪指着仙人球,意味深長地對薩日娜說:“别看仙人球外表很普通,不引人注目,等它經過歲月的沉澱,慢慢長大後,它一樣能綻放出嬌豔的花朵,裝扮春天。孩子,你現在就好比這盆仙人球呀。”薩仁娜若有所思。

接着,李有忠從書店買來很多藝術、哲學、表演書籍,對女兒說:“你現在沒有戲拍,正好有時間給自己‘充電’。厚積薄發,一旦你找到機會,釋放的能量會讓所有的人震驚!”

父母的開導,讓薩日娜煩躁的心漸漸平靜下來,她在書裡與藝術大師對話。哪個藝術大師成就大業,不是經過一番等待與磨砺?薩日娜的心境豁然開朗。

影後薩日娜:陪父親走出抑郁症,後來父親不幸離世六年等候親情護航,草原“山丹丹”花悄然綻放做了媽媽才懂父母心,明星女兒也是大孝星帶領父親擺脫抑郁症,父母的健康是她最大的幸福

薩日娜與潘軍

但等待的日子畢竟難熬,薩日娜不免黯然神傷,對一個女演員來說,黃金時間就那麼幾年,而她的美好年華都在白白等待中耗去了,自己會有出頭之日嗎?1993年5月,薩日娜娘家一個親戚,見薩日娜整天待在家裡,邀請她一起做毛紡織品生意,薩日娜同意了。她将這件事告訴了父母,想從他們那裡借2萬元本金。李有忠夫婦堅決不同意:“你要做生意,我們不會借錢給你的。孩子,相信我們,你有表演天賦,會有雲開日出那一天,你一定要堅守下去。”薩日娜聽從了父母的意見。

薩日娜在家裡待了整整6年。在這漫長的6年裡,她讀完了200多本書籍,觀摩了400多部經典CD光牒,積蓄了足夠的能量。

是金子總會發光。1995年,薩日娜終于迎來了爆發的機會。這年6月電視劇《牛玉琴的樹》的導演找到薩日娜,請她出演這部戲的女主角。導演告訴她,這部戲的片酬很低,而且隻有兩集。薩日娜一口答應下來:“就是沒有片酬我也拍!”

這部毫不起眼的電視劇被薩日娜演出了彩,她本色自然、張弛有度的表演引起了導演的注意。此後,薩日娜片約不斷,短短三年多時間,就相繼主演了《情感的守望》《大隧道》《午夜有軌電車》等多部影視劇,并先後榮膺中國電視“飛天獎”優秀女演員獎,以及上海國際電視節“白玉蘭”最佳女演員獎,一舉成名。

影後薩日娜:陪父親走出抑郁症,後來父親不幸離世六年等候親情護航,草原“山丹丹”花悄然綻放做了媽媽才懂父母心,明星女兒也是大孝星帶領父親擺脫抑郁症,父母的健康是她最大的幸福

1998年,薩日娜在上海領獎時,發表獲獎感言:“可能沒有人知道,我曾經在家待業6年,心裡很失落,要不是我父母的鼓勵和支援,我堅持不到今天。在這裡我要衷心地說一聲,爸爸媽媽,謝謝你們!”走下領獎台,薩日娜接到了父親的電話,李有忠的聲音哽咽而激動:“孩子,我和你媽說過,你這朵山丹丹花會綻放的!”薩日娜哽咽難語……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2">做了媽媽才懂父母心,明星女兒也是大孝星</h1>

1999年2月,31歲的薩日娜發現自己懷孕了,這讓她既興奮又緊張,而立之年的女人該做媽媽了。但想到自己的事業正處在沖刺階段,懷孕生子勢必要在演藝圈銷聲匿迹一年半載,而演藝圈競争激烈,到那時誰還記得自己?薩日娜決定做掉這個孩子。

而34歲的潘軍早就渴望做爸爸了,得知妻子不想要這個孩子,他與薩日娜發生了争吵。因為無法說服妻子,潘軍向嶽父嶽母求援。李有忠批評女兒:“你不要覺得自己是個演員,就要顯得與衆不同,一個女人到了什麼年齡就應該做什麼事。”娜布琪也站在女婿這邊:“小生命來臨了,這是上天對你和潘軍的眷顧,作為女人、作為母親,你要尊重生命尊重愛。當初媽媽懷上你時,如果因為追求事業,而放棄生育,你會有今天嗎?”

既然父母和丈夫結成了統一聯盟,他們的理由無可辯駁,加上肚子裡小生命的悸動,給薩日娜帶來一種無可名狀的喜悅和幸福,薩日娜改變了主意,決定把孩子生下來。

影後薩日娜:陪父親走出抑郁症,後來父親不幸離世六年等候親情護航,草原“山丹丹”花悄然綻放做了媽媽才懂父母心,明星女兒也是大孝星帶領父親擺脫抑郁症,父母的健康是她最大的幸福

薩日娜與寶寶

薩日娜懷孕8個月後,行動很不友善,而潘軍三天兩頭在外面拍戲,根本沒時間陪伴薩日娜。在這種情況下,娜布琪提前辦理了退休手續,專門來到北京照顧女兒。娜布琪擔心市場上的蔬菜有殘留農藥,會影響女兒的身體和胎兒的發育,她經常擠公共汽車去郊區農家買綠色蔬菜。薩日娜肚子顯山露水,無法彎腰,娜布琪每天都要給女兒洗腳、穿襪子、系鞋帶。

1999年12月25日,薩日娜和潘軍的女兒小甜甜降生了,娜布琪挑起了照顧女兒和外孫女的雙重重擔。小甜甜晚上哭鬧不止,娜布琪常常三更半夜起來,給孩子喂水、沖泡牛奶,抱着她在房間裡走來走去,哄她睡覺。昏黃的燈光下,娜布琪的白發閃閃發亮。看見母親消瘦、蒼老的剪影,薩日娜心裡很不是滋味:母親一把屎一把尿地将自己和妹妹拉扯大,吃了很多苦,現在年過半百的她又要為自己拉扯孩子,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呀!

做了媽媽後,薩日娜陡然變得成熟了,心态也變得比以前平和了。同時在撫育孩子的過程中,她深深體會到了當年父母撫養自己和妹妹的艱辛,對父母充滿了感恩之情。父母這一輩子太不容易了,一直過着緊巴巴的日子,而今薩日娜的經濟條件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她努力讓父母過上豐裕富足的生活。她給父母添置了大螢幕液晶電視,房間裡鋪上地毯;父母腰椎不好,她花2萬多元給父母買了一台高檔按摩椅;每年她還安排父母出國旅遊。

那時候,薩日娜一年到頭有10個月在外面拍戲,與父母相處的時間屈指可數。但在薩日娜看來,老人晚年隻要物質生活得到滿足,就是幸福的,父母無疑是一對幸福的老人。

影後薩日娜:陪父親走出抑郁症,後來父親不幸離世六年等候親情護航,草原“山丹丹”花悄然綻放做了媽媽才懂父母心,明星女兒也是大孝星帶領父親擺脫抑郁症,父母的健康是她最大的幸福

2002年10月,薩日娜在内蒙古拍攝電視劇《大染坊》,她在電話裡告訴父母:“爸爸媽媽,我哪天抽時間去標頭看望你們。”這時,薩日娜已經整整一年沒有回家了,李有忠夫婦很盼望女兒回家聚一聚,可又擔心影響女兒的工作,嘴上說:“我們知道你很忙,如果抽不出時間就算了。”

兩天後,因為天氣突變李有忠病倒了,娜布琪在醫院裡照顧他。體弱多病的娜布琪也因為勞累過度,引起血壓升高,卧病在床。這時,薩日娜給父母家打電話沒人接,就撥通了母親的手機。娜布琪擔心女兒知道自己和老伴病了會着急,她一邊接電話,一邊用毛巾捂住嘴,不讓自己咳出聲來。但薩日娜還是聽出了端倪。第二天上午,她趕到醫院,見父母雙雙憔悴地躺在病床上,心疼地埋怨道:“爸爸媽媽,你們病了為什麼不告訴我?”李有忠長歎一聲:“唉,孩子,我們隻有生病才能見到你。”

娜布琪流着淚說:“孩子,你其實不了解我們老年人,物質生活對我們來說并不重要,隻要你經常過來看看我和你爸爸,就比什麼都強!”父母的話深深地震撼了薩日娜的心,愧疚與自責在她心頭交織,她覺得自己對父母的了解是那樣的少,這些年自己确實忽視了父母的情感需求,她哽咽着對父母說:“爸爸媽媽,以後女兒會經常過來看望你們。”薩日娜說到做到,在以後的日子裡,不論自己拍戲多忙,每隔兩個月,她就帶着女兒和丈夫去標頭看望父母。

2004年6月,李有忠也退休了,夫婦倆考慮到薩日娜和潘軍都很忙,主動來北京看望他們。從標頭到北京有十多個小時的車程,李有忠夫婦都上年紀了,長途跋涉讓他們滿面風塵、疲憊不堪,薩仁娜看在眼裡很不好受。與丈夫商量後,她在北京北四環附近買了一套兩房間,與丈夫親手裝修後,于2005年10月,将父母接到北京定居。

影後薩日娜:陪父親走出抑郁症,後來父親不幸離世六年等候親情護航,草原“山丹丹”花悄然綻放做了媽媽才懂父母心,明星女兒也是大孝星帶領父親擺脫抑郁症,父母的健康是她最大的幸福

薩日娜與父母和女兒

李有忠是一個閑不住的人,幾十年來一直忙忙碌碌,現在驟然清閑下來,他感到很不适應。加上在北京沒什麼親戚朋友,他除了在小區走兩圈,其餘時間就是悶在家裡。漸漸地,他的心情越來越不好,睡眠品質很差,動不動在家裡摔東西,對老伴發脾氣。

娜布琪将丈夫的變化告訴了薩日娜,薩日娜以為父親剛剛退休,心态還沒有調整過來,有些失落也是正常的,并沒有放在心上。

2006年1月4日,薩日娜在黑龍江拍完電視劇《闖關東》回到北京,把行李一放在家裡,就去看望父母。走進父親的家門,薩日娜大吃一驚:父親滿面憔悴地坐在窗前,眼裡寫滿惶恐與憂傷,神情木然,像雕塑一樣一動不動。父親左腳穿一隻白襪子,右腳穿一隻黑襪子。薩日娜連叫了幾聲爸爸,他都沒有反應過來。薩日娜重重地拍了拍父親的肩,李有忠擡起頭,漠然地看了薩日娜一眼,沒有說話。

薩日娜焦急地問母親:“媽,爸出現這種情況有多長時間了?”娜布琪憂心忡忡地說:“已經有一個多月了,這老頭也不知發什麼神經。”

影後薩日娜:陪父親走出抑郁症,後來父親不幸離世六年等候親情護航,草原“山丹丹”花悄然綻放做了媽媽才懂父母心,明星女兒也是大孝星帶領父親擺脫抑郁症,父母的健康是她最大的幸福

當天晚上,薩日娜撥通了中國心理研究所一名專家的電話,将父親的症狀原原本本地告訴了對方。專家肯定地說:“你父親患上了老年抑郁症,你切不可掉以輕心,老年抑郁症患者心裡非常脆弱,最容易自殺。”放下電話,薩日娜心痛如割……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3">帶領父親擺脫抑郁症,父母的健康是她最大的幸福</h1>

這天晚上,薩日娜一夜未眠。第二天上午,她來到父親家,要将父親送進醫院,李有忠将手邊的茶杯推到地上,氣呼呼地說:“我沒病,你送我去醫院幹什麼!”薩日娜和母親不由分說,強行将父親拽到了醫院。

醫生從娜布琪那裡詳細了解了李有忠的情況後,又通過語言與李有忠交談,然後告訴薩日娜:“你父親已經達到中度抑郁症的程度了,再不接受系統治療,後果不堪設想。老年抑郁症患者百分之八十是男性,他們的自殺傾向更嚴重。”薩日娜哀求醫生:“大夫,你一定要把我父親的病治好!”

薩日娜推掉所有的片約和活動,在醫院一心一意陪伴父親。考慮到母親體弱多病,薩日娜堅持每天晚上在醫院陪床。護士不解地問薩日娜:“你名氣那麼大,經濟條件那麼好,完全可以請個護工來照顧你父親。”薩日娜認真地說:“别人照顧爸爸我不放心。再說,不管我事業多麼成功,但在爸爸面前,我首先是個女兒,女兒就應該盡孝。”

影後薩日娜:陪父親走出抑郁症,後來父親不幸離世六年等候親情護航,草原“山丹丹”花悄然綻放做了媽媽才懂父母心,明星女兒也是大孝星帶領父親擺脫抑郁症,父母的健康是她最大的幸福

醫生給李有忠開了一大堆中藥,薩日娜給父親煎好後端到他面前。看着那黑乎乎的湯汁,聞着苦澀的味道,李有忠擺擺手:“把藥端開,我不喝。”薩日娜像哄小孩一樣哄父親:“爸,你把藥喝下去,我給你買冰糖葫蘆吃。”“隻要你聽話,我滿足你一切要求。”不知不覺中,李有忠就把藥喝下去了。

半個月後,醫生為李有忠進行音樂療法。醫生讓李有忠躺在沙發上,播放出《綠島小夜曲》《滴落的星子》等旋律舒緩的音樂,給他催眠。優美的旋律作用于大腦皮質,能對丘腦下部和邊緣系統産生效應,調節激素分泌、血液循環,進而改變人的情緒體驗和身體機能狀态。在醫生的語言暗示中,李有忠進入了睡眠狀态,漸漸地,他進入了一個安甯、祥和、溫暖的世界。兩個多小時的治療結束後,李有忠從睡夢中醒來,感到渾身輕松,内心的不安與緊張緩解了許多。

幾天後,李有忠的抑郁症症狀減輕了許多,薩日娜把父親接回了家。薩日娜和丈夫組成了一個親友團,将公公婆婆從山東煙台接到北京,然後他們帶着女兒和兩邊的四位老人,浩浩蕩蕩去浙江普陀山旅遊。旖旎的風光、清新的空氣,讓李有忠心曠神怡,他像孩子一樣又是拍照,又是喂金魚,又是往噴泉裡投硬币……

薩日娜讓四個老人蕩秋千,當秋千左右搖擺起來的時候,老人興奮地尖叫起來。看着婆婆抓住公公的手,母親抓住父親的手,四個老人有說有笑,薩日娜心裡比喝了蜜還甜,她覺得對兒女和老人來說,這就是幸福。

影後薩日娜:陪父親走出抑郁症,後來父親不幸離世六年等候親情護航,草原“山丹丹”花悄然綻放做了媽媽才懂父母心,明星女兒也是大孝星帶領父親擺脫抑郁症,父母的健康是她最大的幸福

從普陀山回來後,李有忠的心情開朗了許多。薩日娜趁熱打鐵,又召集年輕朋友來父親家裡玩,他們陪着父親下棋,與父親一起唱卡拉OK,幫父母做飯……年輕人的青春活力感染了李有忠,到2008年5月,李有忠徹底擺脫了抑郁症的困擾,自信和快樂的笑容又回到了他的臉上。

李有忠一輩子忙碌慣了,薩日娜擔心父親一天到晚在家裡,會再悶出什麼病來,鼓勵父親走出去。她與父親居住的社群居委會取得聯系,請求他們有什麼老年活動就邀請父親參加。李有忠喜歡書法,薩日娜為他在海澱老年大學報了一個書法教育訓練班;她還給父親買來釣竿,天氣晴好的時候,讓父親到水庫釣魚。

這樣一來,李有忠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一大早他就背着包出去,直到傍晚才回家,每天風風火火,日子緊張而充實。曾經,李有忠多次對薩日娜流露出,在北京生活太孤獨,要回標頭去生活的念頭。現在見父親活得有滋有味,薩日娜逗父親:“爸,你不是說在北京生活不習慣嗎?我送你回標頭去吧。”李有忠連連擺手:“孩子,我愛上北京了,還是在這裡生活充實。”他還和女兒開玩笑:“你是不是擔心父親在北京成了你的包袱,你想把這個包袱甩出去?”父女倆哈哈大笑……

畢竟在標頭生活了大半輩子,在中原標準時間一長,李有忠和老伴免不了有思鄉的愁緒。薩日娜能體會到父母這種心情,當父母想家的時候,她就陪着兩位老人回到標頭住幾天,拜訪那裡的親友和街坊鄰居,與他們一起烤羊肉、喝奶茶。每次回標頭,薩日娜都給父母一筆錢,讓他們送給見面的親友每人一件小禮物。薩日娜的孝順,赢得了大家的交口稱贊。

影後薩日娜:陪父親走出抑郁症,後來父親不幸離世六年等候親情護航,草原“山丹丹”花悄然綻放做了媽媽才懂父母心,明星女兒也是大孝星帶領父親擺脫抑郁症,父母的健康是她最大的幸福

2008年9月9日重陽節,李有忠夫婦與社群一些老同志去郊區敬老院聯歡。住在這裡的大部分是孤寡老人,不僅生活條件一般,而且精神上很寂寞。見到李有忠等人,這些老人就像見到了親人。兩個多小時後,他們離開了,老人們淚流滿面:“你們以後還來嗎?”這讓李有忠感慨萬千。

回到家,李有忠将敬老院孤寡老人的情況告訴了薩日娜。善良的薩日娜流淚了:“那些老人太可憐了。”李有忠哽咽着說:“孩子,想想我和你媽的生活,再看看那些老人,我們太幸福了,而他們太需要幫助了。”薩日娜明白父親的意思:“爸爸,以後我與你和媽去看望他們,為他們做義工。”“真不愧是我的好女兒,與爸爸心有靈犀。”

從那以後,薩日娜經常與父母一起帶着禮物,去敬老院看望他們,薩日娜為孤寡老太太洗澡、洗頭,給他們剪指甲,還為他們表演節目。薩日娜的平和、善良赢得了老人們的歡心,他們在内心裡喜歡薩日娜。

2009年2月5日,薩日娜又陪着父母看望敬老院的老人。他們的到來,讓老人們像過節一樣快樂,他們拉着薩日娜的手緊緊不放:“你在電視劇裡演了那麼多慈祥、善良的母親,沒想到生活中你也是這樣的平和、體貼,要是我們有這樣的女兒就好了。我們也能把你當女兒嗎?”薩日娜爽快地說:“有這麼多爸爸媽媽,我多幸福呀!”老人們飽含感情地叫了一聲“女兒”,薩日娜流着淚答應了。李有忠和老伴看到這一幕,淚流泉湧……

影後薩日娜:陪父親走出抑郁症,後來父親不幸離世六年等候親情護航,草原“山丹丹”花悄然綻放做了媽媽才懂父母心,明星女兒也是大孝星帶領父親擺脫抑郁症,父母的健康是她最大的幸福

薩日娜與劉勁

日子就這樣在父女情中溫馨流淌。誰知2017年,李有忠再次因老年病住進了醫院。薩日娜一邊拍戲,一邊照顧父親。臨走前,李有忠對女兒說:“我要走了,你好好工作和生活。有你這樣的女兒,我這輩子很知足。”薩日娜看着父親在自己面前安然離世。

送别父親,薩日娜很悲痛。媽媽勸她:“你爸在世時,你盡孝了,他沒有遺憾。你也不要過分傷心,他在天國裡不希望看到你那樣。”母女倆互相安慰溫暖,終于走出了喪親陰影。2019年12月,父親已離世兩年多了,薩日娜以好好生活好好工作,來緬懷父親。她知道,這也是父親最希望看到的模樣。

-END-

原創不易,敬請點贊關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