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結構周2021丨李飛教授:謹防TAVR術中緻命并發症——冠脈阻塞

點上方藍字“國際循環”關注我們,

然後點右上角“…”菜單,選擇“”

編者按: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TAVR)手術後的冠狀動脈阻塞是危及生命的并發症,其手術和短期死亡率較高。中國結構周2021暨第五屆中國國際結構性心髒病會議現場,本刊記者就冠脈阻塞相關問題特邀采訪了空軍軍醫大學附屬西京醫院李飛教授,采訪内容如下。

視訊加載中...

《國際循環》:冠脈阻塞是TAVR術中一種可危及生命的嚴重并發症。那麼,臨床實踐中實施TAVR時應如何做好冠脈阻塞預防?一旦發現又應做哪些緊急處置?

李飛教授:冠脈阻塞發生率不高,但卻是一種非常緻命的TAVR術中及術後并發症。一旦發生,死亡率及術後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率非常之高。對于冠脈阻塞,一定是預防為主。

如何做好冠脈阻塞預防?首先要在術前進行精準的冠脈CT評估,我們一定要熟悉冠脈阻塞的相關因素,例如冠脈開口的高低、法式窦的大小、STJ的高低,瓣葉的長度及形态以及植入的瓣膜種類、大小等,都是需要仔細考慮的問題。一般來說,冠脈開口<12 mm、法式窦小于30 mm、瓣葉過長及團塊狀鈣化、生物瓣衰敗瓣中瓣都是發生冠脈阻塞的危險因素。如果冠脈阻塞風險過高,建議放棄TAVR手術。

在TAVR術中,對于冠脈阻塞高危的病人可以進行球囊擴張觀察,在擴張過程中進行造影來模拟觀察瓣膜植入後對冠脈開口的影響,即我們經常說的baloon sizing。觀察冠脈阻塞一般選擇冠脈切線位,左冠開口我們可以選擇左肩位,右冠選擇左前斜位。對于冠脈阻塞高位的患者,植入自膨脹瓣膜時瓣膜選擇不宜過大,位置不易過高。面對冠脈阻塞高危患者,目前觀點認為應主動進行冠脈保護,我們預先在冠脈内植入支架或者子導管,一旦發生閉塞,可以立即采用煙囪支架技術來避免急性冠脈閉塞。另外TAVR術後我們對于存在冠脈阻塞高危因素的患者要仔細評估人工瓣膜對冠脈的影響,術後要加強監護,因為一些病人可能會發生延遲性冠脈阻塞。

《國際循環》

近年來,TAVR冠脈阻塞預防領域取得了哪些重要進展?

李飛教授:冠脈阻塞預防最大的進展莫過于人們對冠脈阻塞現象及危險因素認識的提高。經過多年的研究,我們已經對引起冠脈阻塞的高危因素有了比較清楚的認識。目前一些軟體如FEops,3D列印技術等對冠脈阻塞有部分預測價值。生物瓣瓣中瓣是冠脈阻塞的高危因素之一,現在的瓣葉切割技術(BACILICA)可以對原生物瓣進行切割以避免冠脈阻塞發生。

李飛,空軍軍醫大學附屬西京醫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博士研究所學生導師,教授、主任醫師。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分會結構學組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分會結構學組委員,陝西省醫師協會心血管分會總幹事、亞太結構性心髒病青年俱樂部黃金成員,,陝西省醫師協會結構性心髒病學組組長。率先在西北地區開展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經導管二尖瓣夾合術等。項目負責人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第一或通訊作者在Eur heart J、Diabetes等國際雜志發表20餘篇論文,獲得國家發明及實用新型專利6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