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潘長江的99800塊 到明星 名人 變了味的好逸惡勞

作者:河川知道

一件東西可以賣到99800,正常的邏輯肯定是這個東西有價值,物有所值。但是在潘長江的直播間,這個貌似有價值的産品卻在瘋狂貶值。潘長江怎麼也算個名人,照理說他出場的話,應該是拉伸商品的價值才對。但是,情況遠非如此。實際情況是潘總去加持一下。這個商品卻是立馬貶值,而且是成倍的貶值!

我就在想,潘長江難道一點都不覺得這個邏輯可笑嗎?真的是為了金錢沒有底線!

這至少說明兩個問題:

從潘長江的99800塊 到明星 名人 變了味的好逸惡勞

第一,潘長江已經完全沒有價值了.

是以他一出場有價值的商品都立馬成倍貶值了。這個是不是有悖常理,是不是有一點非正常?

第二,潘長江還有價值。

那就證明這個商品賣99800 是完全坑爹的。也許它就隻值980,甚至更少。然後因為潘總有價值,進而把商品價值拉高了,是以可以賣到19800。

不論是從哪一條來看,都是100%的在坑爹。

是不是坑?

大家可以仔細的去分辨一下。

感覺很多名人現在都出來挖坑了,真的都是為了利益,沒有下限,無所不用其極啊。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呢?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明星熱衷于直播賣貨?我想無非是以下幾條。

從潘長江的99800塊 到明星 名人 變了味的好逸惡勞

第一,〈行業暴利〉

現在全天下人都知道,直播帶貨,特别是名人直播帶貨,那是相當的暴利。首先它有一個基礎的坑位費,也就是說就算她一件都賣不出去,人家請了他,人家首先就得掏錢,類似于出場費,這是第一部分必收的金錢。

還有第二部分,如果她賣得好,賣得足夠好,那個賺錢的金額和那個速度簡直不可想象。

這一點跟演員拍戲比起來,完全是一個天一個地。演員拍戲,就算你片酬高,也是一個很辛苦的工作,而且整個制作總的時長也會非常的長,從拍攝制作到後期上映,這個都是費時費力的苦差事。另外演戲拍攝對個人的要求又非常高。

專業程度,用心的程度,還有跟整體溝通的一些情況,想要真的有好成績,那不是輕輕松松就能做到的,需要真真正正的用心的去做,因為你最終如果不被市場認可,最後隻能是一地雞毛。對比直播的話,簡直就是一個天一個地。

第二,〈粉絲基礎〉

我們都知道,明星之是以是明星,是因為他受到很多人的追捧,會收獲很多的粉絲。就算是一些過氣的明星,(當然啦,現在帶貨的,基本上 甚至絕大部分都是一些過氣的明星。)在她曾經的輝煌的時候,也會有大批的擁蹙者,當他再次登台的時候,還是會引起或多或少的追随。而作為這些明星名人,因為他們的名氣,因為他們公衆人物的社會地位,也讓這些粉絲更容易産生購買。

這就是明星差別于常人所不同的地方。他們本身自帶的粉絲基礎,也就是本身自帶一部分流量。這也是很多商家願意直接找明星帶貨的一個基礎。除了流量,還有粉絲對明星這些公衆人物的一些信任也有着很大的關系。

第三,〈零門檻上手〉

直播帶貨更多的是人氣效應,他對明星幾乎沒有其他的任何要求。隻要你能夠有粉絲,你能夠有人氣,商家就會趨之若鹜。

就兩個字 來人 就完了。至于其他的,大家看看就可以清楚的知道。很多明星直播是完全沒有水準的。

如果你看過一些明星的直播,你會發現明星在直播當中甚至看得有點傻呆呆的。很少人是玩的比較溜的,大部分明星名人很多時候隻是跟随着現場的其他的人的節奏來推進售賣這個産品,他在中間隻是起到一個亮相的吸引力的作用。

甚至看起來有點像小醜的感覺。其實這個也很好了解,因為他們帶貨帶的産品也是五花八門,他們大多數人沒有那麼多時間,也沒有那麼多心思和精力去了解這些産品,是以她們在直播當中不可能有更多的指導的,或者是對産品的分解分析的一些内容在裡面,就隻是像一個站在中間的玩偶。跟他們曾經做一個演員的本職工作,去演戲,去扮演一個角色相比,這個簡直是幼稚園級别的操作,因為啥都不用幹,隻要露個臉 ,扯兩嗓子,賣個笑就完了。

這麼簡單就可以上手的事情,還可以帶來巨額的利潤,而且時間上,比原來做演員拍戲要少得多得多,那何樂而不為呢?

第四,〈龐大的商家需求〉

任何一種商業形式都存在競争,而網絡購物的這種商業模式和實體店的購物模式,它們的競争有着非常大的差别。

主要有兩個方面:

(差别1)規模上

不論是從人數的規模上,還是從商品的規模上都有着非常大的差別。隻要是連上網絡的消費者,他的那個數量級是區域性的實體店的消費者的N倍量級,這個完全是無法相提并論的。

實體店的人流,上了天也就是周邊的那些有限的人流,而網絡,隻要是可以連通網絡的地方,都可以成為潛在的消費群體。

這個對于産品銷售來說,無疑是一個超級理想的人氣狀态。

(差别2)時間上

實體店鋪能夠進去店鋪浏覽商品的消費者受到時間的限制比較大,加之實體店的開店時間也相對于網絡是更短暫的。這點上,實體店也是無法跟網絡相比的。

網絡可以随時随地的去看,幾乎不受到時間的限制,不論是深更半夜還是蒙蒙亮的清晨,都沒有任何的浏覽的影響。

而實體店每天也就展示那幾個小時,這點差別也是非常大的。這個差別也會非常直接的影響銷售的整體成交數量。

從以上的種種來看,名人明星直播帶貨是有着超強的誘惑力的。而且前面也有非常非常多的成功的案例,随便秀一秀,就可以輕而易舉的賺到大把大把的鈔票。

是以這樣就導緻那些過氣的明星、名人、曾經的大咖都蜂湧而至,對他們來說,賣産品也不存在明顯的選擇,隻要是商家願意推的、願意賣的,他們都可以往上沖,往前沖。

但是,

越來越多的明星大咖加入到這種無底線的,靠賣便宜來博取客戶的這種洪流當中,我覺得這是很可悲的。

而且這種瘋狂的趨勢我覺得挺可怕的。

未來我們肯定會越來越強,中國的産品肯定會越來越多的走向世界。

但是,怎麼都不可能說把東西做的越來越便宜,然後靠這些低價值垃圾去走向世界吧?你走出去的東西肯定是越來越有價值的東西,肯定不可能是說那些垃圾,那有什麼意義呢?有什麼競争力呢?

如果這種現象真的是一直下去,長此以往,隻會給别人形成一個越來越強烈的印象:我們隻會做垃圾的産品。

5000年的泱泱大中華,以這種面目去示人,難道就不覺得會很尴尬嗎?

不會很掉價嗎?

從潘長江的99800塊 到明星 名人 變了味的好逸惡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