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2月22日電(記者吳光于)“我錯了,我真的錯了……”22日早上9時許,成都市看守所内,涉嫌故意殺人的小羅見到了久别的父親,翻看着父親帶來的兒時的照片,忽然間,這個一向沉寂而冷漠的少年淚水長流。
“我們希望通過親人團圓、情景觸動和親情感化,讓小羅感受到家人溫暖和社會關愛,增加幫教效果,達到教育、感化、挽救的目的。”和羅爸爸一起前往看守所的成都市檢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檢察處檢察官王亮說。
在城市的另一頭,成都市金牛區檢察院未檢科科長江晶與公益律師在早上8點半進行了彙合,當天,他們要對涉嫌搶劫的小王做社會調查。
金牛區檢察院是成都最早委托公益律師對涉罪未成年人開展社會調查的檢察院。為保護小王的隐私,當天江晶特意身着便裝,駕駛民用車,并帶上了送給小王母子的元宵。
江晶告訴記者,由于家長常年在外打工,小王從小缺少關愛,逐漸走向了犯罪道路。今天調查結束後,律師将對涉嫌搶劫的小王制作社會調查報告。社會調查報告将作為本案處理的重要參考。
在得知小王最近很聽話後,江晶建議他去學一門技術,以後能更好地照顧媽媽。
上午10點20分,随着成都市青白江區法院法官手中法槌敲響,一起涉嫌敲詐勒索、容留未成年人吸毒案開始開庭。“這起針對未成年人的犯罪具有極大社會危害性,希望法庭對被告人依法懲處。”公訴席上的檢察官黃晶說道。
“你們兩人年紀都不大,卻在此接受法庭審判。而被你們所侵害的未成年人可能也會因你們而在成長路上留下心裡陰影。希望你們能吸取教訓,迷途知返,重新開始新的人生。”面對兩名被告人,黃晶語重心長。
完成了各自上午的工作,下午2點半,江晶、黃晶、王亮三人在金堂縣土橋鎮朝陽社群碰頭了,這個被稱為成都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的“亮晶晶”組合,準備為當地留守兒童和家長送上一場元宵派愛心派對。
來自成都 “雲公益”的專家首先帶來親職教育。“我國有6000多萬留守兒童,15%一年都見不到父母一次,春天來了,留守兒童的冬天才剛剛開始……”此時,有的家長陷入深思,有的悄悄抹起眼淚。
“16歲的小周,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國中沒畢業就到成都打工,在一些社會青年的影響下,走上了吸毒、販毒、搶劫的犯罪道路……”
“5歲的玲玲,父母在外地打工,跟着奶奶生活。一個中年叔叔常以糖果為誘餌猥亵玲玲。最後壞叔叔被判刑坐牢了。小朋友們一定要記住,背心和褲衩内的隐私部位不能讓人觸碰!”聽着檢察官的講述,孩子和家長都陷入了沉思。
據了解,作為人口大省,四川有近2000萬未成年人,其中農村留守兒童約692萬,城鎮流動兒童約150萬。
“留守兒童和城鎮流動兒童是未成年人中最容易滑入犯罪深淵的群體,也是最容易遭受犯罪侵害的群體。”四川省人民檢察院未成年人檢察處處長羅江表示,“他們需要更多的保護與關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