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一生最多能剖幾次?”
當我第一次聽到這句話的時候,一種本能的不适感堵在嗓子眼。
每一次孕育,對于女性來說,都是一次挑戰。而每一次剖宮産,都會對子宮造成一次傷害,你還要問我上限?
當然,作為一名有素質且優雅的男性,菌菌頂多内心鄙視一番。

陪伴孕媽、寶媽們這麼多年,菌菌深知女性在生育這件事上的難與苦,是以從菌菌的角度來說:自由生育當然可以,但前提是一定要保護好自己。
一個女性
一生最多能經曆幾次剖宮産?
為了探讨這個問題,菌菌翻遍了文獻,目前還真沒有相關文獻有研究剖宮産次數的上限。
是以,女人一生能經曆幾次剖宮産目前還是未知數。
隻是在新聞中常會看到一些真實的事例,9年剖了4次的豪門媳婦徐子淇、6年剖了3次的女明星小S,更厲害是陳浩明的妻子蔣麗莎,5年剖腹4個!
圖源:網絡
南京市有一名媽媽,7年剖腹5個,大家都稱這為“強悍的子宮”,強悍是真強悍,但危險也是真危險:
B超顯示下,她的子宮壁最薄處幾乎是透明狀,就像雞蛋上的那層薄膜,随時都有破裂大出血的風險!
而在國外媒體還曾報道過一個經曆了7次剖宮産的媽媽。
是以這麼看,剖宮産一兩次的比較常見,三次的相對較少,四五次的更少,但六次七次也不是沒有。
懷孕和分娩的情況都是比較個體化的。
體質不同、術後恢複情況不同、每人所能享受的醫療條件水準也不同,是以對于一個女性來說,一生之中能做幾次剖宮産,并沒有明确規定超過了幾次就絕對不行。
一般情況下,醫生會告訴你:
剖宮産進行的次數越多,風險就會越大,手術難度也會相應的增大,多半會建議最好不要超過3次。
這倒不是醫生往嚴重了說,事實上經曆多次剖宮産,風險一次比一次高!
多次剖宮産
這些風險都會上升!
■ 盆腹腔粘連風險會更高
不論是哪一種宮腔手術,其實都會增加粘連的風險,包括人流手術後的刮宮術。
術中的刺激與創傷,都可能會造成子宮切口、周圍盆腹腔髒器,甚至是腹膜的粘連。
這其實很好了解,就像兩個撲滿面粉的面團,有着面粉的保護,即使兩個放在一起也不會粘在一起。
但如果沒有面粉,甚至是表皮曾被撕下來過的面團,那粘在一起簡直就是難舍難分。。
而因為容易粘連,粘連的情況可能會愈發嚴重,這會導緻術中因分離盆腔粘連而損傷子宮相鄰髒器的風險更高,稍不小心可能就會造成「誤傷」。
■ 發生子宮破裂的風險
每一個切口,都是子宮壁的弱點。
在進行多次剖宮産時,基本上都是沿着上一次的傷口進行。
這就意味着同一個傷口,開了長,長了再開,一次又一次的切開和愈合,更容易導緻切口瘢痕組織增生、纖維化、彈性下降。
這也意味着發生子宮破裂的風險會更高。
■ 瘢痕妊娠發生率增加
剖宮産手術時,醫生會在子宮上開個口,取出嬰兒後再進行縫合,是以會留下瘢痕。
這個地方常常有微小的裂隙,宮腔和黏膜層不夠完整,肌肉層之間也有縫隙。
如果胚胎剛好着床在這裡,就像一顆種子一樣向肌肉層生長,越長越大,通過肌肉間的縫隙把肌肉撕開,容易導緻子宮破裂或大出血。
就像是雞蛋上的那層薄膜,本就薄的透明可見,如果再出現裂紋,那危險性就是直線上升!
想象一下,本來就屬于薄弱部位的切口瘢痕,承受一個妊娠囊的逐漸發育長大,簡直就像刀尖上行走,時刻都得提心吊膽。
而這可能都是多次剖宮産的媽媽,所要額外面臨的風險。
老話說“生孩子就是在鬼門關走一遭”,話糙理不糙,每一次孕育、每一次生産,都有很多潛在的風險。
更别說風險更高的多次接受剖宮産的媽媽們!
不過,菌菌還是那句話:生孩子是每一個女性的自由,但希望這都在安全的前提下進行。
孕育生命固然重要,但它絕不是生命的全部,一定程度上,你本身已有的生命更為可貴。
生育重要,生命更可貴
在江蘇淮安,一位33歲的媽媽,今年剖宮産了第四個孩子。
圖源:微網誌
在進行剖宮産時,醫生說到子宮疤痕處已經薄的像紙,甚至能清晰的看到子宮内胎兒的頭發和四肢。
如果手術稍有不慎,就會一屍兩命!
而這是她10年内做的第4次剖宮産,距離上次剖宮産,還不到兩年時間。
而拼命生四胎,就是為了生一個兒子。
在得知又是女兒的消息時,這位媽媽痛哭着問“還能生嗎?”
這讓我想起來了《人世間》中的一位媽媽,這位媽媽有腦積水,在生孩子前她需要先做一個開顱手術。
高危,大風險。但,還是要生!
而拼了命都要生下這個孩子的原因,是那句平淡又有些悲傷的話“我就是想為他生一個孩子。”
偉大但也悲涼。
當然,每個人在這個世間都有自己的不得已,都有自己的苦楚,我們沒辦法做到感同身受。
但還是希望每一位女性,每一位媽媽,對于生育都能保留一份謹慎與清醒。
就像PaPi醬在一檔節目中談到了自己的人生排序:
自己、伴侶、孩子、父母
“首先,你自己陪伴自己的時間是最長的。
之後的這一生,我是和我的伴侶一起過的。孩子和父母都是你隻陪伴他們走一段路,剩下的路還是他們自己去走的。”
無論你擁有什麼身份,都一定要記得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