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福爾摩斯與華生》是一部不太合格的喜劇,沒能令人捧腹大笑

作者:美劇爛番茄

《福爾摩斯與華生》是一部不太合格的喜劇,再次合作的威爾·法瑞爾和約翰·C·賴利并沒能像之前那樣令人捧腹大笑。

《福爾摩斯與華生》是一部不太合格的喜劇,沒能令人捧腹大笑

過去表現得好,并不一定代表将來會成功,很不幸,《福爾摩斯與華生》這部新片恰恰印證了這一點。威爾·法瑞爾和約翰·C·賴利以前曾經合作過兩部非常好看的喜劇片——2006年的《塔拉迪加之夜:瑞奇鮑比的民謠》以及2008年的《非親兄弟》。這兩部電影都是由亞當·麥凱執導的。

他們最新合作的電影是由伊坦·柯亨自編自導的《福爾摩斯與華生》,本來這部電影準備對英國作家阿瑟·柯南·道爾最經久不衰的文學作品進行大膽的喜劇改編,重新講述維多利亞時期的超級偵探夏洛克·福爾摩斯和他的忠實夥伴兼助手約翰·華生醫生的故事。但是,這部匆忙上映的電影卻完全無法與前面提到的兩部電影相提并論。盡管電影的創意很早就有了(薩莎·拜倫·科恩和法瑞爾最初接到相關提案的時候都是十多年前了),但最終呈現出的作品卻像是個半成品,讓人感到錯失良機的沮喪。該片本來可以,也應該是一部非常有意思的電影——就算不是很經典,也能讓人覺得心情愉悅,值得一看。但是結果并不是這樣,就算用最寬容的眼光去看也不行。

法瑞爾在片中飾演福爾摩斯,一位将自己的情緒剝離出去,隻為完善自己敏銳的觀察力的傲慢天才(從片頭“冷開場”展示的童年片段可以看出來)。在案件調查中幫助他的人是華生醫生(約翰·C·賴利 飾)。福爾摩斯最大的對手是詹姆斯·莫裡亞蒂教授(拉爾夫·費因斯 飾),但是,當這個男人因一連串罪行受審時,福爾摩斯卻耿直地指出這個人不是真正的莫裡亞蒂,而是一個替他頂罪的人,這個結果讓雷斯特雷德警督(羅伯·布萊頓 飾)大受挫折,他為了打倒莫裡亞蒂已經辛辛苦苦調查了很長時間。

《福爾摩斯與華生》是一部不太合格的喜劇,沒能令人捧腹大笑

當福爾摩斯和華生在一個生日蛋糕裡發現屍體的時候,一同出現的還有一條資訊:維多利亞女王(帕姆·費裡斯 飾)兩天之後就會被殺死。他們覺得這個威脅資訊可能來自莫裡亞蒂,福爾摩斯認為他依然在逍遙法外。兩人開始調查。過程中他們遇到了許多不同的人,包括醫生格蕾絲·哈特(麗貝卡·豪爾 飾)和她的美國旅友米莉(勞倫·拉普庫斯 飾)、地下拳擊俱樂部老闆古斯塔夫·克林格(史蒂夫·庫根 飾),還有夏洛克的哥哥米克羅夫特(休·勞瑞 飾,他隻客串了一場有趣的戲份)。這次亂糟糟的調查過程,檢驗了夏洛克與華生的友誼。

《福爾摩斯與華生》是一部不太合格的喜劇,沒能令人捧腹大笑

《福爾摩斯與華生》預告

《福爾摩斯與華生》中,有些喜劇橋段非常通俗——最明顯的就是殺人蜂出現的那個橋段;以及女王到訪,福爾摩斯和華生搞出亂子,以為不小心殺死了女王,之後試圖把昏迷不醒的女王塞進後備箱的橋段。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樣的橋段跨越了文化和語言的差異,讓全世界觀衆都能看懂。但這些橋段并不是由劇情推動的,也沒能紮根于角色命運。它們的存在仿佛隻是為了填滿時長,令人感到沉悶又冗長(特别是女王的那場戲)。

另一種既不精彩又沒有意義的情節,是模仿其他電影或者流行文化(例如,有一場戲簡單模仿了1990年的《人鬼情未了》)——這簡直就是絕望的掙紮。片中還有幾場戲明顯是在講美國政治體制。片中,哈特醫生解釋了三權分立如何阻止一個孤陋寡聞的吹牛大王借着民粹主義的東風登上美國總統寶座。這種橋段其他國家的觀衆恐怕較難了解,而且不論從哪個層面來說,這橋段本身都沒什麼意思。

《福爾摩斯與華生》是一部不太合格的喜劇,沒能令人捧腹大笑

柯亨的電影最大的問題在于缺乏強有力的情節來展現主角之間的關系。片中有一段回憶戲,福爾摩斯事事都要争個名頭,逼着華生去搞一個沒任何實際作用的“聯合偵探”的頭銜,華生為此感到疲憊不堪。法瑞爾和賴利很擅長這種戲份,容易産生化學反應,特别是在《塔拉迪加之夜:瑞奇鮑比的民謠》裡。但是《福爾摩斯與華生》隻是在劇情需要變得激烈時,間歇性地展現這樣的橋段。

此外,這部電影裡,福爾摩斯釋放了壓抑的情緒,但這個過程做得缺乏深度,不夠精彩(即便以喜劇片的标準來看),跟之前提到過的麥凱的作品沒法比。《塔拉迪加之夜:瑞奇鮑比的民謠》和《非親兄弟》之是以做得很好,是因為片中角色之間的關系以及最根本的沖突都呈現得一清二楚,并且跟核心情感高度契合。他們兩個又都越來越愚蠢自負(例如《非親兄弟》裡布倫南和戴爾為了找工作去面試的橋段,或者是他們二人因為都讨厭布倫南出色的弟弟德雷克而突破性地統一了戰線)這樣的人物個性給這些情節增添了更多的趣味。相反地,在《福爾摩斯與華生》的結尾,比利·贊恩突然出現,客串他自己!隻是為了講一個關于《泰坦尼克号》的笑話。看得出來,柯亨已經是病急亂投醫了。

英文裡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話,“第三次才是魅力所在”,但這句話絕對不适用于《福爾摩斯與華生》,可惜啊。法瑞爾和賴利本身有着很好的化學反應,在片中也多少拯救了幾場戲。但整體而言,這部電影沒什麼特點,也缺乏深意。把它和《塔拉迪加之夜:瑞奇鮑比的民謠》、《非親兄弟》看作非正式三部曲的話,恐怕是委屈了另外兩部作品。希望将來觀衆們能看到另外一部更好的由法瑞爾和賴利搭檔出演的作品,那樣才能洗掉這部電影留下的陰影。

《福爾摩斯與華生》是一部不太合格的喜劇,沒能令人捧腹大笑

其他媒體評論:

“就算《福爾摩斯與華生》裡有些令人微笑的時刻,但從整體來看,這部電影票價要是不打折的話,估計沒什麼人會來看。” — 喬希·特裡,《德撒律新聞報》

“《福爾摩斯與華生》的失敗,是因為導演完全沒有掌控情節的想法。”— 約翰·芬克,《The Film Stage》

“《福爾摩斯與華生》與其說是一無是處的敗筆,不如說是懷着好意卻打了爛牌。觀衆之是以會覺得沮喪,是因為所有人本來都可以做得更好。” — 諾埃爾·默裡,《洛杉矶時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