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人們談“鼠”色變?帶你了解鼠疫——傳說中的黑死病

作者:藥師小熊貓

1、鼠疫為什麼稱之為黑死病?

鼠疫是由鼠疫耶爾森菌 (簡稱鼠疫杆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通過染菌的鼠蚤為媒介,經皮膚傳入至淋巴結引起腺鼠疫,經呼吸道傳入發生肺鼠疫,均可發展為敗血症。

肺鼠疫與敗血症鼠疫因發绀和皮膚出血壞死,死亡後皮膚呈黑色,故有"黑死病"之稱。

傳染性極強,病死率高達30%~60%,是危害人類最嚴重的烈性傳染病之一。屬國際檢疫傳染病,與霍亂一樣,我國将其列為法定甲類傳染病。

為什麼人們談“鼠”色變?帶你了解鼠疫——傳說中的黑死病

2、感染後有什麼臨床表現?

潛伏期腺鼠疫多為 2~5 天,原發性肺鼠疫僅數小時至 3 天。

鼠疫起病急。畏寒發熱,體溫迅速升高至 39~40℃,伴惡心、嘔吐、頭痛及四肢痛、顔面潮紅、結膜充血、皮膚黏膜出血等。繼而可出現意識模糊、言語不清、步态蹒跚、腔道出血、全身衰竭和血壓下降等。

臨床有腺鼠疫、肺鼠疫和敗血症鼠疫等臨床類型。其中敗血症型鼠疫,為最兇險的一型。多繼發于肺鼠疫或腺鼠疫。

為什麼人們談“鼠”色變?帶你了解鼠疫——傳說中的黑死病

3、會不會出現人傳人?

根據流行病學資料,常見的傳播途徑:

1⃣️經跳蚤叮咬傳播。

2⃣️直接接觸傳播:在起病前 10 日内,曾到過流行區或有與鼠疫動物接觸史,尤其在鼠類繁殖、活動的夏秋季節。狩獵者或剝食患病動物皮肉者,感染的機會更大。

3⃣️經飛沫傳播

肺鼠疫患者或者動物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鼠疫菌,病菌随空氣擴散造成傳播。

是以,鼠疫的傳播是存在人傳人的危險性的。

為什麼人們談“鼠”色變?帶你了解鼠疫——傳說中的黑死病

4、治療原則及方案

針對病原菌,治療早期應用抗生素是降低病死率的關鍵。原發性肺鼠疫若能在發病 15 小時内應用抗生素,亦可取得較好的療效。鍊黴素為首選藥物。

5、我們該怎麼預防?

人類對于鼠疫普遍易感,沒有天然的免疫力。是以我們應做到三要三不要。

三要:1⃣️室内要定期消毒,做好個人衛生,保證無鼠無跳蚤;2⃣️發現病死動物要及時上報;3⃣️出現發熱、淋巴結腫大、肺炎、出血傾向的患者,要及時就醫。

三不要:不接觸、不剝皮、不煮熟病死動物。

為什麼人們談“鼠”色變?帶你了解鼠疫——傳說中的黑死病

純科普,感謝您的關注和點贊,歡迎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