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聽說過一個成語,叫做馬太效應,簡單來說,就是一種強者越來越強,而弱者越來越弱的現象,而放在商業上,也就是頭部企業幾乎拿走了大部分市場佔有率,甚至造成了壟斷。
如果大家關注過美國的科技企業,那麼近年來就經常聽到關于針對美國企業反壟斷的調查,例如谷歌、蘋果、亞馬遜等。

不過要說到這種馬太效應明顯的領域,那麼網際網路産業絕對會是其中之一,甚至會是比較明顯的一個産業。
近日根據媒體報道稱,阿裡在去年年底被反壟斷調查的結果出爐,關于之前就被提及到的“二選一”問題被實錘,阿裡也是以被處罰超過182億。
具體來說,所謂的二選一問題,就是平台方要求企業隻能選擇一家平台來進行經營,不過阿裡張勇也很快對這次處罰進行了回應,表示預計不會造成重大的負面影響,但是現在,天貓卻突然出現了新的變動。
據悉,天貓針對商家入駐突然出台了新的規定,在以往,商家要入駐天貓還是不那麼容易的,需要先送出入駐申請,之後需要經過兩輪稽核,通過之後才能正式開店。
而現在,天貓宣布了新規,出台了所謂“試營運”的模式,也就是說,現在隻要送出試營運的資料,隻需要經過一輪稽核,就可以開店了。
在試營運期間,如果經過了考核達标,那麼就會成為正式的天貓店鋪。
據悉,該新規定已經在美妝、個護、家清和母嬰4個行業開始試點,這樣新規,與以前的規定要比,無疑是簡化了商家入駐天貓的流程,換句話說,商家入駐天貓要比以前容易了。
那麼天貓在這個時候修改了入駐的規則,這是要幹啥呢?
上面我們提到,阿裡被處罰,其中涉及到了讓商家二選一,而針對二選一問題,之前京東方面就對阿裡進行過起訴,難道劉強東打開了“潘多拉之盒”,在二選一成為曆史後,天貓要與京東“搶人”了?
我們注意到,這次新規實施後,涉及了13個一級類目,可單獨申請的二級類目就更多,這些類目有一個特點,即不是京東有優勢的3C,也不是天貓有優勢的女裝,但是這些類目基本上都屬于消費的高頻類目。
也就是說,消費者針對這些類目下的商品,消費的頻率比較高,消費頻率高意味着什麼呢?意味着流量會很大。
對于網際網路平台來說,流量無疑是最重要的,就拿目前各大網際網路巨頭都在布局的社群團購來說,為何會你争我搶,關鍵還是流量,因為社群團購看似隻是“賣菜”,但這同樣屬于高頻率消費。
是以我們就看到,在反壟斷的大棒下,商家作為平台資源的重要性開始凸顯,尤其是高頻率類目産品的商家,如果這樣的資源缺失,那麼會讓消費者的選擇變少,進而影響消費體驗。
但如果選擇非常豐富,就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這就好比是手機裡的應用商店一樣,如果裡面沒有多少軟體,你還會喜歡用這個應用商店嗎?
不過現在來看,這對我們消費者來說,應該還是好事,因為這無疑會讓商家彼此之間的競争加大,商家之間競争,自然就會讓消費者享受到更多的實惠,對此大家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