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覺還是李煜的好。
一重山,兩重山,是地理的隔阻,山山相重,與下句的山遠天高無隙相接,思遠之情頓生。楓葉丹已轉為時間性,菊花開,菊花殘,更是時過一秋,與塞雁高飛順勢成章,重點呼之欲出,人未還,無法還,悲情深似海,然落筆卻淺,一簾風月閑,更是進一步淡化。
這就是文學化的情感表達吧,深入淺出。
納蘭性德的遭遇畢竟不同,表達的情思當然有别,單就文學而言,前後連貫與轉折就有所遜色,連有隙,折不明,字裡字外深淺差無幾,留白稍欠。當然這是與李詞相比而言,獨立出來自是高過常人許多的。
佚名者的三思,全詞都是時間性的鋪陳,少了轉折,何人與君醉,格局也小了一些,屬于個人情愁,感染力自然就削弱了。
難得有心人如此剪輯,難得共鳴者一再相仿,美哉文學,美哉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