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通消防通道、配齊溫感消防噴淋設施……随着越來越多看得見的“生命安全衛士”出現在長征鎮怒一居民區的“鴛鴦樓”裡,從居民到居委幹部、再到黨總支……越來越多會心的笑容也綻放在所有人的臉龐上,小區的安全指數提升,居民的幸福感也回來了。
回想起改善前的安全環境,每一位“鴛鴦樓”裡的居民心裡有太多的話想說。
在之前,“鴛鴦樓”的防火設施并不像現在齊備,除了每層僅有的若幹個滅火器,再無其他消防設施。加之住房面積較小、住戶結構多元、公共配套不足、人員流動頻繁,令這裡的消防安全不甚理想。
一面是逼仄的原始硬體條件,一面是樓内居民在數量、結構、流動程度等方面的日漸複雜,兩者的沖突摩擦出了極大的管理難題。
樓裡的高齡居民就曾表示,“我們這裡住的基本都是老人,真要遇到什麼突發事件,後果真是不堪設想。”
對于這些居民身旁的“急難愁盼”,長征鎮早早看在眼裡。自2018年起,長征鎮持續開展環境整治,此舉很大程度改善了此前積欠的環境問題。随着修整電線,配備垃圾箱房等相關設施的相繼跟上,居民們的居住環境也得到了逐漸改善。
為切實長效解決“鴛鴦樓”的消防隐患,今年年初,鎮相關職能部門推進完成了加裝溫感噴淋設施工程,現在已正式結項,并投入使用。
溫感噴淋設施
如今看來人人獲益的噴淋工程,卻也不曾來得一帆風順。面對困難和挑戰,是鎮相關職能部門和黨總支、居委始終堅持走群衆路線的優良作風,最終確定了群衆利益——這一“最大公約數”的最終落地落實。
原來,在設計階段,居委會發現初始設計中直接将水箱将置于某頂樓居民家正上方的做法十分不妥。于是,他們建議,結合該戶居民意見,從樓闆承受能力和防水需求等因素出發,對水箱作一分為二的重新設計,并推薦将其安放在走廊盡頭的屋頂,不影響任何住戶。
重新設計後的水箱
盡管為此增加了成本、延長了工期,但是黨總支、居委會展現出的誠懇态度化解了可能的誤解,反而赢得了群衆的支援。怒一居民區黨總支書記肖倩表示,“隻有這樣做切實考慮到了居民的意願,才能真正算得上民心工程、滿意工程。”
怒一居民區還将在未來還将持續優化“軟體”,通過定期組織居民參加消防逃生演練、做好防火安全宣傳等方式,保證安全生活常駐居民身邊。
來源:上海普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