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鼠之間》兩個朋友心照不宣的夢想在亂世苟活卻又不放棄掙紮

作者:學海與書山

最妙的計劃,

不管人和鼠,

都會常常落空,

留下的不是預期的樂趣,

而是愁悶苦痛!

——《緻鼷鼠》

《人鼠之間》兩個朋友心照不宣的夢想在亂世苟活卻又不放棄掙紮

“人的孤獨”是人類一個古老而永恒的主題,更是現代派作家所着力渲染的主題。從英國著名詩人彭斯的詩作《緻鼷鼠》,就揭示出《人鼠之間》作品的主題:人類生存的“孤獨”與“絕望”。

《人鼠之間》是美國作家約翰·斯坦貝克的中篇小說, 作品于1937年出版。作者通過作品的題目,巧妙地把人和鼠聯系在一起,進而使人的生存處境更顯悲劇色彩。

鼠是低級的動物,為了保全自己它們精心築窩,儲存食物。在自然界中,鼠不具有抗争的能力,它們常常被人追打。而人在這個世界上也同樣如此,可以和最低級的動物“鼠”的命運相提并論的,是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人。

《人鼠之間》兩個朋友心照不宣的夢想在亂世苟活卻又不放棄掙紮

從梭利戴德往南沒幾裡的工夫,夏連那斯河靠着山邊的崖岸綠而深地流,流水還是暖的,因為它湍急地從被陽光曬得熱辣辣的黃沙上穿過,才到達這狹窄的潭。

書中的故事以加利福尼亞中部的薩利納斯為背景,描述了美國經濟大蕭條這一特殊時期,兩個窮困潦倒卻唇齒相依的美國流動農業勞工佐治和李奈一路追逐夢想的悲慘故事,意在言外地揭示了美國大農場裡季節農工的孤獨與不幸。

喬治是一個短小精幹,臉龐黧黑,帶着焦慮不安的雙眼,整個人看起來細小而有力,與他正好相反的大個子萊尼卻是容貌醜陋,眼大而無神,寬肩膀往下垂,走路時腳步沉重,象狗熊一樣兩腳拖地,胳膊不搖不晃,松弛地耷拉在身體的兩側。他臂力過人,但思維言談如同幼兒,他是一個“白癡巨人”。

《人鼠之間》兩個朋友心照不宣的夢想在亂世苟活卻又不放棄掙紮

被生活抛棄的人是不會懂陽光的燦爛的,他們隻懂得塵世艱辛,而在未經人世憧憬時,他們也曾經憧憬過,在未來的某一天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可經曆了時間的曆練,他們慢慢地學會了在孤獨中存活,他們不再憧憬也不再渴望……

《人鼠之間》兩個朋友心照不宣的夢想在亂世苟活卻又不放棄掙紮

喬治和萊尼他們的夢想是等以後攢夠了錢,弄到一間小屋,兩畝地還有一頭母牛,幾隻豬,他們的小屋前會有一大塊菜地和一隻兔籠,還有一些小雞,當雨天下雨的時候,他們可以輕松地說出不出去做工的話,他們要給家裡的爐子上升起火,圍着爐子坐着,聽雨滴打在屋頂上淅淅瀝瀝的響聲。

這是他們的夢想,也是所有流動勞工的夢想,他們沒有土地,沒有家園,沒有一點屬于他們自己的東西,隻能到處流浪,靠出賣苦力,以換取一點能延續生命的微薄的錢财,這就是他們的整個人生。他們就像老鼠一樣,像失了窩四處逃竄的田鼠一樣四處漂流,他們幻想通過勞動掙得一份屬于自己的土地和房子,進而成為自己命運的主宰。

《人鼠之間》兩個朋友心照不宣的夢想在亂世苟活卻又不放棄掙紮

喬治和萊尼他們并不孤獨,因為他們擁有彼此之間的愛護,有互相之間的關懷,他們不會因為無處可去,坐在酒吧裡像其他人一樣花掉他們的錢,也不會沒有人陪,他們堅信有一天,他們會把錢聚起來,實作他們的夢想。

直到最後,萊尼望着河對岸,開心地聽着喬治講述的未來生活模樣,并在幻想中死去。喬治殺死了萊尼,同萊尼死去的,是他們共同的永遠無法實作的夢。而從此,沒有了萊尼陪伴的喬治,隻剩下掙錢揮霍的周而複始的日子了。

“人也罷,鼠也罷,最如意的安排也不免常出意外”,大個子的“笨人”和小個子的“聰明人”靠一種兩個朋友心照不宣的夢想在亂世苟活卻又不放棄掙紮,最終在槍聲響起給彼此的夢畫上了句号………那“一塊地”的夢想終究是無法實作了。

《人鼠之間》兩個朋友心照不宣的夢想在亂世苟活卻又不放棄掙紮

一本好書就像一杯沁人心脾的香茗,讓人心靈美好,在感悟和沉醉中得到啟示,感謝你關注書香之味,我把好書分享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