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從來沒有停止過對“愛”的讨論,關于愛是什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今天我就分享一個年代比較久遠的故事。
這個故事的講述者是古希臘早期喜劇代表作家——阿裡斯托芬

阿裡斯托芬像
一次, 阿裡斯托芬受邀請參加一個宴會,會上有人向他提出了“愛是什麼?”這一問題
他也為大家講了一個故事
———————————————————
“很久很久以前,人類并不是現在這副模樣,當時的人類有前後兩個頭、兩雙眼睛,就像是前後連體人一樣,并且這時的人類也十分強大,速度快、力量大,是現在的人所不能比的。
強大的人類以為已經可以挑戰神的權威了,他們開始不服神的管教,想自己做主。
于是,人挑起了和神的戰争。
最後的結果也能猜到,人當然輸了,不得不再次屈服于神。
神看到了人的強大,認為這樣發展下去,遲早有一天人會脫離神的控制。
是以神想了一個辦法,把人劈成了兩半,力量被分離,人也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故事到這裡基本就講完了
是以,這跟愛有什麼關系呢?
阿裡斯托芬口中的愛就是——缺失,少了命中注定另一半的缺失,人可能要窮盡一生才能找回那被神分離的另一半。
其實阿裡斯托芬講這個故事的本意是想解釋什麼是哲學家(Philosopher)
這個詞在古希臘翻譯過來就是“愛智慧的人”,他想用“缺失智慧的人”來表達哲學家對智慧的渴望和不懈追求。
當然抛開這個一層意思,故事本身對“愛是什麼”的回答已足夠浪漫主義,也足夠引人深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