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巧了,洛陽小夥仿的長信宮燈 正是北京冬奧會火種燈的靈感源泉

巧了,洛陽小夥仿的長信宮燈 正是北京冬奧會火種燈的靈感源泉

徐明和他仿制的長信宮燈

巧了,洛陽小夥仿的長信宮燈 正是北京冬奧會火種燈的靈感源泉
巧了,洛陽小夥仿的長信宮燈 正是北京冬奧會火種燈的靈感源泉

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火種燈

巧了,洛陽小夥仿的長信宮燈 正是北京冬奧會火種燈的靈感源泉

長信宮燈的仿制品

□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高菊通訊員李德偉趙樹輝文圖

10月20日,2022年冬奧會火種順利抵達北京。從希臘采集的冬奧火種,是儲存在火種燈中來到北京的。北京冬奧會火炬接力火種燈的創意源于長信宮燈,長信宮燈是兩千多年前的西漢宮燈,被譽為“中華第一燈”。在洛陽市伊川縣常峪堡村,有一位青銅器愛好者,十多年來曾仿制出上萬個長信宮燈,還曾為《琅琊榜》、《妖貓傳》等劇組提供青銅器道具。

2022年北京冬奧會“火種燈”創意帶火了長信宮燈

據北京冬奧會火炬設計者李劍葉介紹,長信宮燈是兩千多年前的西漢宮燈,造型輕巧華麗,設計巧妙環保。火種燈創意源于西漢長信宮燈,是希望借“長信”之義,表達人們對光明和希望的追求和向往。

長信宮燈造型輕巧華麗,設計巧妙環保,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來華通路時曾參觀過長信宮燈,并感慨道:“兩千多年前中國人就懂得了環保,真了不起。”

河南省伊川縣白元鎮常峪堡村的洛陽青銅技藝博物館裡,陳列着數十件各種比例的長信宮燈仿制品。“我個人很喜歡研究青銅器,研究相關的曆史文化知識等,我們做長信宮燈仿制品已經有十年有餘,仿制了多個版本,各種不同尺寸的長信宮燈,按照1∶1高度吻合仿制的長信宮燈也有上萬個了。這次2022年北京冬奧會‘火種燈’創意帶火了長信宮燈,也帶火了我們的長信宮燈仿制品。”10月26日,在采訪中,青銅器愛好者徐明告訴記者。

為了仿得更逼真 他曾遠赴河北博物館“研究”西漢長信宮燈

“長信宮燈上面有65字銘文,為了細緻地仿制出長信宮燈,在2019年時,我特意到河北博物館觀看館藏的西漢長信宮燈,充分分析研究各種相關的曆史和資料資料,熟記于心。”徐明說。

據其介紹,仿制西漢長信宮燈采用的是“失蠟法”,采用“失蠟法”的青銅鑄造工藝非常複雜。“我們做的長信宮燈仿制品都是自己先做模具,然後再翻制矽膠膜,用矽膠膜脫出蠟件,然後對蠟件精修拼接,制作外殼,在高溫的窯裡高溫焙燒四天四夜進行脫蠟,再熔銅澆鑄,最後抛光、打磨、焊接、着色……經過108道工序,一件精美完整的長信宮燈才正式完成。”制作一件同比的長信宮燈,會用時近兩個月。

不隻是長信宮燈 他們曾為《琅琊榜》等劇組提供青銅器仿制品作為道具

伊川縣葛寨鎮和白元鎮以仿制青銅器著名,年産值曾高達上億元。很多村民都是“青銅制作大師”,這裡也被譽為中國“青銅仿古第一村”,近年來在當地政府主導下的“伊川青銅小鎮”越來越有模有樣了,道路整齊劃一,鋪上了漂亮的彩磚,路兩旁的房檐屋脊也都加上了仿古瓦,古香古色展現出曆史感。

今年33歲的徐明自大學畢業後,便回到了家鄉發展。“我小時候,俺村和附近的村子裡有很多做仿古青銅器的,我們這兒青銅器制作曆史有幾十年了,但因為交通等原因,銷路是個大問題,能回到家鄉用自己學習的知識,通過網絡,通過電商平台将家鄉的優質好物推廣出去,助力鄉村振興,我感到無比的自豪和驕傲。”他說。

“不隻是長信宮燈,我們經常為很多的劇組提供和定制青銅器道具,陳凱歌導演為拍攝《妖貓傳》專門建了唐城的影視基地,裡面用的青銅器道具就是我們做的,陳導的戲對道具要求非常高,都是劇組道具負責人提供設計圖稿,我們按照圖紙制作的。我們合作制作道具比較有名的劇目還有《琅琊榜》、《天盛長歌》、《孔子》、《楊貴妃》等。橫店等影視基地的一些道具租賃公司也和我們保持着長期合作。”徐明對記者說。

随着在業内的名氣越來越大,徐明所在的青銅器公司生産的青銅器高仿品也逐漸走俏。河南博物院、山西博物館、二裡頭博物館、洛陽博物館、晉國博物館等一些省内外博物館都向他的公司抛來了“橄榄枝”,與其展開了合作。仿制的定音編鐘走上了浙江衛視、江蘇衛視等春晚的舞台,2019年央視主持人大賽上有選手用他們制作的定音編鐘奏響經典曲目《茉莉花》,驚豔四座,圈粉無數。

“我們在村裡建了一個青銅器技藝博物館,目的是為了把青銅器制作這種傳統的技藝展示出來,傳承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讓世界看見中國青銅之美。”采訪最後,徐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