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貓陪父親在天堂

前些天看了一篇賈平凹先生的文章《祭父》,其中有一段講到他的老父親因病去世,一隻喂養了許多年的貓也随主人而去...這個情節始終在我腦海和心裡浮現。今天就是掃墓祭祖,寄托哀思的清明節,父親去世已整整二十七年,我也想講一個關于貓和父親的事,以此奠祭天堂裡的父親。

記憶中家裡一直喜歡養貓,至今家裡還養了一隻。父親的那隻貓,是隻無名氏,因為沒給它取過名。一般的貓模樣都讨人喜歡,而父親的貓從顔值講可以說偏低,還可以說有些"醜",因為貓的臉是半灰半黑,俗稱"花臉"或"陰陽臉",貓雖"醜",但父親喜歡。

除了上班,喂貓成了父親日常工作之一。因為貓喜食腥味重的食物,是以父親每個星期一到兩次,固定到附近的羊肉粉館買上一整籠羊心肺拿回家,然後切成均等的小塊,放在爐竈上烘幹。那個年代幾乎家家戶戶都燒竈台,冬天是用"北京爐",是以烤貓食到也友善。烘幹後的羊心肺,父親再用擂缽碾碎,用塑膠袋裝好,貓的"菜"就算備好了。而飯則是用新鮮蒸好的米飯,乘熱與心肺攪拌勻後即可喂貓。每天早晚兩次,父親都"雷打不動"。父親正直善良,但性格較内向,且不苟言笑,而每當看到貓心滿意足㖭食完貓食後,父親臉上不經意間透露出一絲笑意。在父親精心飼養下的四、五年時間裡,小貓長大了,由纖細苗條,逐漸變成了肥頭大耳。民間有句俗語"一胖遮百醜",意思即使模樣不乖巧的嬰幼兒,隻要夠胖夠肥,就會遮住瑕疵,讨人喜愛,幼兒如此,貓亦是如此。

貓在人的心目中,是不易主動親近或接近人的,是比較高冷傲慢的動物,而父親的貓則不同。可能是貓天生的靈性,父親每天的付出,它會有感覺似的。每當父親下班回家,剛将鑰匙插入鑰匙孔時,它無論在什麼樣的狀态,都會一躍而起,撲向自已的主人,搖頭擺尾似隻小狗,咪咪咪的圍着轉,用頭不停的磨蹭父親的褲腿,甚是親昵,很暖心的一幅場景,每天都會出現。貓似乎能聽出、嗅到父親的腳步和氣息,似乎與父親心有靈犀。

1990年的秋季,父親機關體檢,查出胃癌。堅強剛毅,對病魔持樂觀态度的父親,在與之抗争兩年多之後,還是離我們親人而去。

就在父親喪事期間,曾回家取過所需的東西,見貓好像精神不太好,因忙也就沒太在意。過了四、五天後,才顧及到貓,短短幾天時間,完全變了樣,由肥頭大耳變成骨瘦如柴,連站立都很困難,總是踡縮着,貓食幾乎原封不動的擺着,完全失去往日虎虎生威,活潑可愛的靈性。原本最有神的貓眼顯得好昏濁,細細的觀察似乎還挂着淚花...

母親見狀,提意把貓送人,換個人家或許會好起來。就這樣将貓送給了我的一位同僚,誰知送去後的第三天,同僚告知貓又不吃又不喝,你還是抱回去吧!貓回到了家,但依舊還是不吃不喝,往日的精、氣、神全無。我猜測,貓或許在等待,等那熟悉的腳步聲、等那熟悉的氣息、等那每天都呵護喂養它的主人歸來。然而,貓再也等不回來它的主人,我同樣等不回來已漸漸遠去的父親。父親走後的十天左右,可愛可憐的精靈也随父親去了天堂。自此天堂裡有了貓伴着父親,而父親也在天堂裡伴着貓。

貓并非是人們所說的難以親近,高傲孤冷,貓其實有狗的忠誠,又有與人相通的靈性,而且貓的靈性更似人性。

二0二年四月四日淩晨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