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皇上數道聖旨強令守軍出關殲敵,守将恸哭:中了奸計也!(上篇)前言:01,開元極盛時!02,大唐本無虞!03,18萬官軍遭屠殺!

#古史傳奇#

皇上數道聖旨強令守軍出關殲敵,守将恸哭:中了奸計也!(上篇)前言:01,開元極盛時!02,大唐本無虞!03,18萬官軍遭屠殺!

(圖:唐玄宗李隆基畫像)

<h1 class="pgc-h-center-line">前言:</h1>

<h1 class="pgc-h-center-line">01,開元極盛時!</h1>

唐玄宗李隆基于先天元年登基,不到半年就發動“先天政變”,蕩平企圖篡奪皇權的太平公主勢力,并從父親李旦手中完全奪回了皇帝的權力,改年号為“開元”。

從此,他勵精圖治,大展雄才:任用賢相,治理自武則天以來禍害唐王朝幾十年的宮廷争鬥;

整頓吏治,“官不濫升,才不虛授。”“大革其濫,十去其九。”大刀闊斧裁掉占全國官位百分之九十的裙帶冗員,大幅度減少了國庫開支;

内外交流,将優秀的京内朝官提升到地方任要職,又将優秀的地方官員選進朝廷。革除了重朝官輕外任,地方大員庸懶濫的弊端,開中國古代用官之先河;

獎優罰庸,建立考核制度,對全國官員實施年度考核,能者留,庸者裁,尤其注重對縣級官員的選拔和考核;

懲治豪強,扶持農桑。進行全國土地,人口大清查,将豪紳惡霸強奪侵吞的農民的土地全部沒收。将受欺壓失去土地四方流浪的人口重新登記戶口,分給土地,使其安居樂業;

改革兵制,開疆拓土,強固國防。将早不适用的府兵制改為募兵制,從全國招納精壯兵丁建立強大的國防軍,對前朝丢失的領地寸土必争,大部收回武則天時期丢失的領土。

至開元末期,僅僅二十九年,大唐就變成了繁榮富裕,國力強大,威服四海的超級強國。

皇上數道聖旨強令守軍出關殲敵,守将恸哭:中了奸計也!(上篇)前言:01,開元極盛時!02,大唐本無虞!03,18萬官軍遭屠殺!

(盛唐疆域版圖)

國家版圖:東起哥勿州(今吉林通化),西逾蔥嶺至安息州(今烏茲别克斯坦布哈拉),南達安南至羅伏州(今越南河靜),北越裡海到玄阙州(今俄羅斯安加拉河流域)。

國土面積1076萬平方公裡,人口達8000萬人,耕地面積近7億畝,人均9畝(今人均1.3畝),均創唐以前曆代之最。

全唐東西南北十大軍鎮,擁有雄兵49萬,朝廷禁軍10多萬,戰馬8萬多匹,精兵強将,能征善戰,威服四海,國防力量空前強大。

當時的西域、中亞多國均已納入大唐,西北回纥,東邊渤海、契丹、奚、新羅,日本統統臣服,連與大唐争雄百年的強敵吐蕃也連連戰敗,無力稱雄!

出京都長安至蔥嶺以西,萬裡絲綢之路常有大唐騎兵遊弋,馬幫盜匪絕迹,胡騎無膽騷擾,數十頭數百頭的大小馱隊暢行無虞,商賈遊人無憂無慮!

原來貧脊荒涼的河西走廊,成天到晚馱隊不斷,馱鈴叮噹。涼州、甘州、瓜州、酒泉、敦煌等均成為繁華貿易都巿,貨物集聚中轉大站。

千裡河西牧野綠茵,田垅連綿,村落相望。人們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出遠門不帶盤纏不愁吃住。

皇上數道聖旨強令守軍出關殲敵,守将恸哭:中了奸計也!(上篇)前言:01,開元極盛時!02,大唐本無虞!03,18萬官軍遭屠殺!

(當今絲綢之路遊客圖)

據《通典》(杜佑撰)記載:“兩京鬥米不至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絹一匹二百一十文。東至宋(今河南商丘)汴(今開封),西至岐洲(今陝西鳳翔),夾路列店肆待客,酒馔豐溢。每店皆有驢賃客乘,條忽數十裡,謂之驿驢。”

“南詣荊襄(今湖北江陵、襄樊),北至太原、範陽(今北京),西至蜀川(今成都)、涼府(今武威),皆有店肆,以供商旅,遠适數千裡,不持寸刃。”

當年享譽全唐的大詩人王維如此描繪開元盛世“九天阊阖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大詩人杜甫在後來苦難的戰亂歲月中如是懷念開歲盛世“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廪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狼,遠行不勞吉日出。”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極盛到如日中天的強大帝國,在“安史之亂”襲來時,因為奸臣的詭谲迷惑與昏君的多疑猜忌,就像個壯漢猝死般地轟然倒下!

<h1 class="pgc-h-center-line">02,大唐本無虞!</h1>

天寶十四載(西元755年)冬月初九,幽州一道閃電劃破大唐的天空,戰争的烏雲鋪天蓋地而來!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範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反了!

皇上數道聖旨強令守軍出關殲敵,守将恸哭:中了奸計也!(上篇)前言:01,開元極盛時!02,大唐本無虞!03,18萬官軍遭屠殺!

(圖:安祿山畫像)

這個曾經享受楊貴妃“洗三朝”的“祿兒”,這個讓唐玄宗最寵愛最器重,不惜将帝國三層軍隊,三分天下都交給他的安祿山,打着“奉恩命以兵讨逆賊楊國忠”的旗号舉兵造反了!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台。”安祿山率領三鎮十五萬精兵狂風掃落葉般地殺向中原,殺得唐玄宗驚慌失措,暈頭轉向,手無對策!

唐玄宗素有“吞并四夷”之志。他的國防政策曆來是“雄兵鎮邊”,全國四十多萬勁旅全都屯據十大邊鎮威懾外敵,國内除王朝禁軍外少有軍旅!

無奈之下,急調安西、北庭、河西、隴右各邊鎮勁旅回撤救援!但遠水救不了近火,便又趕緊大開國庫,臨時招募。令早已退居二線的大将封常青在洛陽募兵六萬開赴前線;又令另一老将高仙芝在京都長安招募十一萬人馬投入戰場!

哪裡知道,大唐盛世幾十年的繁榮富強,幾十年的和平安穩,人們沒經曆過戰火曆練,幾乎都聞戰而心怯!

這些新募之兵都沒經過訓練,既無鬥戰之技術,更無殺敵之豪氣!還未入戰陣都吓得尿褲子!

封常青、高仙芝所率的“豆腐軍”哪能抵擋住如狼似虎的叛軍,士兵們一見叛軍都落荒而逃,一觸即潰,導緻東都洛陽失陷。封、高二将無奈之下,隻好收拾殘軍退回潼關,據險死守。

由于封常青與高仙芝沒有給朝廷監軍、宦官邊令誠送厚禮,使其極為不滿。他回朝向唐玄宗彙報戰況時盡編謊言大告黑狀,指責二将缺少忠心,戰不用力,率先逃命!

皇上數道聖旨強令守軍出關殲敵,守将恸哭:中了奸計也!(上篇)前言:01,開元極盛時!02,大唐本無虞!03,18萬官軍遭屠殺!

(圖:唐軍征戰)

唐玄宗老邁昏聩,不究真相,即命邊令誠傳回潼關監斬,殺封常青與高仙芝于戰場!

潼關是長安東邊的最後一道屏障。潼關破,長安必陷,王朝難保,必須死守!

派誰去守?唐玄宗手中再無戰将。急迫之下,他起用了在京城家中養病的老将哥舒翰。

哥舒翰是開元年間為唐玄宗大勝吐蕃,大揚唐朝國威軍威的大功臣,大英雄,也是唐朝有勇有謀赫赫有名的大将軍。他身兼隴右、河西兩大節度使,封西平郡王,一年前回朝面聖的途中突發中風半身不遂,便長留京城養病。

唐玄宗下诏,令他領兵八萬(部分京都衛戍部隊與新募之衆)赴潼關,與前面兩支潰退潼關的部隊,共掌兵二十萬守潼關,不得有失!

哥舒翰雖是突厥人,但自幼學習漢文化,熟讀了《左氏春秋》、《史記》、《漢書》等大量古書,既敢打敢拼,又足智多謀,在西北戰場屢出奇招制服吐蕃入侵,收回了大片被吐蕃搶去的領土。

他臨危受命,被軍兵擡上潼關,躺在戰車上察看地形,了解戰況。作為身經百戰的老将,他很快對戰局有了十厘清楚的認識:

皇上數道聖旨強令守軍出關殲敵,守将恸哭:中了奸計也!(上篇)前言:01,開元極盛時!02,大唐本無虞!03,18萬官軍遭屠殺!

(圖:影視劇中的哥舒翰大将)

潼關險要,易守難攻;叛軍兵力并不多,遠離老巢出擊作戰,兵員糧草更難補給,他們意在速決;

朝廷新任命的朔方節度副使郭子儀已率數萬朔方精兵揮師河東,河北戰場;西北邊鎮各路勁旅正在緊急回撤馳援途中,隻要死守,潼關不破,叛軍必亡,平叛必勝!

作戰思想明确後,他精心布陣,嚴肅軍紀,對懼戰逃逸渎職者必斬,同時又為新募兵丁惡補鬥戰本領!

于是,将在職,兵在位,上下一心嚴防死守,叛軍多次大規模的強攻均被擊潰!從正月到六月,整整半年,叛軍始終無法攻下潼關!

正是在哥老将軍死守潼關的半年中,戰場局勢發生了非常有利于朝廷平叛的重大變化:

由于潼關久攻不下,戰線過長,戰場過大,兵員糧草補給困難,傷病增多,兵将疲勞和畏難情緒滋生,當初那種席卷中原,勢如破竹的進攻态勢已明顯喪失;

位于叛軍老巢的平原郡(今山東德州市陵城區)太守顔真卿(唐代大書法家)與從兄顔杲卿舉起忠義大旗,自募軍兵一萬三千人抗擊叛軍,保衛家園。

皇上數道聖旨強令守軍出關殲敵,守将恸哭:中了奸計也!(上篇)前言:01,開元極盛時!02,大唐本無虞!03,18萬官軍遭屠殺!

(圖:顔真卿畫像)

此舉赢得周圍十七郡的響應,各位太守紛紛效仿募兵抗敵,并推舉顔真卿為首領,結成聯盟聯防聯保,募集軍隊近二十萬!

後院突起大火,令安祿山心急如焚,坐卧不安;

張巡,唐真源縣(今河南鹿邑)具令。叛軍襲來時,他的頂頭上司谯郡太守投降,令他向西迎接叛軍。他一怒之下起兵平叛,響應者千餘人。

張巡帶着這支隊伍殺入雍丘(今河南杞縣),與單父(今山東單縣)縣尉賈贲會合,彙聚三千兵馬死守雍丘,叛軍四萬多人強攻,多次攻克不下,死守六十多天,曆經大小三百餘戰,累計殲敵近萬人,俘敵兩千多。守軍傷亡過半,張巡渾身被創無數,但雍丘依然固若磐石,死死堵住了叛軍東進之路!

郭子儀于守孝期中被“奪情”啟用,封朔方節度副大使,率數萬朔方軍揮師河東戰場平叛!

皇上數道聖旨強令守軍出關殲敵,守将恸哭:中了奸計也!(上篇)前言:01,開元極盛時!02,大唐本無虞!03,18萬官軍遭屠殺!

(圖:郭子儀大将畫像)

朔方軍屬邊防勁旅,戰力很強。一入河東就連連告捷。先是收複靜邊軍(今山西右玉縣),接着在河曲大敗叛軍河東節度代大使高秀岩,收複雲中軍鎮(今山西大同)和馬邑郡(今山西朔縣),打通了東陉關(今山西代縣東南)通道。

此間,由郭子儀舉薦,朝廷臨時任命的河東節度副使李光弼率五千軍馬攻克河東軍鎮首府太原,後攻入河北收複常山郡(今河北正定縣)。

郭子儀也揮師出井陉關殺入河北,與李光弼合軍一起在九門(今河北藁城市西北九門鄉)擊敗叛軍第二統帥史思明數萬軍隊,收複藁城(今河北藁城市)等十餘縣,史思明丢盔棄甲逃往趙郡(今河北趙縣),郭、李率軍乘勝追擊,圍攻趙郡又大敗叛軍,俘敵四千餘人。

更加振奮人心的是,郭李聯軍在常山郡以東的嘉山(今河北曲陽東)與史思明部展開決戰,大敗叛軍,斬首級四萬多,繳獲軍馬數萬匹。史思明墜馬,落荒而逃。河北十多郡紛紛斬殺叛軍守将,迎接王師勁旅!

緻此,範陽郡與中原戰場被完全切斷,叛軍失去後援,被夾在河北與潼關的中間,平叛出現大好局面。

皇上數道聖旨強令守軍出關殲敵,守将恸哭:中了奸計也!(上篇)前言:01,開元極盛時!02,大唐本無虞!03,18萬官軍遭屠殺!

(圖:李光弼大将畫像)

潼關久攻不下,無法逾越;河北已被部子儀、李光弼控制,叛軍與老巢範陽的聯系被切斷。

安祿山被困河南,進退不得,心煩意亂,怒罵鼓動他舉兵造反的謀士莊嚴與高尚,與他們“議棄洛陽,走歸範陽。”

五月,安祿山開始回撤進攻潼關的部隊,留崔乾佑一部四萬人馬守陝郡(今河南三門峽),為回撤固守範陽作準備。

安祿山已經失去破潼關,進攻長安的信心,回撤幽州,固守範陽的趨勢已經明顯!

大唐本無虞!

<h1 class="pgc-h-center-line">03,18萬官軍遭屠殺!</h1>

這本是一場赢定了的平叛戰争!隻要哥舒翰守軍死守潼關再堅持數月,安祿山叛軍必敗無疑。理由有二:

一是叛軍野蠻兇殘,毫無人性,所到之處都燒殺搶掠,戗害百姓,不得人心。時間一長,他們所占之地都會效仿河北,紛紛起義,募兵自保,聯手抗敵。如此,叛軍将無立足之地?

二是回撤救援的西部各路勁旅将陸續趕到,到時可與哥舒翰的潼關守軍一起強勢出擊,與河北郭子儀、李光弼聯軍形成兩面夾擊,叛軍無力招架,非敗不可!

但是,老邁昏饋的唐玄宗卻被弄權奪利小人的奸計迷了心竅,強逼哥舒翰率軍出擊殲敵,收複洛陽。

皇上數道聖旨強令守軍出關殲敵,守将恸哭:中了奸計也!(上篇)前言:01,開元極盛時!02,大唐本無虞!03,18萬官軍遭屠殺!

(圖:張巡舉兵平叛)

自六月初一起,唐玄宗一天三道令牌,督催守軍出戰。哥舒翰接連數次陳情表奏:“通觀全局,此時隻宜死守,不可出擊!”“安祿山用兵日久,詭計多端,出擊必中計!”“隻要守住潼關,叛軍不攻自破!”

這個昏了頭的君王根本不聽,初二、初三兩日,連發十多道聖旨,派出十多起督戰使臣飛馬潼關。史載:數日内,傳令使者項背相望!

哥舒翰再也無法抗拒。他明白,再不出戰就有不忠之嫌,就會像封常青、高仙芝一樣人頭落地!

六月初四上午,為大唐功蓋日月的老英雄哥舒翰躺在潼關将台的兵車上撫胸恸哭:“出擊必敗!潼關必破!長安必陷!中奸計也……”

伴随着悲恸的哭聲,呼嘯的風聲,馬嘯嘯、車辚辚,守關大軍向東行!

哥舒翰将兩萬老弱傷殘人員留屯于潼關,親率十八萬人馬出關殲敵。行軍幾日後,來到了陝郡(今河南三門峽)西邊的第一道隘口靈寶西原(今河南靈寶)。在這裡,叛軍對官軍的大屠殺正式開場!

這是靈寶通往陝郡,繞之不開的一道長達七十多裡的狹窄山谷,南面靠山,山高坡陡,懸崖峭壁。北臨黃河,水流湍急,深不見底。山道崎岖狹窄,大軍很難通行。

叛軍在這裡依據險要布下迷陣,以逸待勞已好幾日。

皇上數道聖旨強令守軍出關殲敵,守将恸哭:中了奸計也!(上篇)前言:01,開元極盛時!02,大唐本無虞!03,18萬官軍遭屠殺!

(圖:靈寶血戰影視劇情節)

作為身經百戰的老将,哥舒翰自然清楚,十八萬大軍要通過這條七十多裡長依山傍水險要無比的狹谷将會是什麼後果。但是,他沒有退路,他不想落得封、高二将同樣的下場,他隻有硬闖,隻有拼老命一搏!

哥舒翰分兵布陣,以騎兵統領王思禮率五萬騎兵當先,步軍首領龐忠領十萬衆随後,自己帶三萬人馬屯于黃河北岸一高崗上擂鼓助威。

起初,王思禮領着騎兵徐徐前行,循序而進。隻見前面敵軍不多,毫無陣勢,三三兩兩,稀稀拉拉,盡皆老弱,未經交戰就轉身逃命。

見此情景,王思禮未知是計,便揮師猛進,将士們在潼關窩了半年,盡想取得頭功,紛紛躍馬向前!

一時間,狹窄的山道上,前頭騎兵人擁馬擠,長驅直入,後面步軍也蜂擁而進!

忽然間,一陣連珠炮響,巨石、檑木從山上滾滾抛下,砸得官軍人仰馬翻,鬼哭狼嚎!當即砸死者、破頭斷腰者、遭驚馬踩踏者、比比皆是,慘不忍睹!

木石攻擊數個時辰後,山谷裡的騎兵幾乎損傷過半。緊接着,數十輛澆過燃油的草車一齊點着,頓時燃起熊熊大火,堵死前軍去路,山上又是樹枝、雜草紛紛抛下,整條山谷濃煙滾滾,烈火通天,馬嘶人叫!

據《潼關之戰》載:霎時間天黑如夜,兩軍不可辨認,弓弩亂發。官軍眼被煙迷,自相鬥殺,屍血模糊……

皇上數道聖旨強令守軍出關殲敵,守将恸哭:中了奸計也!(上篇)前言:01,開元極盛時!02,大唐本無虞!03,18萬官軍遭屠殺!

(圖:官軍與叛軍決戰情節)

山谷中,騎兵覆滅,步軍驚慌,聞風喪膽,紛紛奪路逃命。狹窄漫長的山道上,你推我擠,互相踩踏,被推擠滾入黃河者成群成堆,不計其數!

前兩波攻擊隻是序幕,真正的屠殺即将正式登場……

(内容太長,篇幅受限,請讀下篇。奸臣怎樣使壞,唐玄宗如何中招?将為你精彩呈現。)

皇上數道聖旨強令守軍出關殲敵,守将恸哭:中了奸計也!(上篇)前言:01,開元極盛時!02,大唐本無虞!03,18萬官軍遭屠殺!

(圖:顔真卿書法真迹)

【圖檔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誠謝拍攝制作。】

【文章原創,若轉載須本人同意,請别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