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色故都 客家搖籃 徒步中國第103城贛州

嗨,大家好!我是你們的線上導遊廬陵雲霞客,讓我們随着線下徒步中國白無敵的腳步繼續在神州大地的大好河山上暢遊。我們遊記的主人公叫白無敵,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人,2017年9月啟程,開始一項艱難而又光榮的曆史使命——純徒步走完全中國三百餘座地級市。截止2021年五一已經走完130座,累計行程20000多公裡。

本人也是一位對旅遊、曆史、地理、美食等各種文化感興趣的人,是以借小白的足迹神遊全國,順便給同好們介紹一下相關地域的背景情況,希望能對大家稍有裨益。

紅色故都 客家搖籃 徒步中國第103城贛州

最适合看章水和貢水彙流成贛江的八境台

  這是一個比海南全省面積還大的江西的地級市,這是一個客家人占總人口95%以上的客家搖籃,這是一座擁有儲存最完整宋代古建築和文物的濱水城市,這是誕生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紅色故土、長征的出發地,這裡還是世界橙鄉、世界鎢都、稀土王國,這就是贛州。

紅色故都 客家搖籃 徒步中國第103城贛州

  贛州位于江西的整個南部,贛州的上遊,它面積巨大,占了全江西面積的23.6%,與廣東、湖南和福建都相鄰。人口也是江西省内最多的,而且是客家先民南遷的第一站,與廣東的梅州、惠州和福建的汀州并稱“客家四州”。贛州群山環繞,以山地、丘陵和盆地為主要地形,有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450座。地勢周高中低,因而水系向章貢區輻辏狀彙集,9支較大支流彙成章江和貢江,兩者又在市區彙成贛江,然後一路北上彙入鄱陽湖,貫穿整個江西。它還是珠江之東江的源頭之一,有百條支流分别從尋烏、安遠、定南、信豐流入珠江流域東江、北江水系和韓江流域梅江水系。

紅色故都 客家搖籃 徒步中國第103城贛州

客家搖籃贛州的客家圍屋絲毫不遜廣東福建的

雖然在公元1153年南宋時期才出現贛州之名,但是贛州早在秦統一六國後即已設立縣級行政區,而相當于市一級的行政區也在三國時成形。文天祥、周敦頤、海瑞、王陽明、辛棄疾、蔣經國和中共第一代核心上司人皆在贛州主政過。特别是第二次國内革命戰争時期,中央革命根據地在這裡建立,彪炳史冊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在這裡奠基,舉世聞名的紅軍二萬五千裡長征從這裡出發,艱苦卓絕的三年遊擊戰争在這裡打響。贛州是以被列為全國12大重點紅色旅遊區、30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和1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

紅色故都 客家搖籃 徒步中國第103城贛州

作為蘇維埃共和國首都的瑞金

由于交通的落後,贛州跟江西一樣在近代隻能追溯宋明時期的輝煌。新中國成立後,贛州以采礦業作為支柱産業,它的鎢礦和稀土儲量及開采都是世界級的。但是資源利用水準偏低、産品附加值低,對經濟發展的貢獻越來越有限。目前贛州希望通過新能源汽車科技城、南康現代家具城、中國稀金谷、青峰藥谷以及贛粵電子資訊産業帶這“兩城兩谷一帶”實作主攻工業的強勢突破。

紅色故都 客家搖籃 徒步中國第103城贛州

2015年雲霞客親遊通天岩

旅遊業原本也是好的經濟發展點,因為贛州有宋城文化 、紅色文化 、客家文化等等都比較突出。但是十來年前,除了一個通天岩和瑞金的“喝水不忘挖井人”,其它都沒有宣傳到位。現在随着交通的便利和宣傳上的加強,旅遊業也超越吉安、宜春等地,而且似乎還有很大的潛力。比如唯一的一個國家5A級旅遊景區瑞金共和國搖籃景區,适合組團接受革命傳統教育。中央紅軍長征集結出發地于都可以同時賞玩有天然高山草原風光的屏山。五龍客家風情園和贛縣的客家文化城以及龍南的關西新圍、安遠的東生圍可以組成客家文化的聯合遊覽區,避免單打獨鬥。八境台、郁孤台、贛州古城牆、通天岩石窟、贛州文廟、贛州佛塔、七裡鎮窯址等文物保護機關也可以開發其文創産品。

紅色故都 客家搖籃 徒步中國第103城贛州

古老的宋代城牆完整保留在贛州

贛州的特産以贛州臍橙名聲最著,豆巴子又名月亮巴,作為小吃近些年在網上爆紅。南安闆鴨、甯都肉丸、興國灰鵝、酸棗糕等在省内也不錯。美食以客家菜肴為主,如客家釀豆腐等。興國魚絲、竹筒粉蒸腸和米粉魚較有特色。四星望月和甯都三杯雞都是十大贛菜裡面的名菜。

紅色故都 客家搖籃 徒步中國第103城贛州

郁孤台因辛棄疾一詞而千古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