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十分鐘看懂五代十國史,解讀風雲亂世,盤點曆代君王的傳奇人生開端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南吳南唐前蜀後蜀南漢南楚吳越閩國南平北漢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開端</h1>

十分鐘看懂五代十國史,解讀風雲亂世,盤點曆代君王的傳奇人生開端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南吳南唐前蜀後蜀南漢南楚吳越閩國南平北漢

(朱全忠 畫像)

晚唐時期,也就是大唐帝國快要滅亡的時候,有兩個人走上了曆史舞台,

這兩個人分别是朱全忠,李克用。

兩位老哥都曾經是大唐的臣子,給唐朝打過工,但倆人都是狼子野心,一看唐朝要完蛋了,都搖身一變成了割據一方的軍閥。

當然,唐朝末年割據的軍閥海了去了,之是以挑出這倆人說,是因為他們勢力很大,能力很強,是男人中的戰鬥機,軍閥中的殲11。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10">後梁</h1>

首先,老朱同志覆滅唐朝,在開封建立了後梁政權,這是五代中的第一個政權。

老朱當上了梁太祖,但是沒兩天就被自己的兒子朱有珪給殺了,朱友珪當了皇帝沒兩天,又被自己弟弟朱有貞給弄死了。

老朱家每天忙着争權奪利,根本沒有時間治理國家,沒兩天就被後唐給滅了。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12">後唐</h1>

十分鐘看懂五代十國史,解讀風雲亂世,盤點曆代君王的傳奇人生開端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南吳南唐前蜀後蜀南漢南楚吳越閩國南平北漢

(李克用 畫像)

後唐是五代中的第二個政權。

後唐的老祖宗正是另外一位軍閥,李克用。

李克用的兒子李存勖在洛陽建立了後唐,趁着老朱家搞内亂,把後梁按在地上就是一頓錘,沒兩天就把後梁給滅了。

這個李存勖呢,還不是個省油的燈,滅完後梁又不過瘾,又把十國中的前蜀政權打了一頓,前蜀也慘遭滅亡。

十國中的南平政權和南楚政權一看李存勖這也太猛了,雙雙舉國投降。

後唐可以說是打遍五代十國無敵手,但是日防夜防,家賊難防。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15">後晉</h1>

十分鐘看懂五代十國史,解讀風雲亂世,盤點曆代君王的傳奇人生開端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南吳南唐前蜀後蜀南漢南楚吳越閩國南平北漢

(石敬瑭 畫像)

後唐國裡有個叫石敬瑭的大臣,覺得在老李家手底下混沒什麼前途,于是勾結北方的遼朝,一舉滅亡後唐,建立了後晉政權,這是五代中的第三個政權,也是個由北方遼朝扶持的傀儡政權。

石敬瑭在洛陽建立後晉之後,撒手人寰,把皇位留給了自己的兒子石重貴。

小石同學比他爹有骨氣多了,當上皇帝之後立刻就想要脫離遼朝控制,他組織兵力,和遼朝大幹一場,沒想到被遼朝打了個屁滾尿流,沒兩天就舉白旗投降了,後晉由此滅亡。

雖然後晉滅亡了,但是後晉政權裡出了個叫劉知遠的大臣,這位大臣不願意屈服遼朝,劃拉劃拉後晉的殘餘勢力,在開封建立了後漢,這是五代中的第四個政權。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17">後漢</h1>

十分鐘看懂五代十國史,解讀風雲亂世,盤點曆代君王的傳奇人生開端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南吳南唐前蜀後蜀南漢南楚吳越閩國南平北漢

(劉知遠 畫像)

劉知遠建立後漢國之後沒當幾天皇帝就挂了,他把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劉承佑,劉承佑可以說是個不折不扣的暴君,吃喝玩樂樣樣在行,治理國家樣樣白搭,這也就算了,劉承佑還是個疑心病很重的人,他十分懷疑自己手底下的大臣郭威有謀反之心,于是下令誅殺郭威全家。

本來這個郭威是忠臣一枚,但被劉承佑屠刀懸頸,等于是逼上梁山,哥們一不做二不休,直接起兵造反,覆滅後漢,在開封建立了後周。

這是五代政權中的第五個政權,也是最後一個政權。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19">後周</h1>

十分鐘看懂五代十國史,解讀風雲亂世,盤點曆代君王的傳奇人生開端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南吳南唐前蜀後蜀南漢南楚吳越閩國南平北漢

(郭威 畫像)

郭威沒有親兒子,是以臨死前把皇位傳給了自己的養子柴榮。

柴榮是個暴脾氣,登基之後,拳打了十國中的很多政權。

北漢、南唐、後蜀,都被柴榮按在地上一頓錘。

柴榮去世,幼子柴宗訓即位。

柴宗訓隻不過是個乳臭未幹的小朋友,根本無法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後周上司人,後周政權裡的殿前都點檢趙匡胤一看這是主少國疑,我有機會啊,于是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篡周建宋,後周滅亡。

那說完了五代,十國又是什麼回事呢?

在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這些政權一個接一個交替時,又另外有十個割據一方的政權同時存在,那麼十國中的第一個政權,就是楊行密建立的南吳政權。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22">南吳</h1>

十分鐘看懂五代十國史,解讀風雲亂世,盤點曆代君王的傳奇人生開端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南吳南唐前蜀後蜀南漢南楚吳越閩國南平北漢

(楊行密 畫像)

老楊原本也是唐帝國的一位公務員,天下大亂,他也趁機在揚州建立南吳國,傳位于兒子楊渥,小楊同志是一個酒囊飯袋,吃啥啥沒夠,幹啥啥不行,沒兩天就讓自己的弟弟楊隆演把皇位奪走了。

沒想到楊隆演比他哥還白瞎,執政期間,國家水準蒸蒸日下,沒辦法,皇位又傳給了自己的弟弟楊溥。

楊溥比自己的兩位哥哥還完蛋,沒兩天就把皇位讓給了權臣李昪,李昪把南吳改頭換面,一頓捯饬之後,在南京建立了南唐,這是十國中的第二個政權。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24">南唐</h1>

十分鐘看懂五代十國史,解讀風雲亂世,盤點曆代君王的傳奇人生開端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南吳南唐前蜀後蜀南漢南楚吳越閩國南平北漢

(李昪 畫像)

李昪傳位給自己的兒子李璟,李璟是個好戰派,三下五除二,把十國中的閩國和南楚給滅亡了。

志得意滿的李璟一看自己這麼猛,又打算跟五代中的後周政權幹一下子,沒想到後周不是善茬子,把李璟按在地上好一頓摩擦。

李璟去世,皇位傳給了兒子李煜。

李煜同學大家都很熟悉了,詩詞歌賦整挺好,治理國家不太行,跟篡後周自立的北宋皇帝趙匡胤根本不是一個級别的,沒兩天就讓趙匡胤把南唐給滅了。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27">前蜀</h1>

十分鐘看懂五代十國史,解讀風雲亂世,盤點曆代君王的傳奇人生開端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南吳南唐前蜀後蜀南漢南楚吳越閩國南平北漢

(王建 畫像)

接下來是十國中的第三個政權,前蜀。

當年後梁太祖朱溫建立後梁的時候,和朱溫是同僚關系的王建非常不服,他尋思你建立國家,我也建立一個,于是前蜀政權在成都成立了。

王建這位老兄還是個很不錯的開國皇帝,在位十幾年,把前蜀治理的是有模有樣。

但是沒想到第二任皇帝,也就是王建的兒子的王衍是個倒黴催的,登基之後那是各種昏庸無道,把自己老爹辛辛苦苦打的江山敗了個光,結果最後被五代中的後唐政權給滅了。

後唐政權雖然覆滅了前蜀 ,但是自己國内也是内亂頻發,後唐節度使孟知祥趁着本國内亂,割據地盤,同樣在成都建立了後蜀,這是十國中的第四個政權。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30">後蜀</h1>

十分鐘看懂五代十國史,解讀風雲亂世,盤點曆代君王的傳奇人生開端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南吳南唐前蜀後蜀南漢南楚吳越閩國南平北漢

(孟知祥 畫像)

孟知祥把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孟昶,小孟同志那是相當勵精圖治,把後蜀國搞的是嗷嗷的,撓撓的,非常不錯。但很可惜,小孟同志執政後期一看國家太平,于是整日飲酒享樂,後蜀國力又開始咔咔的,嗖嗖的往下掉,沒兩天就讓北宋政府給滅了。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32">南漢</h1>

十分鐘看懂五代十國史,解讀風雲亂世,盤點曆代君王的傳奇人生開端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南吳南唐前蜀後蜀南漢南楚吳越閩國南平北漢

(劉隐 畫像)

接下來是十國中的第五個政權,南漢。

南漢的老祖宗是劉隐,本來也是大唐公務員出身,唐朝滅亡之後,本來是依附于後梁政權的,他替後梁四處征戰,平定了很多地盤。劉隐去世後,他的弟弟劉岩接替了劉隐的職位,劉岩一尋思,我自己有能力有本事,我為什麼非得給後梁政權打工?我自己當皇帝豈不是美滋滋?一不做二不休,他拉杆子扯大旗,在廣州建立了南漢。

劉岩去世後,他的兒子劉玢接替了皇位,沒兩天,劉玢的弟弟劉晟觊觎皇位,又把劉玢給弄死了,自己當了皇帝。

劉晟病逝,其子劉鋹繼位,老規矩,劉鋹這個老弟非常昏庸,南漢在他手裡徹底涼涼,不就被北宋滅亡。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37">南楚</h1>

十分鐘看懂五代十國史,解讀風雲亂世,盤點曆代君王的傳奇人生開端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南吳南唐前蜀後蜀南漢南楚吳越閩國南平北漢

(馬殷 畫像)

和南漢老祖宗劉隐一樣,南楚的老祖宗馬殷一開始也是給後梁政權打工的,但是後來也覺得自己雄才大略,這麼有本事,老是寄人籬下太吃虧了,于是他在潭州建立了南楚政權,這是十國中的第六個政權。

南楚國地方不大,實力不強,但是皇位更疊非常頻繁,簡直跟做了過山車一樣,馬殷傳皇位給兒子馬希聲,馬希聲傳皇位給弟弟馬希廣。

不久,馬希廣的哥哥馬希萼發動叛亂,打敗馬希廣,當了兩天皇帝(楚王),手底下将領又發動兵變,擁立馬希萼的弟弟當了皇帝(武安留後)。

兵變,内亂,這皇位傳承的是亂七八糟。

南唐一看你這天天窩裡鬥,果斷出兵,噼裡啪啦一頓打,南楚宣告滅亡。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40">吳越</h1>

十分鐘看懂五代十國史,解讀風雲亂世,盤點曆代君王的傳奇人生開端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南吳南唐前蜀後蜀南漢南楚吳越閩國南平北漢

(錢镠 畫像)

和南楚整天烏煙瘴氣打仗截然不同,由錢镠建立的吳越國可以說是風平浪靜,這是十國中的第七個政權。

錢镠也是給後梁太祖朱溫打工的,打工的日子非常無聊,是以很快他就生出自己單幹的念頭,說幹就幹,錢镠在杭州建立吳越國,成了開國皇帝。

老錢傳位給兒子錢元瓘,錢元瓘傳位給兒子錢弘佐,錢弘佐傳位給弟弟錢弘倧,錢弘倧不久又把位置讓給了錢弘俶。

錢弘俶即位的時候,吳越國力已經大不如前,正趕上北宋(後周)的老大哥趙匡胤勢力越來越大,自己已經很難抗衡,于是錢弘俶幹脆利落選擇了投降,吳越國由此滅亡。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43">閩國</h1>

十分鐘看懂五代十國史,解讀風雲亂世,盤點曆代君王的傳奇人生開端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南吳南唐前蜀後蜀南漢南楚吳越閩國南平北漢

(王審知 畫像)

給後梁政權打工的這幫官員們紛紛自立,同為後梁國公務員的王審知當然也不甘寂寞,在福州成立閩國,這是十國中的第八個政權。

王審知治國有方,把閩國發展得井井有條,傳位于兒子王延翰,王延翰登上皇位就開始坑爹,吃喝嫖賭抽,坑蒙拐騙搶。沒兩天就被自己的弟弟王延鈞拉下了馬。王延鈞剛當上皇帝,又被自己的兒子王繼鵬給收拾一頓,奪了皇位,王繼鵬為君無道,皇帝又讓自己的叔叔王延曦霸占了。

老王家這幫皇親貴族為了皇位是大打群架,搞的閩國上下烏煙瘴氣,權臣朱文進實在看不下去了,咔嚓一刀又把王延曦給結果了。

亂臣賊子篡位登基,本來想着改朝換代,沒想到王審知的另外一個兒子王延政半路殺了出來,又把朱文進給幹趴下了。

閩國幾乎沒有一天消停過。

天天幹仗天天打架。

結果南唐趁着閩國内亂,直接把閩國給滅了。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48">南平</h1>

十分鐘看懂五代十國史,解讀風雲亂世,盤點曆代君王的傳奇人生開端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南吳南唐前蜀後蜀南漢南楚吳越閩國南平北漢

(高季興 畫像)

同樣,作為後梁太祖朱溫部下的高季興也不願意老老實實當個打勞工。

别的同僚們都自己搞事業了,自己也不能閑着,于是他在江陵成立南平國,這是十國中的第九個政權。

南平一共五個皇帝,高季興、高從誨、高保融、高保勖、高繼沖。

老高家這幫皇帝資質平平,雖然沒有什麼昏君暴君,但是也沒什麼治國的明君。

國家一代一代傳承下去,國力也一天不如一天,到了末代皇帝高繼沖即位時,他一看北宋這也太猛了,自己根本打不過啊,于是二話沒說,選擇了投降。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51">北漢</h1>

十分鐘看懂五代十國史,解讀風雲亂世,盤點曆代君王的傳奇人生開端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南吳南唐前蜀後蜀南漢南楚吳越閩國南平北漢

(劉崇 畫像)

十國中最後一個政權北漢的開國皇帝劉崇和朱溫就沒什麼太大關系了。

他出身非凡,是五代政權中後漢建國皇帝劉知遠的弟弟。

後漢的大臣郭威取代後漢建立後周,劉崇作為後漢皇室血脈,當然不可能跟着郭威混,他自己招兵買馬,在太原建立了北漢政權。

北漢是五代十國裡最弱小的國家,沒有之一的那種。

北宋的趙匡胤、趙光義兄弟時刻虎視眈眈。

是以北漢的皇帝從劉崇、劉承均、劉繼恩到劉繼元,都不得不依靠北方的遼朝老大哥。

但大哥也有失手的一天。

宋軍伐漢,北漢連連敗退,再次求援遼軍,遼軍前來支援,沒想到也不是對手,幫忙沒幫上,還被按在地上修理了一頓。

北漢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被宋軍滅亡。

——後記

五代十國是中國曆史上一段大分裂時期。

十五個政權交替并存,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這是一段獨一無二且精彩紛呈的曆史。

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

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北漢。

曆時五十四年,一萬九千七百一十個日日夜夜。

它們都在曆史上發出過屬于自己的呐喊,留下過自己的故事,最後又湮沒在曆史的長河裡。

而這條河流的盡頭,正是取代後周建立北宋的宋太祖,趙匡胤。

熟悉曆史的朋友們都知道,五代十國常常被稱為“亂世”,而這段亂世又時常被人鄙夷。

人們厭惡這段曆史,人們認為它黑暗,殘暴,沒有可取之處。

非但五代十國,在曆史圈,人們經常根據自己的喜好來表達對一個王朝亦或是一段時期的情感。

人們會對自己喜歡的朝代瘋狂吹捧,對自己厭惡的朝代則棄如敝履,惡言相向。

但實際上,曆史是需要辯證來看的。

再強盛的時代,也有過不堪回首的過往,也曾給華夏大地帶來深沉的傷痛。

兩漢強盛,但東漢末年同樣民不聊生。

大唐無雙,但仍然有天子九逃,國都六破的悲劇。

宋朝富庶,可在某種意義上,兩宋從來沒有達到過統一。

大明威武,但土木堡折戟沉沙,20萬明軍無辜赴死,又該怎麼算呢?

而再黑暗的時代,也曾經有過轉瞬即逝的榮光,為曆史長卷奉獻過一份自己的力量。

作為一名曆史作者,我是真的很好奇,這種曆史歧視鍊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難道曆史不應該被理性看待,不應該被尊重嗎?

倘若後來人都要肆意妄為,帶着濃厚的個人偏見去批評曆史,那麼當我們這代人成為曆史的時候,未來的人們又會如何評價我們呢?

是的,這正是我想說的話。

無論如何,尊重曆史,才是我們這代人研究曆史的,大前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