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了一代男人

毀了一代男人
屈頴妍
2021-09-03
最近,國家很多關於文化,教育的禁令出台,年輕人說:什麼都要管,自由都沒了!
從前,我都說過這樣的話,好多年前到內地工作,一上不到外網,我都會抱怨。
現在當然明白了,尤其這些年香港成為謠言的主角,太子站死人的謊言都已被妖化成圖騰,豎立在倫敦大街上,我們才恍然大悟,當日國家擋住美國網絡侵入的決定,原來是多麼明智而有遠見。
是以,當看到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最近發出一個通告:「堅決杜絕『娘炮』等畸形審美」時,我舉腳支援。
這些年,看到日,韓,內地,台灣的娛樂圈,充斥濃妝抹艷,撒嬌賣萌,雌雄難辨的男藝人,這種被稱為「娘炮」的現象,實在慘不忍睹。
無論從人類歷史還是生物角度,男人陽剛,該是千古不變的定律。然而,今天的娛樂圈,男星卻吹捧「顏值」,內地的選秀節目,充斥著抹厚粉,畫眼線,塗口紅,衣著女性化,舉著蘭花手,戴變色隱形眼鏡的男藝人。
看過一小鮮肉直播,途中弄傷了指頭,小鮮肉哇哇慘叫,結果由五,六個助手攙扶上救護車。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娘則國倒,如果一個國家的男兒漢,都變了弄傷指頭就躺醫院的娘娘腔,這國家還有未來嗎?
有人說,這是世界潮流,世界變了,許多地方都有娘炮的男偶像。
真的是這樣嗎?大家不妨看看,近幾十年興起的「娘炮文化」繁榮地,隻集中在東亞,包括日本,韓國 ,泰國,內地,香港和台灣,反而美國的男性形象,卻繼續以救世英雄為主,如近年荷裡活最紅的巨石強森(Dwayne Douglas Johnson),他的賣點,就是手臂粗過你大腿、一個打倒幾十個。而西方的英雄繼續是超人,蜘蛛俠,美國隊長,他們的主流男性形象,從來都是陽光的,救世界的,絕不陰柔,更不娘腔。
為什麼東西方對男性的審美觀忽然如此南轅北轍?那就要從二戰後講起……
二戰時期的日本印象,是大男人,武士道,切腹,敢死隊,非常陽剛。日本人尚武,好戰,手段殘忍,全世界都領略過。一個小國竟然有跟世界大國對壘的戰鬥力,於是二戰結束後,美國為防日本再次崛起,決定透過一連串文化改造,毀掉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此乃兵法中最厲害的一招:不戰而屈人之兵。
1962年,一個出生於洛杉磯,長期在美軍及領事館當翻譯的日裔美國人傑尼斯.喜多川(Johnny H. Kitagawa)來到大阪,開了一間經紀人公司「傑尼斯事務所」,捧紅幾代明星藝人。由最早期的西城秀樹,澤田研二,近藤真彥,到後來的木村拓哉,香取慎吾,及較近期的瀧澤秀明,男團組合Snow Man等等,事務所已成日本偶像工廠,而喜多川亦成為日本娛樂教父,透過歌影視文化,直接影響日本幾代人的審美觀和娛樂取向。從此,「高倉健」式的男性粗獷形象,在日本娛樂圈不復再現。
再加上性文化,動漫文化,不僅鼓吹美少年,更吹捧男扮女裝,性別模糊的畸型審美觀,出現了塗指甲,化妝,穿高跟鞋甚至穿男士胸圍的「偽娘」,日本這個東亞最典型的男權社會,就這樣被徹底娘化了。
然後,這種美男子風氣吹到韓國,再發揚光大,之後娘炮風燒到台灣,內地。大家追捧娘風,打壓雄風,西方的巨石強森一個打十個就是美國英雄,吳京的「戰狼」一個打十個就叫誇張失實。
其實,戰爭不一定是動槍炮的,正如當年英國人靠賣鴉片,把中國一代男人毀了。今日,美國透過娘炮文化,把東亞病夫都召回來了。
看完美艷小鮮肉背後的真相,能不為我們下一代捏把汗?能不為國家的當機立斷激動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