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珠海疫情中,他們與居民同在

作者:羊城派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鄭達 楊楚滢

圖/受訪者供

珠海市吉大街道的封閉區内不複往日的熱鬧,鐵馬内外仿若兩個世界。7月26日,珠海市新增一例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珠海市迅速啟動應急相應,封閉區成了“熱點”。

站在“鐵馬”外往裡看,不少從業人員正有條不紊的忙碌着:有人運送物資、有人指揮現場、也有人勸導市民快速離開......從業人員各司其職,創造條件,為了共同的“平安”,他們與居民同在。

珠海疫情中,他們與居民同在

平均每天隻休息3、4個小時

珠海吉大街道封閉區内,張梓露指揮從業人員的聲音有些沙啞。張梓露是珠海市香洲區吉大街道海天社群的黨委書記,而珠海市整個封閉區以及封控區都是屬于海天社群,她身上的擔子之重可想而知。張梓露接到通知進入封閉區的時候是7月25日22時,那時她還沒有下班,正在機關開會。“雖然之前有做過類似的演練,但是實際上遇到的問題和困難更多。大到成立指揮部,小到帳篷、‘鐵馬’以及人員的協調,還有前來援助的兄弟街道,都需要詳細安排。”張梓露說,相關的從業人員共分成了3班,自己主要負責協調,“我不太敢休息,害怕交班沒有交代清楚,在身體承受的了的情況下,就多堅持一會兒。”

“從25日晚上進入封閉區就再也沒有出來,前兩天完全沒有休息,平均算下來,每天大概能睡3、4個小時。”張梓露說,“這兩天逐漸進入正軌,休息的時間才稍微多了點。”張梓露說,經過前兩天摸索,現在封閉區的運轉良好,内部的從業人員共分成7個工作組,綜合協調、資訊、物資保障、資料、醫療等都有相關人員負責跟進,“封閉區的居民也不容易,我們争取做到人性化服務。”

“封閉區内有位居民得了尿毒症,每周都需要定期到醫院進行2到3次的透析,由于封閉區内隻進不出,這位居民已經出現不良反應,狀态非常不好,心理壓力也很大。”張梓露表示,在此之前,安排醫生上門診療後,評判該居民需轉院治療。“這件事看起來簡單,在目前的情況下協調還是很困難的,因為各方都有各方的立場,但我們出于人性化考慮,患者在這裡呆的時間越長,體内的毒素累積就越多,對身體造成的損害就越大,我就跟各個部門進行溝通協調。”張梓露的努力沒有白費,這名居民在7月27日22時進入到珠海市人民醫院進行治療及隔離,“人民醫院緊急為他搭建了一個隔離人員的透析室,治療完成後,将在人民醫院進行隔離,既能保障身體,也不會為隔離帶來太大影響。”張梓露說:“那位居民對我們連連表達謝意,我們覺得很暖心。”

這幾天,天氣給張梓露出了不少難題:“天氣‘喜怒無常’,我們的工作區搭建在室外,隻有一頂帳篷,時晴時雨,十分悶熱。雖然有風扇和冰塊來解暑,但高溫難忍,尤其是進入到封閉區,每個人都要穿上防護服。暴雨又來得很快,下午的時候,暴雨就弄塌了兩頂帳篷。”張梓露表示,目前封閉區的人群情緒穩定,但焦慮的情緒已經開始悄悄“冒頭”,“希望一些心理疏導人員前來協助”,“現在我們最大的希望就是疫情不要擴散出去,大家平安了,珠海才平安。”

讓産婦和孩子得到及時救治

“昨天下午2時多接到通知,3時半我們就進去了,負責封控區裡月子會所産婦和新生兒的保健,以及指導月子會所做好防控工作。”27日13時許,珠海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醫生郭洪創查完房後從封控區離開,在完成個人清潔工作後準備做工作總結。

珠海疫情中,他們與居民同在

安雅國際月子會所吉大店位于本輪疫情的封控區内,與重點場所君悅來酒店幾乎不過一牆之隔,内有12名産婦和12名新生兒。疫情突襲下,突如其來的活動受限和疫情威脅,難免令産婦及家長産生恐慌。郭洪創介紹,目前該月子會所内的産婦和新生兒基本狀況穩定。“我們到場解釋并做了一些專業上的指導後,他們的情緒很快就安定下來了,醫院也安排了心理醫生在場指導。”駐紮在月子會所現場的醫療團隊共三人,除了郭洪創外,還有一名産科醫生和一名産科護士,均具備抗疫工作經驗。醫療組一天兩次、早晚定時查房給産婦和新生兒測體溫,在進行健康檢查的同時,疏導家長們的心理壓力。若發生異常情況,醫療組會對産婦和新生兒進行評估,判斷是否需要住院。“若高度懷疑是新冠肺炎,我們會跟市衛健局聯系将患者送到定點隔離醫院。如果明确排除新冠肺炎,我們會将他轉到專科醫院的隔離病房。我們有一套明确的工作流程,市衛健局、醫院都有專人落實跟進。”

在月子會所内,除了有醫療組駐紮,還有會所的從業人員保障産婦和新生兒的保健和起居。與醫療組定期入内檢查不同的是,會所從業人員執行封控區内“隻進不出”的防控要求,并需持核酸檢測陰性結果方可進入。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月子會所醫護人員、衛生人員21天内都沒有中高風險旅居史,除有特殊情況的人員外,都接種了新冠疫苗。産婦們則因為懷孕期間不能接種疫苗,而基本沒有接種疫苗。月子會所的特殊性決定了其需要更多的關注和照顧,提供周全保障的鍊條背後是各個從業人員在各個環節的認真負責和耐心堅守。郭洪創告訴記者:“裡面的醫療裝置、藥物等物資都是充足的,每次進去我們都會備急救藥物,120救護車也會跟在我們旁邊。如果一旦發現有問題,産婦和孩子都能得到及時的支援和救治。”

據了解,經過疫情以來的不斷演練,醫院方面抗疫工作已細化為院感組、醫務組、後勤組等工作小組,每個人各司其職。郭洪創與團隊主要負責月子中心産婦、孩子、産婦家屬和從業人員的身心健康,及環境防控,其餘工作則交由其他同僚負責,以避免交叉感染“我覺得雖然穿着隔離服進去一直出汗、很累,但是看到裡面12個家庭30多人,加上會所從業人員,在我們醫務人員出現後,情緒穩定很多,就覺得辛苦都是值得的。一些專業問題,比如孩子的問題,他們需要專業人員的咨詢和輔導,我們有責任陪伴到他們隔離結束。”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黃鐵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