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迪士尼樂園和“大國建造”究竟有何關聯?可能很多人沒想到,香港大嶼山上這一座座美輪美奂的建築地基底下,竟然“塵封”着一段不為人知的往事。到這裡留下歡聲笑語的遊客更不會聯想到,腳下的這片土地,會也千裡之外的遼甯撫順發生關系。
10月27日上午,“時代精神耀香江”之大國建造“天團”來到香港迪士尼樂園探訪。20年前的建設故事,又一次打動了座談會上的每一位人士。
香港迪士尼是世界上第五座、也是中國首座迪士尼樂園,樂園建設是香港回歸後的一項重要民生工程。董正浩 攝
座談會上,據中國建築工程(香港)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偉雄介紹,首期樂園項目從2000年6月開始填海,到2004年基本建成,僅用時4年,創造了當時迪士尼樂園建設的速度之最。
在此過程中,中國建築承建了迪士尼基礎設施工程一、二期兩單最大合約以及主題樂園的明日世界、幻想樂園、迪士尼酒店等共5個項目、9單合約,成為迪士尼樂園的主要承建商之一,同時也成為第一家承建具有美國知識産權文旅項目的中資承建商。
中國建築工程(香港)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偉雄和大家分享多個工程故事。
建當時香港最大的人工湖之一
湖底鋪設約17個足球場大的防水膜
建造當時香港最大的人工湖之一的“迪欣湖”的故事,讓分管土木工程的陳偉雄印象深刻。
為友善遊客進行水上娛樂活動,設計要求人工湖必須使用淡水。衆所周知,香港水資源有限,決不能讓這個湖“漏水”。是以,設計之初就要求在整個人工湖底鋪設12.4萬平方米的防水膜,約17個足球場那麼大。
如此之大的防水膜如何避免漏水點的出現?陳偉雄說,沒放水之前就做過很多測試。工程人員将整個湖底分成480個50mx50m的網格,逐個仔細檢查,果真發現了一個漏洞,并且進行了修補,最後的檢查結果顯示人工湖真正做到了“滴水不漏”。
陳偉雄自豪地說:17年了,大家可以看到,現在的湖水依然那麼靓。
高廣譜性環保種植土
放眼祖國才找到高标準花泥
撫順黑土漂洋過海南下香港
迪士尼樂園公園設計有很多用于種花種草的土堤,這是為了讓遊客看不到外面的現實世界。
當時項目部尋遍香港及廣東各地的花泥,都達不到設計要求。正當工程人員發愁之際,一位内地同僚提出,為什麼我們不試一試祖國東北肥沃的黑土地呢?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多番尋找,項目部終于在内地遼甯省撫順市清原滿族自治縣找到了優質泥炭土,除了可滿足設計要求外,存量也都足夠工程使用。
因為土堤土方量有約210.3萬立方米這麼大,而且必須在合約期前20個月完成。于是,這些黑土用騾馬、用汽車、用火車,從撫順一直運到大連港,最後經海運來到香港。到了香港,又與本地的黃花沙進行混合,最後才用于土堤鋪設。最高紀錄時,1天能生産超過16000立方米的花泥,相當于133節火車車廂的運載量。
樂園中品種繁多的植物,也和黑土一樣漂洋過海而來,育成一個“萬國園林”。
通過使用低溫非直接熱力解吸法處理劇毒二噁英污染土、高廣譜性環保種植土、人工湖土工防滲膜等一系列前沿技術……這些由中國建築創立的系統的工程環境影響評估技術指針體系,在當時大型土木工程建設中尚屬首次。
童話世界的背後
是中國建造的“硬核”所在
缤紛多彩的童話背後,其實是中國建造的“硬核”所在。而更“剛”的是,作為全港首次建築具有外國知識産權的主題樂園,工程涉及内容之多,覆寫領域之廣在當時的香港工程界屈指可數。
中國建築不僅啃下了各種“硬骨頭”,還在建設過程中通過與外國承建商和設計顧問公司合作,吸收國外主題樂園的先進施工經驗,并與國内傳統施工工藝相結合,解決了項目建設的一系列施工難題,為其後國内大型主題樂園的建設提供了技術引領。
數讀香港迪士尼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前
三成多遊客來自内地
2005年9月12日下午1時,迪士尼正式對外開放。據香港迪士尼樂園管理有限公司傳訊及公共事務副總裁黎珮珊在座談會上介紹,截至2020年,在過去的15年中,香港迪士尼對香港的經濟和民生作出很大的貢獻。截至上個财政年度,共接待了遊客8500萬人次,同時在香港也創造了271300個職位,增加本地生産總值1137億港元。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前,遊客組合多元化。2019年的資料,本地遊客隻占41%,來自内地的遊客占了33%,其餘的來自其他國家和地區。
采寫/攝影:南都 N視訊特派記者王詩琪 陳燦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