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戰争年代的黃永勝,也曾是我軍骁勇善戰的一員虎将

作者:公子無用
戰争年代的黃永勝,也曾是我軍骁勇善戰的一員虎将

戰争年代,在那些激情燃燒的歲月裡,黃永勝主要的上司共有三位,他們是羅榮桓、林彪、聶榮臻。這三位人民軍隊傑出的指揮員,建國後都被授予了共和國元帥軍銜。

羅榮桓元帥是黃永勝在革命隊伍中的第一個領路人。1927年6月,黃永勝參加湖北崇陽農民自衛軍時,羅榮桓是中共湖北省委的特派員,是湖北崇陽、通城農民自衛軍的主要上司人,更是崇通起義的主要上司者之一。

崇通起義失敗後,羅榮桓率領殘部百餘人輾轉到江西修水,同年9月參加主席上司的秋收起義,這百餘人中就有當時年齡還不滿17歲的黃永勝。

戰争年代的黃永勝,也曾是我軍骁勇善戰的一員虎将

1927年9月29日至10月3日,于江西永新縣三灣村進行的、著名的“三灣改編”中,17歲的黃永勝從戰士被提拔為第1軍第1師第1團特務連班長,而羅榮桓當時就是該連隊的黨代表。

“三灣改編”後的紅軍上到井岡山,羅榮桓出任紅四軍第11師31團營黨代表,這時的黃永勝成為該營的一名排長。

黃永勝身材高大,打仗剽悍勇猛,善于思考,腦袋靈活。1929年初紅四軍轉戰贛南閩西時,遭遇國民黨獨立第7師劉士毅部瘋狂圍堵。

整天疲于奔命的紅軍隊伍此時已經處于饑寒交迫,缺糧少彈的困境中,時任排長的黃永勝不願走了,代表士兵委員會向羅榮桓提出建議“反正逃又逃不掉,不如就和他們打上一仗,怕啥?”

戰争年代的黃永勝,也曾是我軍骁勇善戰的一員虎将

經羅榮桓向上級請示,上級釆納了以黃永勝為代表的士兵委員會提出的建議,2月10日紅軍設伏大柏地,全殲國民黨獨立第7師第1團。

此役,俘敵團長蕭緻平,斃傷敵軍800餘人,繳槍800餘支,更繳獲糧油柴米等生活物資數千斤,“大柏地大捷”是紅四軍進軍贛南、閩西後的首次勝利。

紅四軍軍長朱德稱此役為——“讓紅軍美美地過了一個大肥年!”

主席更是即興寫下了氣魄雄偉的詩句——“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

戰争年代的黃永勝,也曾是我軍骁勇善戰的一員虎将

但黃永勝的個性也非常鮮明,優點缺點都特别突出。為此,經常受到羅榮桓的嚴厲批評。

1928年初,紅軍攻占遂川,黃永勝帶領一個排負責征糧籌款任務。由于紅軍在當地尚無群衆基礎,政策又宣傳不到位,使得當地群眾紛紛去山裡躲藏起來。黃永勝脾氣上來,大怒之下将幾戶豪紳的房子一把火就給燒了……

此舉帶來了很壞的影響,黃永勝受到了營黨代表羅榮桓的嚴肅批評,險些成為了嚴肅軍紀的對象。

一年後,黃永勝因作戰勇敢,帶兵有方晉升連長了,可暴躁蠻橫的脾氣依然不改。連裡一名解放戰士夜裡擅自拿了老百姓的茅草用來鋪床禦寒。

黃永勝查鋪時看到,二話不說扇了這名戰士兩個耳光,為此再次受到營黨代表羅榮桓的嚴厲批評,黃永勝險些又被降回去繼續當班長……

戰争年代的黃永勝,也曾是我軍骁勇善戰的一員虎将

羅榮桓對下屬的批評是非常嚴厲的,但羅榮恒是一位非常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智者,批評人講究政策,對事不對人,嚴肅而不失關懷,使得多次挨批評的黃永勝心服口服,兩人之間從無嫌隙。

從崇通農民自衛軍起義到紅軍時期,黃永勝長期跟随羅榮桓。解放戰争時期又一直在林彪、羅榮桓麾下的東野(四野)擔任縱隊司令員、軍長,上下級關系和睦,工作配合得極好。

1963年12月,羅榮桓元帥因病逝世,時任廣州軍區司令員的黃永勝,為此寫下了不少悼念文章,懷念追随羅榮桓南征北戰的革命歲月,字裡行間情真意切!

——從黃永勝的少年時期開始,羅榮桓元帥就是他邁向革命道路的導師和領路人。

戰争年代的黃永勝,也曾是我軍骁勇善戰的一員虎将

對于黃永勝來說,羅榮桓元帥的思想政治工作水準,無人能出其右。而論軍事造詣、作戰指揮,那就非林彪元帥莫屬,林彪也是黃永勝在軍中敬佩的第一人,無人出其項背。

黃永勝還隻是紅四軍的一名排長時,林彪就已經是紅一縱隊的司令員了。雖然此時的林彪不大可能認識黃永勝,但必定是聽說過有一名彪悍骁勇的基層排長,名叫黃永勝。

1933年5月,紅軍在江西藤田整編,紅66師整編為紅一軍團紅1師紅3團,由黃永勝擔任團長,鄧華擔任政委。而紅一軍團的軍團長正是林彪、政委是聶榮臻。

長征路上,面對國民黨軍的重兵圍堵,英勇善戰的紅一軍團一路搶關奪隘。當紅軍到達安順場時,距離泸定橋還有360裡,若中央紅軍不能順利渡過大渡河,勢必重蹈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的悲劇……

戰争年代的黃永勝,也曾是我軍骁勇善戰的一員虎将

現存的軍史資料中,大都略過了一個事實——其實有一支部隊最早到達了大渡河東岸,有力的策應了西岸的紅軍部隊攻占泸定橋。這支先期已經抵達對岸的部隊就是黃永勝指揮紅3團。

1935年5月24日晚,楊得志率前衛部隊紅1團趕到安順場,紅1團2連18位勇士憑借一條小木船強渡大渡河,并成功占領河對岸,憑借其後又搜集到的另外幾條小木船,紅1師大部由此成功到達大渡河東岸。

但僅憑這幾條破破爛爛的小木船,要想讓西岸的紅軍全部過河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于是,林彪軍團長當機立斷,下達指令:命黃永勝率領已渡過河的紅3團星夜疾奔泸定城,而尚未過河的西岸部隊則快速趕往泸定橋,兩岸紅軍展開兩面夾擊,必須奪下泸定橋!

黃永勝率紅3團兩天三夜飛奔360裡,于5月29日淩晨,先頭部隊5個連趕到泸定城下,片刻不歇就馬上投入戰鬥,與守城敵軍展開激烈巷戰,有力的牽制住了泸定城内大批敵軍,支援了西岸紅軍部隊奪取泸定橋的戰鬥。

戰争年代的黃永勝,也曾是我軍骁勇善戰的一員虎将

當西岸紅4團黃開湘、楊成武部22名戰士從橋的鐵索上攀爬攻擊東岸敵軍時,紅3團剛好從泸定城内殺出一條血路,穿城而過,對東岸橋頭堡的守敵發起攻擊。

下午4時許,紅4團成功抵達大渡河東岸,與在東岸橋頭堡方向作戰的紅3團勝利會師。這場史稱“飛奪泸定橋”的戰鬥,由黃永勝率領的紅3團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但紅3團的這一壯舉卻長期以來根本不為人知。

解放戰争時期,黃永勝一直在東北野戰軍(四野)擔任縱隊司令員、軍長。全程參與了解放東北的曆次戰役。

建國後曾有人問黃永勝:一生中最佩服誰?

黃永勝想都不想,随口就說:“林總,跟他打仗最爽。”

戰争年代的黃永勝,也曾是我軍骁勇善戰的一員虎将

聶榮臻元帥更是黃永勝多年的老上司,聶榮臻上司黃永勝的時間,甚至比林彪元帥和羅榮桓元帥更長。

1932年聶榮臻擔任紅一軍團政委時,此時的黃永勝是紅66師師長。

紅軍長征到達陝西後,聶榮臻是陝甘支隊第一縱隊政委,此時的黃永勝是陝甘支隊第一縱隊第三大隊大隊長。

1937年7月1日,已在紅軍大學畢業的黃永勝接替去紅軍大學學習的楊得志,出任紅一軍團紅2師師長時,聶榮臻仍是紅一軍團政委。

1937年8月,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聶榮臻出任115師政委時,黃永勝任115師343旅685團團長。

1938年3月2日,115師師長林彪被晉綏軍哨兵誤傷後,根據中央訓示,八路軍115師其中一部,由聶榮臻率領獨立團、騎兵營和教導隊共3000餘人東進,成立了華北第一個抗日根據地晉察冀軍區。

戰争年代的黃永勝,也曾是我軍骁勇善戰的一員虎将

晉察冀軍區由聶榮臻擔任司令員兼政委,此時的黃永勝是晉察冀軍區第三分區副司令員。

晉察冀軍區第三分區政治委員是後來的開國上将王平,司令員是陳漫遠,黃永勝是他們倆個的副手,擔任副司令員。

黃永勝桀骜不馴的脾氣在這一刻,很自然的又暴露出來了。他根本看不起陳漫遠,說陳漫遠不會打仗,軍事訓練也不行,經常在作戰方案上、工作配合上給陳漫遠出難題,關系鬧得很僵……

為了穩定班子,聶榮臻司令員親赴三分區。考慮到陳漫遠政治幹部出身,在目前對敵鬥争的嚴峻形勢下擔任三分區司令員的确不太合适,聶榮臻就把陳漫遠平調去了肖克部任參謀長,而讓黃永勝接替陳漫遠,升任司令員。

這就是高屋建瓴的聶帥知人善任的高明舉措,如果黃永勝打仗不行,聶榮臻司令員就根本不會調走正職,而把作為副職的黃永勝升為正職。就這樣,黃永勝與王平一直共事到1944年。

戰争年代的黃永勝,也曾是我軍骁勇善戰的一員虎将

誠然,建國後的黃永勝确實走錯了路,栽了大跟鬥,同時也給黨和國家,以及人民軍隊造成了重大的損害……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從1927年6月,未滿17歲便參加革命,為争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事業而血雨腥風,南征北戰,頑強奮鬥20餘年的黃永勝,他的前半生,對人民是作出過巨大貢獻的,是真真正正從槍林彈雨中成長起來的,是我軍戰争年代不可多得的一員骁勇善戰的虎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