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寒
成就事業還是回歸家庭,是很多職場女性會面臨的難題。然而,英國學者沙尼·奧加德的《回歸家庭?——家庭、事業與難以實作的平等》揭示了性别平等口号和女性遭受的不公正待遇間的巨大落差,讓看似兩難的選擇,實則往往是沒有選擇。該書中文版出版之際,我們邀請曾是媒體人的郭小寒來聊聊她遭遇的職場困境,并給職場女性推薦幾本書,鼓勵她們直面職場不平等。

06:09
視訊加載中...
郭小寒談女性的職場困境(06:09)
《回歸家庭?》說,現代職場環境對婦女,尤其是母親非常不利,婦女仍舊遭受着“母職懲罰”。您怎麼看?
我創業是在生完小孩之後。在做這個公司的時候,因為時間、精力等等的配置設定不平衡,我的婚姻也結束了,相當于我是把30歲之後、體力可能最好的一段時光,都揉到裡面,走出來的我是一個獨立的我,但是搭進去的東西很多。
對我自己來講,你不問這些問題,我可能感受不到。女性在職場裡面,付出的是她的時間。雙重身份就是要有雙倍的時間和雙倍的精力。在職場上,有職場的時間和精力;在家庭,就要有家庭的時間和精力。然後,你的情緒又是延遲的,不可能迅速地管理好,是以有很多沖突。沖突的主要原因,我覺得可能就是一些組織結構的不合理和時間配置設定的不合理,以及一些非常刻闆的印象對女性的束縛。你是接受這樣的命運,還是要去做一些調整,這是當下很多越來越職業化的女性需要面臨的一個問題。
在職場中,您遭遇過不平等嗎?
我之前的一份工作是在網際網路公司做偏管理層的工作。職場上的一些不平等,等等,肯定是有的,但在當時的情況下,我的選擇不是說去據理力争、去争論這些平等還是不平等,還是去解決問題吧。這樣說有點像diss别人,但是确實就是這樣。比如說大家都是管理層,有男性也有女性,但是在做決策的時候,女性的意見哪怕是正确的,也要經曆過很多輪的讨論反複,甚至是大家為了權力或者是面子互相地服從。這對于我來講是非常浪費時間的。
說白了是管理層開會,但其實很可能就是,我作為一個女性,隻是一個“陪聊”。
對于女性的年齡,時間的緊迫感我也有,但是我去緩解這種緊迫感的選擇就是,我不要再去陪聊,我要去做決定。我如果決定不了一堆開會的西裝革履的男性,那我就做我自己的決定。
女性如何建立職場自信?
先了解自己。你肯定是在一個工作過程中逐漸了解自己,但是要在盡力的範圍内讓這個過程加快。了解自己擅長什麼和不擅長什麼,哪些是你真的願意做的事情,哪些是特别摸魚的事情,然後要迅速地、實時地修正和改進,要在一個有相同價值觀或者是共同使命感的集體裡面,去找到自己最擅長、最不可替代的那一部分。
鼓勵女性直面職場不平等,有勇氣和信心去挑戰,你會推薦哪些書籍給大家?
我可以推薦黑塞的一些作品,比如像《悉達多》。這本書教會你如何去向世界學習,向萬事萬物學習,你可以跟樹去學習,跟河流去學習,你可以跟人去學習,你可以意識到自己的本我是什麼,知道自己去哪兒。而且,這本書很好讀。我喜歡這些有智慧的書。
《悉達多》
還有就是我在網際網路公司看過之後,到現在也很影響我生活習慣的一本書,叫《程式員之禅》。一個德國的程式員,他很累,但是他要從事非常密集的腦力勞動。他喜歡東方的那些東西,比如日本的禅宗,很受影響,他用這套禅宗的理念結合到程式員的工作當中,把自己的生活、工作以及他遇到的問題全都用禅宗的方式、方法論解決掉了。我現在的作息和生活習慣等等,都是在這本書裡面找到了一個模闆,然後再根據我自己的性格和生活習慣去調整。
《程式員之禅》
《回歸家庭?》這本書,我會覺得很有同感,會覺得我面對的問題不是我個人的問題。我在很長一段時間會覺得是因為我性格的bug,我的缺點,我的脾氣,我的能力不行,或者是我智商不夠,造成我有一度生活非常的崩潰。但是當我看到這本書的時候,發現這個崩潰不發生在我身上,它可能是一個社會發展到一個階段,和傳統的、無論是公司還是家庭的那種集體的組織結構之間産生了沖突。這個沖突的顯像是女性被委屈了很多,或者是被不平等了很多。大家要看到,你所在的不平等不全部是你的錯,現在的社會,時間、價值觀的衡量方式,跟傳統公司剛被發明出來時或者婚姻這種家庭結構被發明出來時的計算方法是不一樣的。這一點你清楚之後,再想哪些東西我可以改進,哪些要忍耐,你真正要的東西是什麼。
【延伸閱讀】
《回歸家庭?——家庭、事業與難以實作的平等》
【英】沙尼·奧加德/著 劉昱/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理想國,2021年9月版
在本書中,作為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媒體與傳播系教授的沙尼·奧加德,采訪了很多受過高等教育的倫敦女性,她們曾經是律師、會計師、教師、設計師、記者、醫生,但最終都回歸了家庭,成為全職家庭主婦。媒體和政策鼓勵職業女性維持工作和家庭的平衡、建構夥伴式的平等夫妻關系,然而現實情況卻截然相反。沙尼·奧加德希望通過傾聽這些女性的心聲,幫助她們在家庭生活和工作中,獲得真正的平等。
責任編輯:顧明
校對:栾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