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西安10月22日消息(記者劉昱)10月21日,秦嶺北麓朱鹮放飛活動在陝西省華陰市舉行,21隻朱鹮重回華山故園。

21隻朱鹮回歸故裡(央廣網發 陝西省林業局供圖)
活動現場,陝西省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黨雙忍指出,朱鹮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華山是華夏之舟,中華民族老家,也是朱鹮故園。在秦嶺北麓華山腳下放飛朱鹮,既是讓朱鹮重回故裡,也是放飛“還秦嶺以甯靜和諧美麗”的夢想。朱鹮從漢中來到安康、商洛,飛到寶雞、西安,又到渭南華陰。至此,陝西秦嶺6市皆有朱鹮翩翩飛舞。
據了解,自1981年在秦嶺深處漢中洋縣發現了僅存的7隻野生朱鹮後,經曆40年艱苦奮鬥,科學探索,保護實踐,創造了“以就地保護為主、易地保護為輔、野化放歸擴群、科技攻關支撐、政府社會協同、人鹮和諧共生”的保護樣态。朱鹮種群已從7隻壯大到目前的7000餘隻。
朱鹮是一個古老的物種,素有“東方寶石”“吉祥之鳥”的美稱,曾廣泛分布于中國、日本、北韓半島。近代以來,受多種因素影響,朱鹮栖息地縮小,種群數量減少。20世紀60年代初期,已難覓朱鹮蹤影。1981年,全世界隻有秦嶺深處的陝西洋縣栖息着7隻朱鹮,秦嶺成為朱鹮最後的“家園”。
目前,朱鹮種群已壯大到7000餘隻,河南、浙江、四川、北京、上海、北戴河等地,以及日本、南韓亦有朱鹮翩翩起舞,創造了世界瀕危物種保護史上的奇迹。
此次放飛的21隻朱鹮,10隻來自朱鹮故鄉——陝西漢中朱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1隻來自省珍稀野生動物救護基地,親緣關系較遠,雌、雄比例合理,身體健壯、發育良好。放飛地點華陰市長澗河蓄滞洪區,經組織專家考察評估,認為該區域濕地氣候與自然條件優越,水質較好,濕地植被恢複成效明顯,草本植物和濕地灌木種類繁多,亦有高大喬木,有利于放飛朱鹮野外生存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