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穆帝永和十年(甲寅,公元354年)

北海王猛
北海王猛,少好學,倜傥有大志,不屑細務,人皆輕之。猛悠然自得,隐居華陰。
北海有個叫王猛的人,從小勤奮好學,氣宇軒昂,胸懷大志,對瑣碎小事根本不屑一顧,人們是以都很看不起他。王猛卻很是怡然自得,在華陰隐居。
桓溫
聞桓(huán)溫入關,披褐(hè)詣之,扪虱(mén shī)而談當世之務,旁若無人。
當他得知桓溫入關的消息後,便穿着粗布衣服前去造訪他,一邊摸着虱子一邊和桓溫談論着國家大事,一副旁若無人的樣子。
溫異之,問曰:“吾奉天子之命,将銳兵十萬為百姓除殘賊,而三秦豪傑未有至者,何也?”猛曰:“公不遠數千裡,深入敵境,今長安咫尺而不渡灞水,百姓未知公心,是以不至。”溫嘿然無以應,徐曰:“江東無卿比也!”乃署猛軍謀祭酒。
桓溫感到他很與衆不同,于是就問道:“我奉天子的指令,統率十萬精兵來為百姓鏟除殘存的賊寇,然而三秦的豪傑仁人到現在也沒有前來歸附,這是為何呢?”王猛說:“您不遠數千裡,深入敵境,現在長安就近在咫尺而您卻不引渡灞水,百姓們不知道您的心思,是以才不來的。”桓溫默不作聲,不予應答,許久才說:“江東一帶沒有人能比得過你的!”于是就讓王猛暫時出任軍謀祭酒。
溫與秦丞相雄等戰于白鹿原,溫兵不利,死者萬餘人。
公元354年,桓溫與前秦丞相苻雄等在白鹿原交戰,形勢對桓溫所部極為不利,有一萬多兵丁死去。
初,溫指秦麥以為糧,既而秦人悉芟(shān)麥,清野以待之,溫軍乏食。
起初,桓溫原指望用前秦地區的麥子來作軍糧,可是後來前秦人居然把麥子全部收割了,隻留下了一片被清理過的曠野等待桓溫一行,是以桓溫的軍隊缺乏軍糧。
六月,丁醜,徙關中三千餘戶而歸。以王猛為高官督護,欲與俱還,猛辭不就。
六月初一,桓溫押着關中的三千多戶人家開始撤退。同時,以王猛為高官督護,打算讓他與自己一同傳回,王猛堅持推辭,不肯接受。
苻堅
東海王堅,素有時譽,與故姚襄參軍薛贊、權翼善。
東海王苻堅,向來受人贊譽,和過去姚襄的參軍薛贊、權翼交往頗深。
贊、翼密說堅曰:“主上猜忍暴虐,中外離心,方今宜主秦祀者,非殿下而誰!願早為計,勿使他姓得之!”
薛贊、權翼秘密地勸說苻堅道:“當今聖上猜忌殘忍,行為暴虐,朝廷内外早已對他離心,現在适宜主持秦國祭祀的人,非殿下莫屬。希望您能盡早打算,以免讓大權旁落他人之手!”
堅以問尚書呂婆樓,婆樓曰:“仆,刀環上人耳,不足以辦大事。仆裡舍有王猛,其人謀略不世出,殿下宜請而咨之。”
苻堅前去征詢尚書呂婆樓的意見,呂婆樓說:“我馬上就是刀下鬼了,不足以用來辦成大事了。不過在我的私宅裡有個叫王猛的人,他的謀略世上少有,殿下應當請他出來,征詢他的意見。”
堅因婆樓以招猛,一見如舊友;語及時事,堅大悅,自謂劉玄德之遇諸葛孔明也。
苻堅依照呂婆樓的意思召來了王猛,兩人一見如故。談論到目前的國家政事,苻堅顯得大為喜悅,自稱是劉備遇上了諸葛亮。
王猛日親幸用事,宗親勳舊多疾之,特進、姑臧侯樊世,本氐豪,佐秦主健定關中,謂猛曰:“吾輩耕之,君食之邪?”
王猛日益受到苻堅的寵信,皇親國戚以及那些有功的舊臣是以十分嫉恨他。特進、姑臧侯樊世,原本是氐族的豪強,輔佐前秦國主苻健平定關中有功,他對王猛說:“我們耕種,你卻要坐享其成嗎?”
猛曰:“非徒使君耕之,又将使君炊之!”世大怒曰:“要當懸汝頭于長安城門;不然,吾不處世!”
王猛說:“不但要讓你耕種,而且還要讓你烹饪成熟食!”樊世頓時勃然大怒,說道:“我一定要把你的腦袋懸挂到長安城門上,否則,我誓不為人!”
猛以白堅,堅曰:“必殺此老氐,然後百寮可肅。”會世入言事,與猛争論于堅前,世欲起擊猛;堅怒,斬之。于是群臣見猛皆屏息。
王猛将這些話轉述給苻堅,苻堅說:“一定得除掉這個氐族老頭,群臣百官從此才能恭敬順從。”恰巧這時候樊世入朝商讨事情,同王猛當着苻堅的面争吵起來,樊世企圖起身攻擊王猛,苻堅是以大怒,便下令斬殺了樊世。從此以後,文武百官見到王猛後都吓得連大氣也不敢出。
猛為相,堅端拱于上,百官總己于下,軍國内外之事,無不由之。
王猛出任宰相時,苻堅斂手端坐于其上,百官則統屬其下,軍事以及國家内政外交事務,無不經由他手辦理。
猛剛明清肅,善惡著白,放黜屍素,顯拔幽滞,勸課農桑,練習軍旅,官必當才,刑必當罪。
王猛一生剛正開明,清廉嚴肅,明辨善惡,放逐罷免屍位素餐的人,提拔重用懷才不遇的人,獎勵勸勉農耕桑蠶,訓練士兵,任用官員都是人盡其才,刑罰跟罪責也是相比對的。
由是國富兵強,戰無不克,秦國大治。堅敕太子宏及長樂公丕等曰:“汝事王公,如事我也。”
是以國富兵強,戰無不勝,前秦得到了很好的治理。苻堅敕令太子苻宏和長樂公苻丕等人說道:“你們侍奉王猛,要像侍奉我一樣。”
六月,秦清河武侯王猛寝疾,秦王堅親為之祈南、北郊及宗廟、社稷,分遣侍臣遍禱河、嶽諸神。
公元375年六月,前秦清河武侯王猛染病卧床不起,前秦王苻堅親自為他到南郊、北郊以及宗廟、社稷祭壇祈求神靈保佑,并且分别派侍衛大臣前往黃河、華嶽等地到處祈求諸神。
猛疾少瘳,為之赦殊死以下。
等到王猛的病情略微有點好轉,苻堅便為此大赦判死刑以下的罪犯。
猛上疏曰:“不圖陛下以臣之命而虧天地之德,開辟已來,未之有也。
王猛上疏道:“沒料到陛下竟然因為臣的性命而損害了天地之德,這可是開天辟地以來不曾有過的事情。
臣聞報德莫如盡言,謹以垂沒之命,竊獻遺款。
臣聽說報恩沒有什麼能比得過盡情直言的,謹以我垂危的生命,私下裡向陛下進獻剩下的最後一點忠誠。
伏惟陛下,威烈振乎八荒,聲教光乎六合,九州百郡,十居其七,平燕定蜀,有如拾芥。夫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終,是以古先哲王,知功業之不易,戰戰兢兢,如臨深谷。
臣想到陛下威德功業讓八方為之震動,聲望教化讓六合受到光耀,九州百郡,十有其七,平定燕、蜀之地,就像彎腰拔草一樣那麼簡單。善于開創的人不一定善于守成,善于起始的人不一定善于結束,是以古代的聖哲帝王,深知建立功業的不易,都是戰戰兢兢,如臨深淵。
伏惟陛下,追蹤前聖,天下幸甚。”堅覽之悲恸。
臣希望陛下能夠追随前代的聖哲帝王,這實在是天下的大幸事。”苻堅看罷王猛的上疏,萬分悲痛。
秋,七月,堅親至猛第視疾,訪以後事。
七月,苻堅親自到王猛的府第去探視他的病情,并向他詢問後事。
猛曰:“晉雖僻處江南,然正朔相承,上下安和,臣沒之後,願勿以晉為圖。鮮卑、西羌,我之仇敵,終為人患,宜漸除之,以便社稷。”言終而卒。
王猛說道:“晉朝雖然地處長江以南的偏僻之地,然而他們是承襲正宗,上下安定和諧,臣死了以後,希望不要圖謀晉朝。鮮卑、西羌是我們的仇敵,最終也将成為我們的禍患,是以應當逐漸除掉他們,以安定江山社稷。”說完這些話後,王猛就死去了。
堅比斂,三臨哭,謂太子宏曰:“天不欲使吾平一六合邪,何奪吾景略之速也?”葬之如漢霍光故事。
苻堅親自參與裝殓王猛,三次親臨痛哭,并對太子苻宏說道:“難道上天不想讓我一統天下嗎?為何這麼快就把王猛從我身邊奪走了呢?”随即依照漢代霍光的舊例把王猛安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