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山東青島:别家村的大石鼈(續二)

文/王玉來

前文書裡說到公鼈精沖毀田地莊稼,觸犯天條,被變成石頭,母鼈精求情無果,不吃不喝,不離不棄,相對相守,幾百年後也變成了石鼈。

後來終于感天動地,也感化了二師兄,兩隻鼈的淚水化作小河,河水自北嶺流下,彙入村南三角灣,村民從這灣裡取水灌溉田地,自此之後,别家村的土地肥沃,人丁興旺,五谷豐登,成了風水寶地。老人們教育後人,都說石鼈是村子的保護神,不能禍害。

這三角灣裡的水常年不幹,積水很深。王老先生小時候,經常領着小夥伴們冬天滑冰,夏天洗澡......從沒在這個深灣出過任何事故,全村人都非常平安。

這大灣裡有很多鼈,據說就是那倆鼈精的後代。晴天早晨出太陽的時候經常出來曬蓋,曾有人看到過有八人鍋蓋那麼大的鼈,帶領着很多小鼈在曬太陽,卻無人敢捉,可能都是出于對鼈精的敬畏。

傳說清朝時期,從南方來了幾個商人(北方人稱之為南蠻子),走鄉入戶,推銷日常用品,用頭發換針線頂針之類的東西,買賣很紅火。還會耍藏掖,變魔術,看風水,踩穴地(墓地)。

南蠻子在别家村轉悠了好幾天,看好了這塊風水寶地,想買下來長期居住。他們找到别家族長商讨,願意出高價買下整塊地,可是别家族人因在此紮根幾百年了,這塊土地養育了他們祖祖輩輩,不願離去。盡管價格很誘人,但仍不舍得賣。

多次商讨無果,那幾個南蠻子非常惱怒,他們知道這塊風水寶地是因為有兩個石鼈的鎮守和保佑。買不到地就想破壞風水,南蠻子不想讓别家人繼續得到好處。

山東青島:别家村的大石鼈(續二)

有一天晚上,他們提前将行李搬到别的村,走之前放出話來說地不買了,要回南方老家。可半夜時候,他們幾個趁着夜黑風高,帶着炸藥偷偷溜到北嶺,點燃了炸藥。

半夜裡一聲巨響,震天動地,别家人感覺不好,族長急忙召集村民四處檢視,發現兩個石鼈被炸,母鼈不見了,公鼈的蓋也裂開了一條縫,前腿炸掉一塊。

别員外知道是那幫耍藏掖的南蠻子所為,就派人騎馬追趕,當追到百裡之外時發現一輛馬車跌落到路邊池塘裡,無人生還,這才趕回來複命,案犯全死,此事也無法追究了。

其實那母鼈被南蠻子炸飛,掉入南河,沉到河底,受傷不輕,隻是無人知曉。陰差陽錯,母鼈掉入河中,如魚得水,正好在河底療傷,元氣慢慢恢複。一直在河底守護着這片傷心而又不忍離去的土地。這母鼈六十年現身一次,去看一下北嶺的公鼈,順便幫師兄療傷。

北嶺頂的公鼈也被炸受傷,鼈蓋被炸裂一條大縫隙,鼈前腿炸掉了一塊,碎石就放在石鼈的身邊,多少年無人敢動。

傳說有個姓鞠的青年,家裡養着豬,豬圈門子經常被豬拱開,就用推車将石鼈前腿的碎石推回家,堵在豬圈門子上。豬是出不來了,可他鼻子流血不止,一連幾天,怎麼也止不住,幸虧他家族長有見識。猜想是動了不該動的東西,那青年才明白過來,急忙将石頭放回原處。

說來也怪,放回去不久,鼻子不流血就止住了,他感覺那石鼈确實有神靈。俗話說: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出于敬畏,他就找到本家一個掬匠兄弟,要求他将裂縫(上次我去勘察,鼈蓋殘石上的裂縫還能看出)的鼈蓋掬好。

那掬匠兄弟,平日裡走鄉串村,專幹掬盆子、掬碗、掬大缸的營生,手藝不錯,就攬下了這活兒。掬匠一連幹了三天才将鼈蓋掬好,隻在哥哥家吃飯,手工費分文沒取。自此之後,鞠姓人家人丁興旺,成為了别家村的大戶。

山東青島:别家村的大石鼈(續二)

别家村三面環水,西邊有風河,南邊有南河,東邊有一條小河,北邊依靠北嶺,易守難攻,是扼守鐵山東北七個村的戰略要道。

解放前,别家村富甲一方,害怕戰亂就将村子周圍壘起高高的圍牆,前後各有一個村門,正好對着兩隻石鼈的方向,危機時刻總能化險為夷。

傳說膠州的土匪曾來别家村搶奪财物,借着夜色偷偷摸上圍牆,突然兩道紅光閃過,土匪們紛紛掉落牆下,村民們這才發現有人偷襲,敲起銅鑼,吓得土匪倉皇逃竄,再也沒敢來犯。

據說日本占領山東的時候,對鐵山的楊家山裡久攻不下,接着轉攻别家村,企圖占領鐵山東北一溜溝的七個村,可是别家村高高的圍牆上不去,就用飛機來炸。

傳說有幾架飛機貼着屋頂樹梢飛行,往村裡投炸彈,可是來回投了多次就是投不到圍牆上,炸彈不是不響就是投偏了,鬼子無奈隻得放棄。這些都是王老先生親眼見過的,每說到這裡就稱多虧大鼈神的保佑。

這次我去别家村南河底尋那大石鼈的蹤迹,結果一無所獲,可能是六十年現身一次,我沒有那麼好運吧。去到北嶺上隻發現一塊帶鼈蓋的殘石,裂縫依然清楚。石鼈被開發商打破,是以住院半年,剩下一塊鼈蓋殘石再也沒人敢動,孤獨地冷冷地杵在田野裡。

王老先生說其實兩個石鼈自從被炸之後就已經功德圓滿,倆鼈精的真神被西王母召回天宮,封為南天門門神,分列在南天門左右,守護着天宮。

别家村成了他倆的傷心地,也是功德圓滿地,也許偶爾能回到這裡找尋當年的記憶,或許能順便看望一下他們曾經佑護過的子民,誰也無從知道......

這正是:

千年修煉非易事

兩情相願結連理

一心為民功德滿

佑護一方出傳奇

簡介:黃島區鐵山街辦人。筆名山泉。堅定于杏壇,寄情于山水,仰慕山的高度,羨慕海的深度,以書為友,筆耕為樂,靜心找尋生活中的美和快樂。

圖/牛鴻志

簡介:教師,家在黃島。作品曾獲第十屆全國美展山東展區優秀作品獎。山東省青年畫院畫師。

(家在黃島2017-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