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登與戈登
過去8年,火箭隊為總冠軍發起了強有力的沖鋒,但結果卻不盡如人意。如果一定要盤點一下火箭隊過去8年的成功,那我認為應該是他們在交易市場以及簽約合同上的眼光。休城從洛杉矶湖人手中虎口奪食搶下“魔獸”霍華德、大交易換來克裡斯·保羅、組建過“雙MVP”的“鬼吹燈”組合;同樣,他們也以十分廉價的合同續約過不少優質球員:戈登、塔克、豪斯、卡佩拉等等。從本賽季休斯頓的成功甩賣來看,他們過去積攢籌碼的能力可見一斑。然而,上一個時代就此别過,受到疫情影響,本就“吝啬”的費爾蒂塔幾乎就要開始小球市的“刮刮樂”建隊模式。但我認為,火箭隊目前已經邁出了第一步——凱利·奧利尼克!
奧利尼克
說起奧利尼克,這哥們出現在大家視野恐怕還得追溯到2014-15賽季東部季後賽首輪——奧利尼克讓樂福賽季報帳。奧利尼克一直以來就是一個小角色,但我認為如果不是他那一拉,或許那個賽季的總冠軍就是騎士隊。從某個角度出發,奧利尼克這一拉直接改變了總冠軍的歸屬。那麼,為什麼說這麼一個小角色是火箭隊重建的第一步呢?
鐵血凱爾特人
首先,我們回顧一下NBA的兩支球隊——凱爾特人和爵士。
凱爾特人被球迷稱作“綠衫軍”,這不僅僅是因為凱爾特人的隊标就是一位穿着綠色夾克衫的老頭,更因為這支球隊流淌着一種“鐵血”的傳統。自皮爾斯、加内特、雷·阿倫的三巨頭之後,我們看今天的凱爾特人依然有一種“硬”的感覺。安吉本人也談到過凱爾特人的引援,他認為球隊隻會選擇那些适合球隊精神文化的球員加盟。我想我們今天依然能在斯瑪特、湯普森身上看到當年那支凱爾特人的風采。
斯托克頓、馬龍打擋拆
同樣,我還必須提到猶他爵士隊。作為火箭隊的球迷,肯定忘不了姚麥時代被陣容克制地毫無還手之力的對手。但是,爵士隊真的隻是在陣容上克制火箭隊嗎?我認為不盡然,彼時的火箭隊雖然坐擁姚麥組合,但從球隊的精神文化層面來看顯然缺少一種硬氣,而這種硬氣在對手爵士身上卻展現地淋漓盡緻。自斯托克頓、馬龍時代開始,爵士在核心選擇上始終以“一内一外”的模式著稱,而在角色球員以及打法的選擇上無不展現斯隆的“鐵血”和“穩定”。即便老帥駕鶴西去,爵士隊也從未改變他們選擇球員的标準——他們對超級明星并不感冒,而是踏踏實實選擇那些職業态度良好、比賽風格強硬的球員。時至今日,我們依然能點出英格爾斯、博揚等球員,他們身上流淌着的就是爵士傳承的球隊文化。
傑裡·斯隆
凱爾特人和爵士作為東西部的常青樹,自有其立身之本。爵士雖然沒有染指總冠軍,這幾年甚至連分區決賽也進地不多,但不得不說他們就是西部季後賽的常客,常年在競争激烈的西部保持前八的水準,也自有他們獨特的球隊文化和建隊思路。
最後,我就要談談為什麼奧利尼克是火箭隊重建的第一步。奧利尼克是一名非常強硬的球員,如今已經30歲的奧利尼克作為角色球員必然無法成為球隊未來戰術層面的核心球員。但是,奧利尼克能夠為火箭隊帶來球隊文化,隻有确定了球隊文化,這支球隊未來的重建之路才能明确需要哪些球員。
事實上,火箭隊得到奧利尼克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嘗試尋找伍德的搭檔。火箭隊在交易截止日前傳出希望得到魔術隊的戈登,但最終未能如願。送出奧拉迪波的交易中,火箭隊也願意吃下奧利尼克,這說明他們對于内線球員有一定的需求。考慮到火箭隊如今處于重建時期,他們對一名并不年輕的内線球員有興趣,隻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為了嘗試伍德究竟适合與什麼樣的内線搭檔。
伍德
伍德今年26歲,從進攻端的表現來看,他非常适合火箭隊的打法,在缺少伍德的日子裡,火箭隊勝少負多,就說明伍德在進攻端的作用無人可以取代。然而,進攻端能夠肆意轟炸對手進去的伍德,在防守端的表現并不能讓人滿意,尤其是護筐方面更是讓人操碎了心。火箭隊此前用考辛斯搭檔過伍德,但二人之間并沒有形成合力,多是各自為陣。當然,如果火箭隊當初拿下艾倫,用艾倫搭檔伍德或許是一個更厲害的内線組合,畢竟攻防兩端兼具籃闆、空間、護筐的能力,這對組合也絕對值得信賴。
當然,對于火箭而言,現在最重要的就是樹立了以奧利尼克這樣“拼命三郎”的球隊文化标杆,他們接下來的引援也大緻會按照這個标準去尋找有“拼命三郎”精神的球員。火箭隊的總經理斯通認為球隊沒有必要進行大規模的擺爛,他認為火箭隊戰績糟糕的原因主要是受到傷病影響。不過,我認為火箭隊主要是背着個4000萬的沃爾才不好意思說自己需要大規模擺爛。當然,他們也可以借沃爾那鬼火一般的星光加緊尋找下一位“哈登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