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合肥人
有啥“口頭禅”嗎?

……
相信很多人會津津樂道!
但如果說到2021年
新出現的“口頭禅”熱詞,
非他莫屬!
那就是——“科裡科氣”!
“科裡科氣”被大衆關注最近的一次“高光時刻”,是在2021年6月12日央視《對話》欄目播出的關于合肥科技和産業快速發展的訪談節目。節目一開始,合肥市委書記回答主持人關于合肥城市氣質的提問時,用了這個特别的詞語“科裡科氣”,用來表述合肥這座科技名城極其重視科技創新,并埋頭苦幹、執着鑽研的城市精神。這也是合肥官方第一次在公開場合使用這個詞,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合肥市委書記接受央視采訪時說:“中國科大學生寫了一首歌,講中文系的學生‘文裡文氣’,學外語的叫‘洋裡洋氣’,學曆史的叫‘古裡古氣’,他們說合肥是‘科裡科氣’,因為科技創新現在是合肥最大的辨別、動能和潛力。”
“科裡科氣,創新天地”、“科裡科氣,養人之地”、“氣質獨特,科裡科氣”……許多合肥人注意到,詞語“科裡科氣”越來越多地被人們挂在嘴上、寫在紙上。雖然之前很多人并沒有聽說過,更不知啥意思,但這并不妨礙它近期頻繁出現在官方媒體和公衆視野裡。
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詞”,算不得高大上,甚至聽起來有點奇奇怪怪,可這個詞在合肥就這麼火了!與近期“竄熱”的省内“蕪湖,起飛!”“蚌埠住了!”等不同,“科裡科氣”除了風趣幽默之外,還自帶氣質:我們窺斑見豹,從中能感受到合肥的城市精神特質。
詞語新解
舊詞“翻新”而來
更是網言網語活用
“科裡科氣”,其實是一個網絡熱詞,是模仿和套用網絡流行的“廳裡廳氣”、“局裡局氣”而來的。據“搜狗百科”描述,“廳裡廳氣”指一個人的形象很像廳長級别的公務員。
其實最早出現的是“局裡局氣”,因國家幹部職級除了局長,還有廳長、科長等等。在抖音等網絡平台裡常見的相關句式是,“這輩子與廳裡廳氣、局裡局氣無緣了,那就科裡科氣、一身正氣吧”,一股濃濃的親和力和自嘲感撲面而來。而“‘科裡科氣’的合肥”裡的“科”是“科學技術”的“科”。但不可否認的是,網絡流行熱詞“科裡科氣”為其在某些人群中的語感形成,可能已貢獻一定的基礎“流量”。
尋根問源
民間官方共創“名人效應”
衆所周知,合肥有一個人們熟知的城市宣傳口号是“兩個胖胖歡迎你”。相比之下,用類似“科裡科氣,創新天地”這樣的表達形式來宣傳合肥科技創新的動能足、潛力大,語義簡潔而又切合實際,高度概括合肥的特色和亮點,展現城市發展的精氣神,社會認可度很高。安徽省教育廳語言文字資訊管理部門和合肥市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的專業人士接受采訪時,不約而同地為“科裡科氣”打“call”。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宣傳部門證明平時學生們有這種說法,用來指那些隻鑽研學習,不太顧及其他的“可愛”學生。國際知名大學的“高材生們”群體使用,疊加省會城市市委書記大力宣傳推介,産生“名人效應”,以緻大家廣泛使用。
學界訪談
“科裡科氣”究竟創新在何處?
順應創新變化,突破傳統仿造新詞
現代漢語中有一些格式,可以快速“複制”出很多類似的結構,“科裡科氣”就是個新造的“A裡A氣”構式詞語,突破了該格式中A的語義要求。從語義上看,其中的A為形容詞性的詞或語素。如:“小裡小氣、嬌裡嬌氣、土裡土氣、俗裡俗氣”等,其中的A絕大多數是形容詞性的。也會出現極少數名詞性的,不過那些名詞性的成分就會含有形容詞性的某種程度量級,如“匪裡匪氣、猴裡猴氣”等。“科裡科氣”裡的“科”是一個名詞性語素,并且不含有某種程度量級,當然說話人可以主觀注入某種量級。從語義或者從語感上看,“A裡A氣”往往帶有貶義,而“科裡科氣”出現的語境是中性或褒義語境,這或許是追求幽默、新異的效果吧。
安徽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崔達送觀點:使用“科裡科氣”口語色彩濃厚,用來形容城市氣質和城市精神風貌以求幽默效果,或許會流行,要經過時間檢驗。
為什麼說“科裡科氣”适合合肥傳播?
主動接地氣,“深度自信”助推擴散
“A裡A氣 ”構式裡如臨時填入一些語素而形成新用法,并不含有強烈的貶斥,而是帶有調侃意味,用“科裡科氣”形容科學技術人員時,可以把其經常被人調侃的一些氣質加進去,如“沒有生活情趣”、“不講究穿着打扮”、“說話直來直去”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生無疑就是“科裡科氣”的最佳代表。借用“科裡科氣”來形容合肥城市形象和氣質時,也不是一本正經的,而是親切随和的。我們從中解讀出“合肥沒啥特色,就是重視科學”、“合肥沒啥文化,就是富有創新精神”、“合肥沒啥大企業,就是科技創新企業多”等的意思,這是帶有深刻自信的自嘲心理。人們似乎從這裡讀出網絡上流行的“凡爾賽”語言風格,讀出合肥對未來的科技事業大發展的樂觀主義精神。
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徐默凡觀點:官方使用網民習以為常的自嘲政策和喜聞樂見的語言形式,助推創造了一個新的流行語,這無疑是一種接地氣的傳播佳作,值得肯定和倡導。
如何更好提升“科裡科氣”知名度?
具流行潛質,生命力待實踐檢驗
說到合肥的城市精神表述新詞“科裡科氣”,不禁讓人聯想到山西省的“晉善晉美”、常熟市的“常來常熟”以及樂山市的“樂山樂水樂在其中”等,都用疊字,上口且易記。相比之下,“科裡科氣”的“科”字目前無法單獨使用,仍是作為一個語素或詞素存在,須存在于“A裡A氣”這種固定構式中才友善傳播,而且需要結合央視采訪合肥市委書記時的上下語境才更好了解,是以流行起來還有不确定性,但我看好他的傳播效果。
安徽大學文學院博士彭家法觀點:“科裡科氣”已經具備主客觀基礎和更廣泛流行的潛質,能不能獲得更多的人接受認可、能不能有更長久的生命力,取決于城市科技發展程序和大衆使用情況,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科裡科氣”是合肥
最寶貴的遺傳基因
“科裡科氣”是一個新詞,一個為合肥這座城市“量身打造”的詞彙,比較符合合肥的氣質,也比較能夠突出合肥的特點。
要感謝1969的那個冬天,科大選擇了合肥,合肥也選擇了科大,由此開始,合肥向着科技名城、科技創新的方向一路狂奔!
自1970年代中後期,合肥科技資源進入快速聚集階段。随着國家科研機構外遷和調整,合肥抓住機遇引入一大批國内著名的高校和科研機構。在這個基礎上,合肥漸成我國大科學裝置最為集中的城市之一,一切都風起雲湧,風馳電掣,讓人目不暇接。
進入合肥這座城市,能夠強烈地感受到它無處不在的創新氣息和創新氣質,而這正是由科學與科技的基因散發出來的。科技創新是大變局的“關鍵變量”,也是高品質發展的“最大增量”,“科裡科氣”可以說是合肥最為寶貴、最具優勢的遺傳基因。
“科裡科氣”獨特氣質的合肥
發展勢頭強勁
近年來,合肥集聚了一大批“國之重器”(大科學裝置),有一大批科學家;把新興産業的發展作為主攻方向和着力點,有為政府跟有效市場有機結合——合肥正在變得越來越“科裡科氣”。
面向未來,一座創新策源強勁、成果轉化高效、生活服務完備、生态環境優美的科學新城,正在拔地而起。
從零起步的合肥科技事業,在曆經了新中國成立後的科技事業萌芽階段和科技資源聚集階段後,逐漸拉開了科技體制改革的序幕。
“科裡科氣”獨特氣質的合肥,正在曆史與現代的交融中、在創新與激情的奮進中昂首闊步。
家園萬頃淝水畔。
正秋妍,釀花天。
合肥,合,則肥——
萬物共生,萬物繁盛。
一個海納百川,相容并蓄的投資窪地,一個較真科學、崇尚鑽研的科教基地,正越來越成為各行各業的發展高地和百姓生活福地。“七城”在路,使命在肩!基因傳承,精神赓續!具有“科裡科氣”獨特氣質的合肥正向着我們昂首闊步走來。
文字 | 王蓉
編發 | 吳弘 翁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