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幾個句子,都可以表達“太沒勁了”,我們逐一來拆解一下!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It was a total buzzkill.</h1>
這句話,意思是“這真的太掃興了”。
buzzkill 由“buzz(興奮)”和“kill(殺死)”組成,指“掃興的事”。
Flying gives me a real . 飛行真的讓我興奮。

不要做個掃興的人!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1">It was a bit of a snoozefest.</h1>
這也是一個很道地的說法,表示“這有點讓人打瞌睡了”。
裡面用到了一個單詞“snoozefest”,這是一個蠻有趣的組合詞。
其中“snooze”是動詞/名詞,指“打瞌睡”:
I often have a snooze after lunch. 我常在午飯後睡個小覺。
而“fest”來源于“festival”,常常作為詞尾表示“~節”。
a jazzfest 爵士音樂節
a talkfest 漫談會
是以此處的“snooze-fest”,直接翻譯就是“瞌睡節”。
這個句子所表達的意思就是:這就有點像個瞌睡節,那麼的無聊。
瞌睡節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1">What a drag!</h1>
這個稍微比上面的兩個說法更加的口語化,也更加不容易了解,意思是“太無聊了吧!”
這裡的“drag”,學過這個單詞的同學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動詞的意思“拉扯”;但其實它還是一個名詞。作為名詞,它有以下兩個主要意思:
無聊的人,無聊的事。
阻礙前進的事或者人,負累,絆腳石,後腿。
當你知道了名詞的意思之後,“what a drag”就很好了解了—— 真是無聊的事!
如果搜尋圖檔,你一定會看到這個圖:
太沒勁了。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1">That's so lame.</h1>
也是一個結構非常簡單的句子,意思是“太差勁了”。
這裡的重點單詞是“lame”,有下面幾個意思:
unable to walk well because of an injury to the leg or foot 瘸了;跛的
weak and difficult to believe 站不住腳的;無說服力的
not interesting or fun 無趣的;無聊的
第一個意思應該是同學們學過最經典的意思,但是2、3才是日常用得最多的。
因為說别人瘸了真的沒什麼禮貌,但是說“男人編的借口很lame(沒說服力)”或者“說一個笑話很lame(蹩腳)”,卻是常常可以用到的。
She gave some about missing the bus. 她找了個站不住腳的借口,說是沒有趕上公共汽車。
不要笑!太蹩腳了。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1">When you do this, it's very dull!</h1>
這句話的意思是 “你要這樣做,那就沒意思了”。
“dull”的意思可太多了:
a movie 一部沉悶的電影
Her eyes were . 她目光。
It was a , grey day. 那是一個昏暗的日子。
a ache/pain 疼痛
The gates shut with a . 随着一聲,大門關上了。
這個句子中表達的則是“無聊,沉悶,沒意思”。
沒有你,就太無趣了。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1">This is kind of tedious.</h1>
(這有一丢丢無聊呀。)
這個應該是和“boring”最接近的句子了,因為“tedious”的意思就是“乏味,無聊”。
“kind of” 表示程度輕,意為“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