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參加了國磚吧的一次懷舊巡回蹭聽,回味了一些索尼WALKMAN時代的老古董,反正就順手跟各位分享一下吧!

WALKMAN是索尼對于個人随身音樂播放器的通稱,最早起源于1979年索尼推出的第一台個人便攜式錄音帶錄音機TPS-L2,當時的命名就叫WALKMAN。最近Oriolus老人家推出的DPS-L2便攜播放器就是完全緻敬大法這一經典的作品。
之後索尼就一直沿用WALKMAN這個名字,并且延展到後來推出的MD、MP3等産品,甚至部分耳機也會帶有WALKMAN的辨別。
而這次蹭聽的,是比MN-N707還要晚10年誕生的NWZ-A844(以下簡稱A844)。A844是屬于索尼A840系列,該系列分2個不同的版本,其中A844内置8G的儲存空間,同系列還有内置16G的版本。
A844一定程度上繼承了索尼在前一年,也就是2009年為了WALKMAN 30周年而推出X1000的部分技術,包括此後被大量運用在索尼便攜産品中的數字功放技術S-Master,以及基于配套耳機上的拾音麥克風而實作的主動降噪技術,這在當時來說是相目前衛的技術。
其中S-Master是通過一顆Cirrcus Logic定制晶片去完成PWM功率放大,以及數字信号DSP處理和數字功放輸出等工作。純數字功放技術理論上有低失真、全頻帶無相位差、動态大等優勢,而且更容易對輸出的音色進行渲染調味,這本身就相當的索尼!但是理論歸理論,事實上采用S-Master技術的索尼播放器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不太受燒油們待見,這也是導緻索尼在HIFI圈影響力大不如前的關鍵之一。
但S-Master技術本身最直覺的好處就是體積和發熱都要比其他采用A類、B類以及AB混合放大的機器更加友好,而且也更加省電。是以A844的體積不僅小巧,而且薄得跟紙片似的——直覺對比,A844的厚度并不比一張MD盤片厚多少。要知道A844本身可是有着2.8英寸彩色螢幕,并且内建了主動降噪功能的,而且即便這麼薄,其當初的續航能力依然可以達到29小時——當下很多新一代的國磚都尚且很難有如此出色的續航表現,可見當初大法的技術到底有多“黑”~!
A844采用實體互動的方式,除了音量控制鍵是在側面之外,其餘按鍵都集中在正面螢幕的下方,而且中間的導航鍵與邊角上的兩個圓形按鍵構成了類似米老鼠頭像的造型,是以A840系列也是以被稱為“米奇頭”。索尼作為信仰,它家的外觀設計和做工确實是沒挑的,而且到手蹭聽的這台A844是某位老燒的藏品,是以品相還相當新,功能及按鍵手感也都依然完好,算是很難得了。
随A844一起到手的還有2條也是很有年份的索尼耳機,其中這條是MDR-EX300。不過我不太熟悉這個時期索尼的耳機,不過從長短線、直插頭來判斷,不像是零售版本的EX300SP,反而更像A844以及同時期的Z1050的配塞MDR-EX0300。
EX300采用日後索尼很常見的動圈單元垂直布置、側面聲音導管輸出的架構,甚至目前仍線上銷售的XBA-Z5的動圈單元布局也依然采用相同的設計。就定位來說,無論是EX300SL還是EX0300,甚至之後索尼L36h手機配塞EX300AP,都是作為比入門級略高一點點的中高檔配塞,其中EX300SL當時的零售價大概是300多人民币——有點相當于當年的MDR-E838的定位。
至于另一條大法耳機則是MDR-EX082,時間上要比EX300還要早一點,也是一款挺經典的配塞,A726、PSP都有用過這款耳機來作為配塞。也正因為這樣,是以耳機背闆上有WALKMAN的标志。
不過看到這造型,我嚴重懷疑EX082是不是索尼直接拿平頭塞硬加了個聲音導管魔改成的入耳式耳塞。不過這個結構造型其實影響了後面不少耳機型号,包括達音科Titan5就非常神似。
除此之外,發起活動的老燒還額外提供了一條被不少燒油認為是白菜價人聲神塞的Intime SORA碧 LIGHT。SORA碧其實也火了好幾年了,而且有若幹個不同的版本,但除了像SORA碧 TI3這樣的少數特殊型号外,總體來說價格都很親民。而且佩戴舒服,人聲好,确實很值得居家常備一條在身邊。
作為對照,免不了就得請出被供在神壇上的老經典——MDR-E888SP。我手頭上這條實在2000年左右入手,當時的售價也是300多人民币,不過跟2010年EX300和EX082,以及現在SORA碧的300多真的不能同日而語。E888從一開始就是作為獨立發售的、偏高端定位的耳機,而且早期版本全部是在日本本土的索尼工廠生産,就定位來說其實是這幾條耳機裡最高的。
而且E888的調音也算是獨一份的,即便在大法自家的耳機當中也很少有跟它相似的,這有可能是跟E888采用在當時來說還是屬于“黑科技”的生物振膜技術有關。據說索尼耳機中采用生物振膜的型号一共有5款大耳,和唯一的一款耳塞也就是E888,而且根據一些老燒的說法,隻有E888、R10、CD3000、CD1000這4款是用純生物振膜,而CD2000和CD1700用的是HOECST-CELANESE公司開發的混合有聚酯纖維的複合生物振膜。之後其他品牌出的“生物振膜”耳機,也是類似後者的複合生物振膜,或幹脆就隻是個噱頭。
絮絮叨叨介紹完了,接下來就是最喜聞樂見的聽感環節了。
不過這裡要分成2部分來進行,首先是用A844配搭這4條耳機來進行的聽感,這樣會更原汁原味些,不過畢竟A844那個年代對音樂的了解、數模轉換技術、功放、功率等都有它的局限性,是以我另外找了個參照前端來進行對比……
就是Cyrus的Soundkey!
雖然是小尾巴,不過Soundkey的輸出電平和功率都不是A844可比的,而且Soundkey的人聲調教相當不錯,風格上也跟那個時期索尼的調音有一定的可比性,是以就拿來作為參考了。
先說一下我對A844的聲音看法。
A844以今天國磚的眼光來看,它的輸出電平其實是相當低的,輸出功率就更不用說了。即便是在我看來已經是相當容易就被推爆的(是真的字面意義上的推爆炸)E888配搭A844也需要大概2/3的音量設定才能獲得足夠的聲壓。不過這個倒并不讓人意外,因為索尼從來就認為在便攜産品上是不需要高阻低敏的耳機,是以時至今天都依然不會像國磚那樣一味去追求高電平、大功率輸出。這點其實可以從EX300和EX082甚至比E888還要好喂飽就能看出來。
就聲音風格走向來說,A844顯然已經沒有N707那麼重口了,即便在開啟了DSEE、VPT環繞聲、立體聲增強各種味精更新檔之後,都還是比不上N707在預設狀态下的口味之重。不過對于聽習慣了“數位聲”的人來說,A844的刻意修飾感還是相當明顯的。A844那個時候其實我已經在用iPod touch4,如果說蘋果給人的感覺就是白開水,那A844最少加了兩勺蜂蜜的溫開水。
A844大體上以中頻以及中低頻為主,突出人聲演唱部分以及以及器樂演奏的主體部分,進而掩蓋了它在高頻部分的不足。DSEE理論上是可以改善早期低碼率有損壓縮音頻檔案的高頻細節,不過實際聽下來還是跟現在哪怕是相對入門級的便攜播放器有質的差距。是以索尼在調音時故意将高頻做了一些塗抹處理,弱化了因為細節不足而導緻的毛糙感,并且進一步淡化高頻的存在。是以特别是在聽人聲流行曲目時,我的注意力更多會放在索尼想讓我關注的中頻人聲上。隻有在聽例如小提琴、鋼琴之類的純器樂演奏曲目時,才會顯露出A844的短闆來。
相比之下,A844的低頻我認為要比如今的大法要好聽,雖然量感并不少,不過修飾得比較恰到好處,對中頻起到很好的氛圍烘托的同時,又不會顯得太過轟頭。而且相對比較蓬松有彈性的低頻也很大程度地掩蓋了由于輸出功率偏低而帶來的控制力不足,隻不過代價就是整體聲音的通透感确實不怎麼好,總感覺像是隔着一層紗那樣。
EX300是一條頻響曲線偏兩頭翹起,而且低頻略多的耳機,它跟A844的組合雖然很搭,但在我看來隻能說中規中矩,談不上有多驚喜。這主要是因為它倆加起來的感覺,跟我當初用N707+E838的很相似,都是那種中頻顯得很豐滿、而且低頻蓬松得有點誇張的典型索尼式調音風格。這種聲音一耳朵下去會相當驚豔,但多聽幾下就會覺得像是吃了一大塊奶油蛋糕那樣膩。而且這套組合對于音樂風格比較挑,它更适合用來聽上世紀8、90年代的日本及港台流行歌曲,對于情感的渲染會相當豐富,并且掩飾了很多錄音上的瑕疵。是以嚴格意義來說,用EX300+A844就是很純粹的聽感流,如果是數毛黨素質控,那肯定這套組合是完全不适合你。
相比之下,EX082的低頻會顯得比較節制,稍稍明亮的高頻會讓它的素質顯得比EX300高一些,也略帶一點監聽的味道。不過總體來說EX082還是比較偏日系的那種暗淡,聲音并不張揚,反而顯得很圓滑油潤。但就細節解析來說依然不強,而且跟EX300相比,它跟A844的配搭反而沒有那麼讓人“驚豔”,顯得比較平庸。EX082的聲音分離度要稍好一些,是以在縱向立體感方面比EX300強。但無論是EX082還是EX300,它倆跟A844配搭時的人聲基本已經不是貼臉了,而是直接就在顱内。
作為對比,E888最少在聲場上是把EX300和EX082按在地上摩擦的,這當中固然有平頭塞在漏音方面占的便宜,但即便加了海綿套或通過按緊的方式來消除漏音影響後,E888依然在人聲定位、聲音邊界等方面優勝于對手。而且E888呈現出很獨特的彈性,特别是在聽手嶌葵的《Amazing Grace》時,中間豎琴響起時,隻有E888能演繹出那種連綿不斷,如同水波漣漪般擴散到遠處,又漸漸反彈回來的感覺。此外就細節呈現來說,E888不僅有着更豐富的泛音,而且它的中頻會帶着一些很細小的顆粒感,是以會增加整體音色的空氣感,特别是在聽一些女聲清唱曲目時,會分外有空靈的感覺。
至于SORA碧,它的聲音其實并不算懷舊,尤其是跟上面那3條耳機相比,SORA碧會更偏現代些。雖然SORA碧也是人聲毒物,不過它對細節的描繪會更加清晰,進而明顯提高了通透感,但也正因為這樣,反而聽起來會沒有了過去那種朦胧美感。如果單論素質來說,SORA碧幾乎可以吊打包括E888在内的全部對手,隻不過耳機的好壞從來不是光素質決定的,情感氛圍這種更偏主觀的因素往往也會左右我們的喜好。
那如果用類似的調音風格,但在輸出電平和功率方面做了大幅加強又會怎樣呢?是以我才會用Soundkey來作為A844的參照加入到主觀聽感環節來。
其實這4條耳機都屬于低阻高敏特容易推的類型,就算是A844要喂飽也不是件難事。不過正所謂大力出奇迹,對于EX300和EX082來說,其正面提升作用還是挺明顯的。相比之下,反而E888和SORA碧對比聽下來反而差異并不大,前者是因為對推力太敏感加上狀态不好,根本吃不了更大的推力,而後者則是潛力不大,想榨也榨不出來。
當中提升最明顯的是EX082,配搭Soundkey會一耳朵感覺到細節解析有提升,而且後者偏暖的聲音風格會一定程度上中和了EX082的監聽味,使得聽感跟素質都能相得益彰。此外人聲會被推開了,聲場無論橫向還是縱向都會被拉開多一些,進而顯得更加舒展。不過即便如此,我認為EX082仍不足以挑戰E888和SORA碧。
相比之下,EX300搭Soundkey雖然人聲也會被打開一些,但依然比較貼臉。而且Soundkey本身就偏多的低頻,會使得EX300的下盤更加泛濫,除非你是搖滾樂或打擊樂死忠,否則不太好接受這套組合的聲音。
而E888用Soundkey做前端,會進一步增加它的甜度,讓它的情感更加豐滿。不過作為代價,是會損失掉一部分它的彈性,我估計是因為過推的緣故。而且E888确實不耐推,傳言用大法自家的便攜前端開最大音量都能把振膜給爆了,換作Soundkey這樣的洪荒之力就更受不了啦!
成文時,我才突然想起這幾條耳機如果配搭暖厚、細膩的凱音N52會不會有驚喜?另外原本計劃是想把達音科2005年推出的DN-E10也拉進來做對比,不過因為巡回蹭聽的時間有限,隻能期待會不會有下一次機會吧!
此外說句題外話,這些老古董能聽到是種緣分,聽不到也不需要太惦記,更沒必要特意花高價去收這些停産、絕版的産品,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