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楊潔籌拍《西遊記》,内定左大玢來飾演觀音,不料遭到劇務李成儒的反對,心急的楊潔,直接怒怼了兩句,瞬間,李成儒閉上了嘴。
楊潔與左大玢的相識,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或許,這也就是人們口中的“緣分”。

1976年,楊潔接到台裡的任務,到長沙錄制節目《追魚記》,說來也巧,恰好33歲的左大玢在戲曲裡飾演了觀音。
那場演出結束後,楊潔當場被左大玢的演出驚呆,随即起身快步來到背景,找到左大玢,笑着對她說:“你演的觀音像極了!以後我要是拍觀音的戲,一定請你來演!”
左大玢聽後,并沒有把楊潔的話當真,以為隻是在客套而已,但楊潔是真正地記住了她。
或許,這就是緣分最神奇的地方,兜兜轉轉又會回到了這裡。
6年後,楊潔開始籌拍《西遊記》,她信守承諾跑到了湖南,當再次看到左大玢後,她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雖然6年過去了,但左大玢的樣貌沒有絲毫的改變,當即拍闆定下了左大玢飾演觀音一角,不料,回來的路上,卻遭到了劇務李成儒的反對。
本來楊潔還是滿心歡喜,可同行的李成儒卻忍不住了,對楊潔說:“導演,不行啊!她的歲數太大了,上鏡不好看。”
開始,楊潔還耐心給他解釋:“你以為觀音是漂亮小姑娘啊?她是有佛像的、有尊嚴的菩薩。”
李成儒聽後不服,又反駁道:“見了那麼多年輕漂亮的,你偏偏選中這個,她的形象實在不像,要不您再考慮考慮?”
楊潔又說道:“她的氣質穩重,很符合觀音菩薩的要求,在我心中,她是不二人選。”
李成儒不死心,還想争辯,可此時楊潔火了,大吼道:“住嘴,一邊去!你是導演還是我是導演啊!”聽到此話,李成儒不再作聲。
楊潔的堅持,最終讓左大玢來到了劇組,可當她去找王希鐘試裝時,王希鐘隻看了她一眼,便對她說:“你是演觀音的吧?不用試”。
就這樣,左大玢沒有試裝,更沒有試戲,就直接參與了拍攝,拍完一段戲份後,所有從業人員,都豎起了大拇指:“演的太好了,導演慧眼。”
也正是演的太像,讓左大玢還遇到了一些尴尬的事。
有一次,左大玢剛拍完戲,本打算坐在樹林休息,不想遠處走來許多圍觀的農民,當他們看到左大玢後,都誤以為是真的觀音下凡了。
于是,紛紛跪地磕頭,雖然左老師一再解釋,但她們卻怎麼也不相信,甚至還有人哭了起來,并送上水果等“供品”。
不過,這也從側面證明了左老師的演技,的确讓人敬佩,就連李成儒也改變了當初的意見。
《西遊記》播出後,好評如潮,左大玢飾演的觀音也深入人心,在一次節目中,李成儒與楊潔剛好聊到這件事。
李成儒感歎道:“現在來看,我那時的确太固執了,導演是對的,左大玢飾演的觀音的确獨一無二。”
不僅如此,10年後,楊潔拍《西遊記續集》時,又抱着試一試的心态,再次來到湖南,令他沒想到,左大玢的樣子幾乎沒有變。于是,左大玢又扮演了續集中的觀音菩薩。
從那之後,左大玢便很少再出現在電視影視劇中,而是把精力全部用在了湘劇的表演中。
後來,雖然林心如、劉濤、趙雅芝等人都飾演過觀音,但在觀衆心中,最經典的依然是左大玢飾演的觀音菩薩。
其實,左大玢能把觀音演的深入人心,成為經典,跟他自身也有很大的關系。
在進入《西遊記》劇組前,左大玢已經是傑出的湘劇表演藝術家,當時,楊潔找到她時,她已經是湖南省湘劇院一團的團長,在湘劇的表演上造詣很高。
而當她進入劇組後,更是利用空閑時間,去各個廟宇觀摩與學習,正是這樣敬業的精神,才使得她能把觀音這個角色塑造成功。
除了左大玢自身的努力,楊潔導演的堅持與慧眼也很是讓人佩服。
楊潔早年的經曆和閱曆,讓她對于角色的定位,拿捏得十分精準,而且她還是一個非常有主見的人,即使有人反對,但她還是堅持自己内心的想法。
正是這種堅持,才讓《西遊記》成為了經典,才讓劇中每個角色,都能給觀衆深刻的印象。
正如從業人員曾評價楊潔”隻要演員合适,即使再難,也要尋找到,如果演員不合适,就是再大的關系,也無濟于事。“
一部經典的作品,離不開演員的演技與努力,更離不開導演”戲比天大“的精神,也是以,我們才能看到前輩們留下的一部又一部的經典作品。
緻敬《西遊記》!緻敬所有為這部劇奉獻過的前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