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電子科大聘任美育名師 陳彼得:将和理工科同學一起創作音樂

今(27)日下午,電子科技大學在即将迎來65周年校慶之際,聘請音樂人陳彼得、劇作家張勇和成都著名主持人馮喬為學校的美育名師。“美育名師聘任暨工作室揭牌”儀式在電子科大清水河校區舉行,相關負責人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名師工作室成立後,将定期上課,并對學校的音樂、戲劇、朗誦表演等社團進行指導,讓理工科的學生們愛上藝術,讓科學也能插上藝術的翅膀。

被譽為“中國台灣音樂教父”的陳彼得透露,他将和電子科大的學生一起創作音樂,讓優秀的作品、校園歌手走上更大的平台。《僞裝者》《天衣無縫》等熱劇的編劇張勇則将擔任電子科大出品的新編川劇《小蘿蔔頭》的文學顧問,用自己的經驗為學生們的作品保駕護航。

電子科大聘任美育名師 陳彼得:将和理工科同學一起創作音樂
電子科大聘任美育名師 陳彼得:将和理工科同學一起創作音樂

活動現場

在聘任儀式前,成都商報前攝影記者、著名攝影師、四川省女攝影家協會副主席遲阿娟就以“尋找生活中不确定的确定”為主題,進行了一堂攝影分享課。“喜歡,那就一直拍下去;想去的地方就去吧,别等,趁我們還年輕。看得多了,見識廣了,對世界的态度就不一樣了。”作為資深媒體人,遲阿娟的生活離不開相機,在結束了20年的媒體生涯後,她将足迹踏遍近40個國家和地區,邊拍邊走。

遲阿娟分享了自己2007年11月在綿竹清平鄉一個平常農家小院拍攝的一張照片。院子裡,金色的銀杏葉落了一地,幾位老人曬着太陽。“這個小院在2008年大地震後已經不複存在。”遲阿娟回憶,正像著名攝影師布列松所說,攝影是一個“決定性瞬間”,瞬間就是絕版,可能就是記錄曆史。

電子科大聘任美育名師 陳彼得:将和理工科同學一起創作音樂

遲阿娟攝影分享課

随後的“美育名師聘任暨工作室揭牌”儀式上,陳彼得、張勇和馮喬受聘為電子科大美育名師,陳彼得和馮喬還就詩與歌進行了一番對話。

電子科大聘任美育名師 陳彼得:将和理工科同學一起創作音樂

活動現場座無虛席,年近80歲的音樂人陳彼得獲得了學生們最多的掌聲,“不要叫我大師,把我喊老了,我還年輕,叫我學長就好了。”雖然漂泊異鄉多年,但陳彼得鄉音未改,他用成都話回憶,自己出生在成都,老家就在錦江劇院後面。大概3歲時,他和家人離開成都,先是到了漢口,後來到了杭州,再到了上海,最後到了台灣高雄。

陳彼得還記得,那時很多人問他的媽媽,成都好還是台北好?媽媽絲毫沒有猶豫,用一口成都話說:台北差遠了,哪裡有成都好。2019年後,陳彼得的大部分時間都呆在成都,從那時起,他真真正正做回了一名成都人:逛公園、濕地,在綠道晨跑、漫步,“成都人情味依舊,煙火氣依舊。”

電子科大聘任美育名師 陳彼得:将和理工科同學一起創作音樂

馮喬和陳彼得對談

這些年除了将古詩詞譜曲演唱外,陳彼得還寫了大量關于成都的歌,如《成都府》《天府之水天上來》。

在央視的《經典詠流傳》節目中,《成都府》曾感動了不少人。但對音樂有嚴格要求的陳彼得卻說,這首歌的創作有些倉促,這次和同學們交流後,他獲得了不少想法,将和他們一起重新創作,“你們可以喊我老陳。我和學生們都是互相學習,我也會把我的經驗傳授給他們,從他們身上學到新的表達。”

紅星新聞記者 邱峻峰

編輯 李潔

(下載下傳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電子科大聘任美育名師 陳彼得:将和理工科同學一起創作音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