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媽媽運動員”吳靜钰:站上賽場,運動員身份更重

作者:Beiqing.com
“媽媽運動員”吳靜钰:站上賽場,運動員身份更重

吳靜钰2008年北京奧運會奪得金牌。資料圖/IC PHOTO

7月24日是東京奧運會開幕式後首個比賽日,吳靜钰将在跆拳道49公斤級比賽首輪迎戰去年世界排名第三、來自難民代表團的迪娜·普爾尤恩斯。對吳靜钰來說,這是一場特殊的比賽——作為曆史上首位4次參加奧運會跆拳道比賽的女性運動員,她在東京奧運會前經曆了退役、回歸,如今以媽媽運動員的身份再次站上自己深愛的賽場。在新京報與百度APP聯合制作的《東京進擊之路》訪談中,吳靜钰将心路曆程娓娓道來。

選擇複出,希望繼續為國征戰

時間回到2016年裡約奧運會跆拳道賽場,吳靜钰止步1/4決賽。裡約失利後,吳靜钰宣布退役,之後懷孕、生子,有幾年時間淡出賽場。然而,淡出隻是暫時的,2019年年初,她以世界跆拳道聯盟富查伊拉公開賽奪冠宣告了自己的強勢回歸。

吳靜钰說,即使在退役的那段時間裡,内心仍有繼續為國家作戰的渴望,“媽媽運動員”的身份是一種激勵,“這是一個不一樣的領域,很多人沒有踏進過。這一點非常打動我,我覺得中國運動員也可以像外國運動員那樣,成為媽媽後仍可以把自己熱愛的事業做好,是以我想到複出。”

複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複出後首秀奪冠的背後是極其艱苦的訓練,吳靜钰在那個階段需要調整的不僅是身體狀态,還有“要不要放棄”的心理。她坦率表示:“我覺得我回來就應該是世界前三的水準,但漸漸發現,自己的身體能力需要恢複,并沒有達到預期的高度。過度疲勞之後,會有一種沮喪的、自我懷疑的情緒,因為發現以前能打過的對手打不了了,或是那時候的狀态打不了了,就特别想放棄。”

教練管建民當時為弟子寫出一張訓練計劃單,吳靜钰笑稱:“就是把我渴望一天就達到的水準拉長到幾個月,這樣我的心态就會很平穩。”她開始看各種有關運動恢複的書籍,對照身體情況盡力避免過度疲勞。

身心都調整到理想狀态後,才有了複出首秀即奪冠的一幕。吳靜钰2019年密集參賽,獲得了足夠的奧運積分,最終在世界跆拳道大獎賽總決賽上鎖定東京奧運會參賽資格。

“媽媽運動員”吳靜钰:站上賽場,運動員身份更重

吳靜钰出戰2016年裡約奧運會。資料圖/IC PHOTO

備戰奧運,訓練計劃因延期調整

即使之前已經經曆過3屆奧運會,但東京奧運會依然給吳靜钰帶來諸多不同的感受。去年3月,東京奧運會宣布延期一年舉辦,得知這個消息,吳靜钰并沒有太大情緒起伏,而是馬上與管建民就訓練計劃調整進行溝通,“當時已經到備戰的沖刺階段了,弦已經繃上了,但變成了還有一年多時間比賽,這根弦必須松下來。”管建民将吳靜钰的節奏調整為一天一節訓練課,為的就是讓她忘記沖刺階段,重新開始為奧運會備戰。

吳靜钰當時正在日本轉訓,想家成為她最大的心理波動,當時她有4個月沒有見到家人——之前能以一種堅定心态備戰,是因為“有盼頭”,而在東京奧運會确定延期後,隊伍因航班變化多次改變行程,無法立即回國,想念和擔心家人的情緒立即發酵起來,幾乎讓她坐立不安,但又要一直提醒自己集中注意力,以免在訓練中因走神兒受傷。是以,吳靜钰依然記得隊伍回國的那一刻,“我們乘坐的航班到達上海,接受隔離還沒有見到家人的時候,我就已經非常踏實了,因為我知道回家了。”

曆經波折的東京奧運會如今已舉行,前一段時間還覺得沒有恢複到足夠強大的吳靜钰已經不再猶豫,因為參加黨課學習觀看抗美援朝紀錄片的一幕被她銘記于心:“我記得最清楚的是毛主席講的那句話,‘你扔你的原子彈,我扔我的手榴彈,我們隻要堅定信念,就沒有打敗不了的敵人。’這句話讓我的意識突然轉變了,不論我是年齡大了還是能力退步了,都一定全力以赴,想辦法去戰勝對手,拿下勝利,這才是我應該做的。”

女兒誕生,鋒銳的性格變得溫潤

2017年7月,吳靜钰正式擁有媽媽這個身份,女兒Gloria的到來被她形容為人生中值得驕傲的事,并改變了她的性格,昔日那個鋒芒畢露的吳靜钰在場下變得溫潤起來。

變化的原因确實是女兒,因為“有了孩子之後就學會了換位思考”。吳靜钰說,自己之前是個特别較勁的人,不論是對自己還是對他人。她的另一個身份是跆拳道國家隊的助理教練,之前和隊員們溝通的時候,她的方式簡單且生硬,“我是一個優秀的運動員,我覺得我能做的,他們就能做。但生完孩子以後,我發現不是這樣的,你必須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看問題。”女兒教給了她這一課——“你發現她不會說話,跟她生氣沒有用”,是以吳靜钰就重新開始學習,去接納各種資訊,轉換思維方式,并且有了很不錯的成果:和孩子、隊員的溝通都變得非常順暢。

家人的支援是吳靜钰的精神動力,這次出戰東京奧運會,她将女兒畫的一幅畫帶在身邊,畫中是他們一家三口,還貼了很多小星星。

是媽媽,也是運動員,吳靜钰說:“在這種比賽狀态下,我想得更多的還是訓練。我們做的這件事關乎國家榮譽,是奧林匹克精神,是一件非常光榮的事,是以我基本上把媽媽的角色放得更輕一點,運動員的角色更重一點。”

新京報記者 周蕭

編輯 韓雙明 校對 柳寶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