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将迎來《披荊斬棘的哥哥》成團之夜。不過,原定的直播改為錄播。10月25日成團夜錄制完成後,最後成團的17人也随之被曝光。
根據網友爆料,最後成團的17人為陳小春,李承铉,張智霖,張淇,言承旭,黃貫中,張晉,林志炫,熱狗,歐陽靖,趙文卓,劉迦,GAI,高瀚宇,謝天華,白舉綱,張雲龍。
被淘汰的5人分别為胡海泉,林曉峰,李響,尹正,李铢銜。

這個名單被曝光後,網友紛紛就此發表意見。每個人喜歡支援的哥哥不同,看待結果就會有不同的意見。
有網友表示,自己喜歡的哥哥最後能成團非常高興,已經開始期待他們的團綜。也有網友為淘汰的哥哥感動惋惜。胡海泉,林曉峰,李響,尹正,李铢銜這5個人似乎都有留下的理由。
實際上,經過3個多月的“披荊斬棘”,參加節目的哥哥都收獲很多。有情懷藝人翻紅,有曾經的生面孔收獲了粉絲喜愛。哥哥們都成為節目獨特的存在。
有人說成團不重要,重要的是哥哥們整個過程帶給大家太多的驚喜。也有人認為成團很重要,因為那是一種實力的證明。
看到最後的成團名單,有網友發問為何高瀚宇和白舉綱能成團呢?與其他成團的哥哥相比,他們兩個人顯然資曆不夠。
高瀚宇和白舉綱絕對是節目最大的意外。《披荊斬棘的哥哥》開播前,官方釋出了相關海報,很多人認為高瀚宇和白舉綱就是來湊人數,他們可能面臨“一輪遊”的局面。
有這樣的想法也不奇怪。與陳小春等人相比,高瀚宇和白舉綱的知名度太低,他們甚至都比不上曾經的男團選手敖犬。
白舉綱還好一些,參加《快樂男聲》獲得全國季軍。之後,還參加了包括《中餐廳2》在内的多檔綜藝節目。他以音樂人的身份,積累了一定粉絲。
高瀚宇的情況比較尴尬。2008年,他以男團HIT-5成員身份出道。不過,當時正是“韓流”盛行年代,本土男團幾乎沒有立足之地。男團生涯無法繼續之後,高瀚宇憑借優秀的外形條件,開始向應影視劇方向發展。
來到《披荊斬棘的哥哥》舞台,高瀚宇與其他哥哥相比,幾乎是個路人。不過,他憑借着自己的努力,改變了一切,最後成功逆襲進入到最後的17人團。
仔細來看,高瀚宇和白舉綱之是以能走到最後,有些意外但也在情理之中。其中,3點原因是關鍵。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3">1,自身能力首先要被認可。</h1>
《披荊斬棘的哥哥》是一檔競演類綜藝節目,有競争有淘汰。想要一直站在舞台上,首先自己的能力必須得到認可。得到觀衆的認可,得到前輩的認可。反之,在嚴苛的網友面前,沒有能力隻會變成被嘲笑的對象。
初舞台,白舉綱與黃征、胡海泉等人合唱歌曲,他的高音絲毫不遜色兩位歌壇前輩。高瀚宇同樣讓人眼前一亮。
《情人》這首歌給了他發揮空間。高瀚宇不僅唱得好,自己加入的舞蹈也讓所有人知道,他是有備而來。尹正看完之後更是直呼“成團了,這就是标準的男團”。唱跳俱佳,外形條件好,這是初舞台高瀚宇給所有人的印象。
之後,随着節目的播出,無論是《MMA》,還是《悟空》,高瀚宇和白舉綱都展示了自己的舞台表演能力。也就是說,自身能力得到認可,是二人走到最後的關鍵。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79">2,選擇很重要,他們從一開始就“跟對人”。</h1>
初舞台之後,哥哥們要自行組隊。也許是命運的安排,沒有被主動選擇的張晉、高瀚宇、白舉綱自動組成一隊。因為張晉是前輩的關系,自然而然就成了這個隊伍的隊長。
而他們三個人直到最後成團夜也全程未分開,成為最牢固的組合。可以說,高瀚宇和白舉綱從一開始就跟對了人。
第二次公演,節目開始淘汰哥哥,共淘汰了三個人。首輪淘汰,是當時最大的未知數,高瀚宇緊張地哭了。得知不會被淘汰時,他親吻了練習室的地闆。
當時,張晉部落隻有三個人,這在之後看來是最安全的組合。三個人的唱跳舞台相比較多人更少出錯。整齊的舞台表演,是觀衆會注意的第一個環節。在選擇了一首合适的歌曲《MMA》後,他們的舞台也确實沒有讓人失望。
而且,因為人數少,他們三個人都有機會展示自己。在衆多優秀的哥哥中,有限時間展示自己非常重要。
之後,張晉部落與李承铉部落聯合。因為李承铉部落一直是節目的人氣部落,張晉三人相當于進入了“舒适區”。
随着節目的播出,闖過第一輪淘汰的高瀚宇和白舉綱,他們的能力已經得到認可,私底下生活的他們也在圈粉。
獲得機會展示自己,“一個爸爸帶着2個兒子”的話題等,高瀚宇和白舉綱能一路走到最後,與最開始選擇張晉有很大關系。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80">3,性格讨喜。</h1>
沒有人會否認,具有“社交牛人證”的哥哥,更容易在“披荊斬棘”過程中顯露出來。高瀚宇就是有這種性格的人。節目中,總是能聽到其他哥哥對他的調侃,說他的聲音很大。
不過,這種“嗓門大”的标簽,讓高瀚宇擁有了一定的話題。哥哥私底下的生活中,總能看到他的身影。李承铉說他鬧,林志炫問他是不是天生嗓門大,陳小春也說他鬧,不過自己年輕時也一樣。
30多位哥哥,每次節目最多120分鐘,大家最珍貴的就是鏡頭。高瀚宇用這種方式,讓更多人認識了自己。而當他接受采訪時,他也談到了自己對于“鬧”這件事真實的想法。
他說,一衆哥哥在一起,有時會很尴尬,總得有人去調節氣氛。自己的“鬧”隻是不想讓大家尴尬。他希望有他在的地方,大家都很放松不緊張。
丁一認同他的這種說法。參加節目的哥哥,對于高瀚宇來說都是前輩,都已經在娛樂圈立足幾十年。他們走到哪裡都是一呼百應,一直被人圍着轉。
他們彼此之間誰去調節氣氛似乎都不對,這時,一個年輕的後輩适時地出現非常必要。換句最簡單的話說,必須有人放下“身段”去調節氣氛。
最後一次公演結束後,張晉給哥哥們準備了項鍊作為禮物。這時,分發禮物就落到了白舉綱身上。白舉綱非常清楚自己應該做什麼。
《披荊斬棘的哥哥》的舞台最重視人氣,高瀚宇和白舉綱的好性格,通過鏡頭展現了出來。是以,他們一直在圈粉,不僅圈了一波觀衆,還圈了哥哥們。17人團的構成也很好,不能都是“大咖”,因為那樣反而不穩定,有高瀚宇和白舉綱這樣的後輩會更有看點。
在一個新環境中,自身能力,做好選擇,性格讨喜,如果這三點能做好,環境就無所謂新舊,工作生活都會沒有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