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陳毅去世,張茜告訴毛主席:張伯駒有貢獻沒工作,主席:安排工作前言陳毅:可惜幫不了他更多一副挽聯改變命運

作者:紅色天空錄
陳毅去世,張茜告訴毛主席:張伯駒有貢獻沒工作,主席:安排工作前言陳毅:可惜幫不了他更多一副挽聯改變命運

張伯駒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前言</h1>

很多人都對愛國民主人士張伯駒先生做出過評價,以下是共産黨人宋振庭對張伯駒的評價,他很好的概括了張伯駒傳奇的一生。

“愛國家、愛民族,費盡心血一生為文化,不惜身家性命;重道義、重友誼,冰雪肝膽赉志念一統,豪氣萬古淩霄”。

這樣一位真心愛國,品德高貴的人,也使得僅見過幾次面的陳毅,将他視為摯友、知己。即便是在臨終前,依舊念念不忘。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06">陳毅:可惜幫不了他更多</h1>

1972年初,被癌症折磨的異常憔悴的陳毅,虛弱地躺在病床上。突然,他對妻子張茜說道:

“張伯駒他們兩口子,在北京的日子一定很艱難。可惜的是,我幫不了他更多了。前幾天,我還向周總理說了下。恐怕,他太忙了,顧不上這些了……”

聽到這裡,張茜在一旁默默落淚。這些眼淚,或許一部分是為丈夫的病而流,而另一部分,是為陳毅與張伯駒友誼深厚,卻見不到最後一面而感到痛心。

陳毅去世,張茜告訴毛主席:張伯駒有貢獻沒工作,主席:安排工作前言陳毅:可惜幫不了他更多一副挽聯改變命運

陳毅

對于張伯駒,陳毅是非常敬重的。

張伯駒的父親張鎮芳,是袁世凱的妻弟。出生在這樣的官宦家庭,張伯駒按理來說是要進入軍界、政界抑或是金融界的,但他偏偏喜歡琴棋書畫。

在戰亂年代,為保護國家文物,他曾背上巨額債務,甚至願意為此付出生命。

當時,我國很多名貴書畫都流落海外。為了讓更多古字畫留在國内,張伯駒在這方面傾注了自己幾乎全部的精力、财力,甚至不惜變賣家産、舉債,家裡人稱他為“叛逆者、敗家子”,外人稱他為“張大怪”。

一次,張伯駒在書畫展上,看到了《平複帖》。《平複帖》是現存年代最早,并且真實可信的西晉名家法帖,距今已有1700年曆史,在中國的書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得知《平複帖》現在為溥儒所有,張伯駒擔心不已。因為,溥儒是道光帝的曾孫。此前,他就将唐代韓幹的《照夜白圖》賣給了一位古董商,導緻這幅珍品流落至海外。

陳毅去世,張茜告訴毛主席:張伯駒有貢獻沒工作,主席:安排工作前言陳毅:可惜幫不了他更多一副挽聯改變命運

張伯駒年輕時

為了避免重蹈覆轍,張伯駒想要盡快将《平複帖》買下。但是,溥儒張口就是20萬。

對于看中的文物,張伯駒以前從不讨價還價,這一點與他樸素的生活作風形成鮮明對比。作為富家公子,他煙酒不沾,在穿着上也不講究,絲綢、西裝,他幾乎不穿,從來都是一件長布衫。

是以,一般都是賣家開出多少價錢,他就給多少。但由于他買了太多文物,導緻無法拿出20萬,第一次購買是以失敗。

但張伯駒并未就此放棄,很快,他又委托張大千出面找溥儒交涉,但溥儒依舊不讓步。張伯駒隻能另想它法。

不久,他在火車上遇到了蒲增湘。蒲增湘告訴他,溥儒的母親剛剛去世,正好家裡急需錢發喪。張伯駒再次找到溥儒,經過一番讨價還價,他最終以4萬元的價格,買下了《平複帖》。

張伯駒是以發出無限感慨:

“在昔欲阻《照夜白圖》出國而未能,此則終了宿願,亦吾生之一大事”

陳毅去世,張茜告訴毛主席:張伯駒有貢獻沒工作,主席:安排工作前言陳毅:可惜幫不了他更多一副挽聯改變命運

《平複帖》

從“大事”一詞上可以看出,保護國家文物這件事,在張伯駒心裡的分量有多重。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張伯駒再晚一點,《平複帖》很可能也要落入日本人之手了。原來,當時有一位字畫商人在得知此事後,想要以20萬元買下,再轉賣給日本人。但此時《平複帖》已經在張伯駒手中,他說什麼也不肯讓出。

為了妥善保管,張伯駒将他所收藏的大部分文物都放到了上海的一家銀行。

随着侵華戰争全面爆發,主持銀行的工作交到了李祖來手上。考慮到李祖來與汪僞“七十六号”有勾結,張伯駒不放心文物的安全。于是,他每周都會去上海看一次。

但是,有着顯赫身世,又到處收集文物的張伯駒,很快就被盯上了。

1941年,就在他剛剛走出上海的住宿地,迎面就出現一夥人,一把将他抓住塞進汽車裡,一溜煙離開。

陳毅去世,張茜告訴毛主席:張伯駒有貢獻沒工作,主席:安排工作前言陳毅:可惜幫不了他更多一副挽聯改變命運

緊接着,張伯駒的夫人潘素,接到了一個索要巨額贖金的電話。對方讓潘素火速準備200根金條,不然就将張伯駒撕票。

聽到這個消息,潘素慌了。她趕緊找到一個親戚,兩人一起出去四處借錢,以便盡快救出丈夫。但是,在兵荒馬亂的年代,200根金條哪是這麼容易湊到的。就算有這麼多錢,一般也沒人願意借。

就在潘素焦頭爛額之際,她又接到一個電話,綁匪讓她前去見張伯駒。

短短幾天沒見,張伯駒已經變得憔悴不堪,昏倒在地上。看到這副情景,潘素傷心落淚。

原來,得知劫匪向家裡索要巨額贖金後,張伯駒連續幾天絕食,不吃不喝導緻身體急速虛弱下來。

醒來之後,他叮囑潘素:

“你救不救我都不要緊,重要的是,我們收藏的那些精品,你一定要幫我保護好!一件也不能透露出去。不要為了救我,把它們賣了。那我甯死不屈,不出去!”

陳毅去世,張茜告訴毛主席:張伯駒有貢獻沒工作,主席:安排工作前言陳毅:可惜幫不了他更多一副挽聯改變命運

潘素

潘素含淚答應,她知道丈夫的倔脾氣,也知道那些文物對他的重要性。就這樣,張伯駒頂着随時可能被撕票的危險,與劫匪生生耗了八個月。這八個月,也是潘素備受折磨的八個月,她不知還有沒有機會見到丈夫。

張伯駒這樣的硬骨頭,劫匪估計還是第一次遇到。最終實在沒辦法,劫匪将贖金降到40萬。

即便如此,潘素一時也拿不出來,因為此前買字畫已經把他們買窮了。最終,經過多方籌借,張伯駒才被安全救出。

即便連贖命的錢都沒有,但在買文物上,張伯駒卻從未停下。抗日戰争勝利後,時任故宮博物院專門委員的張伯駒,得知當年傅義帶出去的很多文物都已流落在外後,大為惱火。于是他找到博物院院長馬衡,提議收購文物。

收購工作開始後,張伯駒提議将範仲淹的《道服贊》買回來。因為《道服贊》是範仲淹的唯一傳世墨迹,非常珍貴。但是胡适等人卻以價格太貴拒絕。

陳毅去世,張茜告訴毛主席:張伯駒有貢獻沒工作,主席:安排工作前言陳毅:可惜幫不了他更多一副挽聯改變命運

《道服贊》

為防止如此珍貴的文物流失,張伯駒決定自己先買下來保管。于是他又四處舉債,最終以一百一十兩黃金的價格,将《道服贊》收下。

此後,為了保護《遊春圖》,他還賣掉了自己占地十五畝的弓弦胡同,但依舊沒有湊夠錢。後來還是妻子潘素,變賣了自己的首飾,才湊齊錢款。這幅讓他“傾家蕩産”的《遊春圖》,後來也被他與《平複帖》一起讓與故宮博物院。

解放後,張伯駒沒有将自己手裡的118件國寶留給子女,而是全部獻給國家。這些文物中,有不少至今都是故宮博物院最為頂尖的國寶。紫禁城出版社社長曾感慨的說道:

“為故宮做捐獻的有兩人最為頂尖,其中一位就是張伯駒先生。”

作為一名文物愛好者,他如此淡然的态度讓外界驚訝不已。那個曾經為了文物甯願放棄生命的人,此時卻願意無條件将自己的心頭好送給國家,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陳毅去世,張茜告訴毛主席:張伯駒有貢獻沒工作,主席:安排工作前言陳毅:可惜幫不了他更多一副挽聯改變命運

弓弦胡同

但張伯駒卻表示:

“予所收蓄不必終予身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傳有緒”

這是他的初心,也一直沒有變過。這一點,在他對待朋友借文物的态度上也有展現。

1945年,參與清理戰時文物損失工作的王世襄,曾找到張伯駒,提出想要在他家看一下《平複帖》。開口之前,王世襄非常糾結,因為他知道,這是張伯駒好不容易花重金買下的,一般人是不願意将這種貴重物品輕易示人的。

但沒想到張伯駒不但同意了,還讓王世襄拿回自己家慢慢研究,這讓王世襄覺得不可思議。後來,王世襄将這件文物拿回家研究了一個多月。期間,張伯駒從未催促對方歸還。

是以,在張伯駒看來,這些文物在不在自己手裡不重要,隻要在祖國大地上就行。

在得知張伯駒這些事迹後,陳毅于1957年的夏天,前去參觀張伯駒等人舉辦的《明清書畫展》。看到張伯駒後,陳毅不吝贊賞之詞說道:

“先生保護國家文物之舉令人敬佩!帶頭獻給國家,能夠喚起民族自豪感,先生詩詞亦有北宋風度啊!”

陳毅去世,張茜告訴毛主席:張伯駒有貢獻沒工作,主席:安排工作前言陳毅:可惜幫不了他更多一副挽聯改變命運

王世襄

陳毅短短一句話,肯定了張伯駒為保護文物做出的努力,以及自願将文物捐給國家的高尚愛國情懷。正因為如此,陳毅将隻見過幾次的張伯駒,當成真正的朋友,并對其特别照顧。

1958年,因為曆史原因,張伯駒失去工作,沒有收入,隻能靠夫人的工資勉強度日。以前觥籌交錯的家裡,變得異常冷清,張伯駒也是以變得郁郁寡歡,但他并沒有将這件事告訴好友陳毅。

1961年,潘素收到了一封電報,看到宋振庭這三個字,她有些疑惑:這人是誰?之前怎麼從未聽過。再看看電報内容,她更加疑惑了。對方邀請張伯駒前往吉林省博物館就職,同時也讓她在省藝術專科學校就職。

誰會在這種特殊時期主動給他們提供工作呢?張伯駒也不知道。為避免産生誤會,張伯駒夫婦決定先等一等再說。

雖然不願相信,但他們确實心動了。畢竟,他們早就想脫離現在這種讓人提心吊膽的日子了。

陳毅去世,張茜告訴毛主席:張伯駒有貢獻沒工作,主席:安排工作前言陳毅:可惜幫不了他更多一副挽聯改變命運

張伯駒夫婦

不久,他們又收到了宋振庭的電報:

伯駒先生:

關于聘請二位來吉林任職的事,有關部門已經批示,若無不妥,希望盡快來吉。一應調轉手續,以後再辦。

中共吉林省委宣傳部宋振庭

這一次,他們終于可以相信,這封電報沒發錯。看來,是有人幫了他們。

離開之前,張伯駒準備親自去向好友陳毅辭行,便讓夫人潘素給陳毅打電話提前告知。

那一天,陳毅與夫人張茜為他們準備了豐盛的家宴,有酸菜水餃、麻辣豆腐、泡菜等等,擺滿一大桌。期間,陳毅與張伯駒開懷暢飲。為了寬慰張伯駒,陳毅還送了好友一首詩: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聽到這裡,張伯駒苦悶的心情終于有所緩解。後來,張伯駒才知道,那個幫自己的神秘人就是好友陳毅。

陳毅去世,張茜告訴毛主席:張伯駒有貢獻沒工作,主席:安排工作前言陳毅:可惜幫不了他更多一副挽聯改變命運

原來,兩人雖然見面不多,但陳毅一直關注着好友的情況,是以他的事情陳毅都知道。

1960年,陳毅對來京開會的好友于毅夫說道:

“我有一個好友,叫張伯駒。現在境遇不太好,吉林省能不能給他安排一下工作?”

在于毅夫看來,陳毅推薦的人,肯定是有過人之處的,便爽快答應下來。張伯駒的工作問題是以解決。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07">一副挽聯改變命運</h1>

此後,陳毅越來越忙,兩人也很少寫信,都不知道對方的具體情況。幾年後,張伯駒再陷困境,但他一直沒有告訴陳毅。

後來,張伯駒因病重回北京,住在一個四合院裡。此時的他,從一個擁有衆多無價文物的人,變成了一個落魄的老人。沒有糧票、沒有戶口。如果沒有親戚的接濟,他們的生活根本無以為繼。

1971年11月下旬,73歲的張伯駒,終于決定給好友陳毅寫一封信,向對方傾訴心中的苦悶之情。五天後,他們收到了陳毅夫人張茜的回信:

……仲弘一直關心你們情況,因為太忙,加之心緒不好,也沒多寫信。你們的信我看了,他因患癌住院,已是晚期,身體很差。他已交代秘書,向總理反應你們的事……

盼二位多保重身體……

看過回信後,張伯駒夫婦後悔不已,他們不知道陳毅身體已經如此之差,後悔不該給他添麻煩。即便自己有天大的困難,也不該打擾他啊……

陳毅去世,張茜告訴毛主席:張伯駒有貢獻沒工作,主席:安排工作前言陳毅:可惜幫不了他更多一副挽聯改變命運

陳毅和夫人張茜

次年年初,張伯駒夫婦突然從廣播裡聽到陳毅去世的消息。此時,他們心如刀絞,多年未見的摯友,怎麼就這麼走了?

悲痛萬分的張伯駒,本來想要親自前去吊唁,但最終卻沒能如願。為了送好友最後一程,他含淚寫下一副挽聯:

仗劍從雲作幹城,忠心不易。軍聲在淮海,遺愛在江南,萬庶盡銜哀。回望大好河山,永離赤縣; 揮戈挽日接尊俎,豪氣猶存。無愧于平生,有功于天下,九原應含笑,伫看重新世界,遍樹紅旗。

這幅挽聯,被挂在陳毅靈堂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裡。

追悼會當天,原本不打算參加的毛主席,突然在最後時刻,穿着睡衣與單薄的毛褲,出現在陳毅追悼會現場。

聽到從業人員通知毛主席到場的消息後,周恩來趕緊起身迎接。在周恩來的陪同下,毛主席向陳毅夫人張茜走去。

主席看到張茜後,老遠就伸出了手。張茜趕緊迎上去,沉重的叫了聲:“主席”後,便低頭抽泣。

看到張茜如此難過,毛主席輕輕地拍了拍她的手說道:“陳毅去世了,我們和你一樣難過……”

陳毅去世,張茜告訴毛主席:張伯駒有貢獻沒工作,主席:安排工作前言陳毅:可惜幫不了他更多一副挽聯改變命運

毛主席現身陳毅追悼會

随後,主席又看着站在張茜旁邊的孩子們,慈祥的叮囑道:“你們要繼承父親的事業,繼續努力奮鬥,為人民服務。”

張茜擦了擦眼淚,點點頭說道:“我們聽主席的。”

追悼會開始後,從業人員攙扶着毛主席走向大廳。一路上,毛主席不斷打量着走廊兩邊的花圈。突然,主席在一個不起眼的花圈面前停下腳步,他認真讀着挽聯上的内容,并不住點頭稱贊。那副挽聯,正是張伯駒所寫。

随後,毛主席問周恩來:“張伯駒是什麼人?”

周恩來回答稱:“是一位民主人士,也是陳毅同志的朋友。”

“他現在在什麼地方呢?”主席接着問道。

這時,周恩來正好看到張茜在附近,便将張茜叫了過來。

毛主席情不自禁的又誇了一句:“這幅挽聯寫得好!”

得知張伯駒就是那位向國家捐獻很多珍貴書畫的人後,毛主席猛然記起了什麼。張茜趕緊說道:

“他們之前有貢獻,現在生活很困難,沒有工作,也沒有戶口,很慘呢……陳毅在的時候,總是牽挂着他們的事……”

陳毅去世,張茜告訴毛主席:張伯駒有貢獻沒工作,主席:安排工作前言陳毅:可惜幫不了他更多一副挽聯改變命運

陳毅追悼會

聽到這裡,毛主席點點頭,轉身對周恩來說道:

“這樣的人,應該保護,應該給出路。你是總理,給他安排一下工作吧。”

追悼會結束後,周恩來沖破阻礙,立即派人給張伯駒安排工作。

幾天後,中央文史館的從業人員,親自帶着檔案和聘書,前往張伯駒的家裡。

看着那張聘書,張伯駒突然怔住了,他一時不敢相信,眼睛緊緊盯着從業人員問道:“這是真的嗎?”

從業人員給了老人一個肯定的回答,張伯駒瞬間淚流滿面。沒想到自己七十多歲了,還能有一份工作,還能繼續為國家做點事。

陳毅去世,張茜告訴毛主席:張伯駒有貢獻沒工作,主席:安排工作前言陳毅:可惜幫不了他更多一副挽聯改變命運

張伯駒夫婦晚年

走之前,從業人員叮囑張伯駒:“年後您就可以去上班了。生活上有什麼困難,請盡管開口,組織上會想辦法幫你們解決的。”

張伯駒感動的不斷點頭,嘴裡說着:“沒有,沒有……”

雖然生活條件得到很大改善,但好友陳毅的去世,還是給張伯駒造成不小打擊。在很長一段時間内,他常常一個人坐在書房默默流淚。陳毅去世一周年時,他連續數日沉浸在悲痛之中。不久,他的右眼失明。

1982年2月26日,84歲的張伯駒去世。追悼會上,葉劍英、鄧穎超等人均送來花圈。他對國家做出的貢獻,大家都沒有忘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