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在電影院裡看樂高大電影。我深深被這部《樂高蝙蝠俠大電影》的尺度所震撼到。
這哪裡是一部給兒童看的卡通片,這分明是一部搞基片。

本片内容總結起來可以歸為,小醜一次又一次地吸引蝙蝠俠注意,故作清高的蝙蝠俠一次又一次選擇假裝沒看到,傷透了心的小醜憋足氣力放了大招成功引起蝙蝠俠注意,最終兩人愉快地在一起了。
影片結尾,蝙蝠俠和小醜互訴衷腸,一個說,我恨你。另一個說,我真的好恨你。一個說,我永遠恨你。另一個說我到下輩子還恨你。
…………
我自然而然地腦補到了:
2016年的《七月與安生》,明明是拉拉居然沒有激情戲的周冬雨和馬思純
2015年的《烈日灼心》,擁吻在一起的鄧超和呂頌賢;
2011年的《雪花秘扇》,明明是拉拉居然卻沒有激情戲*2的全智賢和李冰冰;
……
廣電總局總有那麼些時候,以一種常人無法了解的超然姿态,讓我國觀衆看到一些匪夷所思的電影。
《金剛狼3:殊死一戰》說是血腥暴力,得删,得讓院線打出告示說本片少兒不宜。但是到了樂高大電影,竟然悄無聲息。
又或者,大膽預測,審片小組其實沒有看完全片。《樂高蝙蝠俠大電影》是漏網之魚。
好了。戲說到此。正經調。
作為樂高大電影的又一分枝作品,這部《樂高蝙蝠俠大電影》确實少兒不宜,不單單是在同性關系上玩地過火了,可以說整個樂高大電影對中國兒童觀衆來說,都是不宜的。
原因很簡單,不是大家可能想到的黃爆,而是:
樂高大電影是要求一定的觀影門檻的。
首先是題材。
現在樂高大電影的主要制作方向分為兩塊,分别是星戰和dc超級英雄。這兩類在美國都是人們耳熟能詳的經典,基本上在70年代之後,所有的美國小孩都是看着星戰和dc(還有漫威)漫畫長大的,對裡面的人物,故事都了如指掌。
是以,當樂高針對這兩類題材進行再創作時,美國觀衆接受起來絲毫沒有難度。而反過來,對于連dc和漫威的差別是什麼可能都還不甚清楚的大部分中國觀衆來說,樂高大電影是一個全然陌生的領域。
其次,内容。
樂高大電影的火爆,始于2014年。那年的《樂高大電影》是樂高積木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長片電影。它不僅在商業上獲得2.5億美元的票房,而且還提名了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是樂高大電影的巅峰。
從電影的角度,這部《樂高大電影》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它把樂高積木人物的呆萌感成功注入到了故事裡,一邊耍賤惡搞,另一邊,就是不停地對美國文化, 對超級英雄進行自嘲和戲谑。
實話實說,很多梗,就算是對漫畫和電影有所了解的人可能也未必能一下get到。
到了這一部《樂高蝙蝠俠大電影》,之前的反諷戲谑的套路還是延續。
比如說蝙蝠俠在蝙蝠洞裡的語音密碼是“鋼鐵俠爛透了”。為什麼要吐槽呢?因為蝙蝠俠是dc的人物,鋼鐵俠是漫威的人物,但大家普遍認為其實鋼鐵俠就是漫威的蝙蝠俠(蝙蝠俠創作時間要早于鋼鐵俠),但是現在鋼鐵俠電影威風凜凜,是漫威宇宙重要角色,但是蝙蝠俠電影呢?諾蘭之後,到現在dc和華納還沒有一個準信兒。
比如電影中經常會出現人物對蝙蝠俠電影過往史的調侃。從1966年的電視劇至今,幾乎一個不落。有一段,蝙蝠俠遇到毒藤女。毒藤女每次要對蝙蝠俠發動親吻毒液攻擊時,蝙蝠俠都會拿一隻企鵝來擋。這就是對那部号稱是最爛蝙蝠俠電影之《蝙蝠俠與羅賓》的“調侃”。
還有導演的私貨。蝙蝠俠最愛的電影是湯姆·克魯斯主演的《甜心先生》。一頭一尾蝙蝠俠都會在自己的私人影院裡觀賞這部電影,每一次都恰好落在湯姆·克魯斯那句經典台詞上,“你使我變得完整”you complete me。
(可能也是在戲谑蝙蝠俠和小醜的關系)
有時候還要拿電影的形式開刀。什麼開場一定是黑屏,結束一定白屏之類的冷笑話。
是以,樂高大電影實際上是一個美國文化的大集合,一種極具本土化鮮明特質的電影。在當下的中國電影環境裡,從商業角度和文化接受角度上說,它對于我們,是“不宜”的,但從制作的角度,從發展的角度,我們,尤其是動畫産業的工作者們,應當意識到,動畫,不僅僅隻是給孩子們看的,它可以有更廣泛的觀衆群體,包含更有趣,更豐富的内容。
這是樂高大電影給我們的啟迪。也可能是密恐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