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除了劇情,這些熱映電影的原聲音樂更精彩《大象席地而坐》電影原聲《樂隊》電影原聲《浮城謎事》電影原聲《Bohemian Rhapsody》電影原聲

電影,是一項綜合的藝術形式。在我剛剛開始嘗試欣賞電影時,吸引我的可能隻是那些精彩的故事情節,劇情左右了我對一部電影的主要觀感;之後我發現,在好的劇本和故事之外,演員的表演同樣非常重要,到位的表演甚至可以讓平淡無情的劇情呈現出别樣的味道;而現在,開始品味電影的我發現,電影原聲配樂也會左右我們對電影的觀感,電影的情感傳達不僅僅需要通過演員的台詞和表演,貫穿整部電影的原聲同樣可以傳達,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和電影産生共鳴。

電影音樂的重要性可謂是不言而喻,甚至我們可以通過一部電影的 OST (Original soundtrack,原聲音樂) 來窺見導演對整部電影的了解,同樣也能感受到導演的音樂品味。今天我們就為大家介紹幾部小衆但不失精彩的電影原聲,讓我們閉上眼睛,一起用耳朵來品味電影。

<h1>《大象席地而坐》電影原聲</h1>

2018年11月17日,第 55 屆金馬獎頒獎典禮:

第 55 屆金馬獎「最佳劇情長片」,得獎的是:《大象席地而坐》!

在李安宣布這一瞬間,所有的主創團隊都抱在一起,這或許是給這部電影的導演胡波一份最大的禮物,但他永遠也不可能親眼看到了。

除了劇情,這些熱映電影的原聲音樂更精彩《大象席地而坐》電影原聲《樂隊》電影原聲《浮城謎事》電影原聲《Bohemian Rhapsody》電影原聲

這是一部讓人無法準确定義的電影。在長達近四個小時的電影中,觀衆都會被導演所營造出的氛圍拉扯,那些關乎于生存、迷茫、自我認知的社會個體在電影中被奇怪的串連在一起,命運如同玩笑一般将他們赤裸裸的放在現實世界面前,但這似乎也是導演自己對生活感受的一種變相投射。

即便在我看來,整部電影劇情略顯拖沓,故事之間的處理也比較粗糙,但也正是這種粗糙可以将一種真實以最原始的方式呈現在觀衆面前,讓人不由得為此感同身受。

除了劇情,這些熱映電影的原聲音樂更精彩《大象席地而坐》電影原聲《樂隊》電影原聲《浮城謎事》電影原聲《Bohemian Rhapsody》電影原聲

顯然,一部低成本的文藝電影做到這些不可能僅僅通過劇情和導演。事實上在去年金馬獎上,除了獲得最佳劇情長篇和最佳改編劇本,《大象席地而坐》還入圍了最佳男主角、最佳新導演、最佳攝影以及最佳原創電影音樂等多項提名。而電影中的所有配樂都由國内的極為低調的後搖樂隊花倫來完成,電影劇情中所需要的情緒也在他們所營造出的「音樂氛圍」中跌宕起伏。

除了劇情,這些熱映電影的原聲音樂更精彩《大象席地而坐》電影原聲《樂隊》電影原聲《浮城謎事》電影原聲《Bohemian Rhapsody》電影原聲

即便是沒有看過電影,聽完整張原聲你依舊可以在腦海中呈現一些自我想象中的場景:壓抑、陰暗、灰色,畫面冰冷但卻極為真實——《滿洲裡》中詭異的安靜、《穿過火焰》時的明亮和充滿希望、以及《離開》中的蒼茫和偉大,而當聽到《大象》時,唱詩班的和聲響起,似乎我就站在聖潔的雪山上,過去的一切我已經釋懷,它讓我不由得淚流滿面。

你知道嗎?大象不能席地而坐,不然他們自己的身體重量會把它内髒壓碎,但當大象有一天席地而坐,大概是它的内在已經徹底碎裂了,不得不如此。

推薦曲目

《穿過火焰》

《穿過冰面》

《滿洲裡》

《離開》

《大象》

《壞孩子的天空》

<h1>《樂隊》電影原聲</h1>

《樂隊》是一部注定不可能火的文藝電影。

除了劇情,這些熱映電影的原聲音樂更精彩《大象席地而坐》電影原聲《樂隊》電影原聲《浮城謎事》電影原聲《Bohemian Rhapsody》電影原聲

就像彭磊在《樂隊的夏天》時說的那樣,即便他導演的這部獻給所有熱愛搖滾樂的中國年輕人的電影,在當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上獲得多個獎項,依舊改變不了一個事實:彭磊還是沒火。

當然,我們如果用現在的眼光去審視,完全可以證明《樂隊》其實是生不逢時:畢竟他不夠「娛樂」,也過于圍繞那一代混迹搖滾圈的中國青年,時不時說着隻有那一代「果兒」才聽得懂的行話。

除了劇情,這些熱映電影的原聲音樂更精彩《大象席地而坐》電影原聲《樂隊》電影原聲《浮城謎事》電影原聲《Bohemian Rhapsody》電影原聲

但《樂隊》依舊是值得80後那一代搖滾青年朝聖的電影,是那個沒錢,混場子、為搖滾樂而不顧一切時自己的真實寫照,那時候的自己一定也是青澀的、笨拙的,為了理想一定也會眼睛放光…… 但他終究是一部非專業電影人制作的電影,無論是成本、還是拍攝手法,都充滿了無厘頭和「不專業」,即便在我看來這種「不專業」帶有一種刻意:演員的「表演性」被刻意的淡化,而是講究真實和生活化。

當然恰好選擇的演員也都是「圈内人」,這部劇本似乎就是為他們而寫,中野陽笨拙的中文對話和對搖滾樂的熱愛,趙怡文的青澀,放在這部意識頗「喪」的電影中,混合出青春和熱血的味道。

除了劇情,這些熱映電影的原聲音樂更精彩《大象席地而坐》電影原聲《樂隊》電影原聲《浮城謎事》電影原聲《Bohemian Rhapsody》電影原聲

《樂隊》最終并沒有大面積的公映,在之後發行的 DVD 中附帶了這部電影的原聲。一部講述中國青年搖滾人的電影,原聲當然少不了搖滾樂。

有趣的是在裡面原本新褲子的歌交給了很多其他音樂人演繹,放在電影中産生了非常有趣的化學反應:《我不想失去你》經過旅行團的改編,聽上去更加的清新感人,《不放開》交給中文并不順溜的主演中野陽來演繹,那種粗糙感讓人既感動又想笑,而《After Party》這更像是點題之曲,如果對照歌詞,這首歌則呼應了新褲子當年的成名作:《Bye Bye Disco》。

除了劇情,這些熱映電影的原聲音樂更精彩《大象席地而坐》電影原聲《樂隊》電影原聲《浮城謎事》電影原聲《Bohemian Rhapsody》電影原聲

《回音》

《After Party》

《走在什刹海的冰面上》

《我們不能在一起》

<h1>《浮城謎事》電影原聲</h1>

婁烨的電影向來都是口碑兩極,電影中他都會将世間最為荒誕的事情進行深刻解讀,是以贊美也好,批評也罷,《浮城謎事》将狗血的事情放在大熒幕前,人間悲歡喜樂盡收眼底,故事并不偉大,隻不過将這些全盤托出,觀衆大佬自然會邊看邊思考。

除了劇情,這些熱映電影的原聲音樂更精彩《大象席地而坐》電影原聲《樂隊》電影原聲《浮城謎事》電影原聲《Bohemian Rhapsody》電影原聲

商業無腦大片看過了之後,回過頭去看婁烨的電影,總會找到一些提供思考的回旋餘地,比起其他同時代的導演,婁烨勝在題材以及品味上。

看電影就是這樣,我們總會比較導演之間這樣那樣的不同,張藝謀擅長的是視覺效果、馮小剛擅長的是拍故事、而婁烨電影就是拍給你看,很多的元素像是伏筆一樣放上去,回頭需要自己琢磨味道,比如這部電影的原聲。

除了劇情,這些熱映電影的原聲音樂更精彩《大象席地而坐》電影原聲《樂隊》電影原聲《浮城謎事》電影原聲《Bohemian Rhapsody》電影原聲

和《浮城謎事》電影本身口碑兩極不同的是,OST 的評價卻是出奇的一緻: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是因為 OST 之後才去看電影,原因則是當音樂将情緒表達到極緻,你會想象電影中的場景是否也會是如此,當你看到電影的場景時才會發現原來就應該是《驚惶》這種歌曲才能烘托出人物和心理狀态,對比之後會覺得真是妙不可言。

除了劇情,這些熱映電影的原聲音樂更精彩《大象席地而坐》電影原聲《樂隊》電影原聲《浮城謎事》電影原聲《Bohemian Rhapsody》電影原聲

這或許是很多國内文藝電影最終 OST 都會選擇後搖的原因,「南派後搖」沼澤樂隊為這部電影貢獻了三首作品:《1911》、《如夢令》以及《驚惶》 ,讓人驚喜的是後面兩首有人聲的作品,用古琴描繪現代都市情感,看上去的沖突卻又是一種變相的隐喻,何不是一種電影本身的沖突展現?

《驚惶》

《浮城謎事》

《1911》

<h1>《Bohemian Rhapsody》電影原聲</h1>

即便是小衆向搖滾樂傳記電影,如果講述的是一個偉大的人物,那麼觀衆投射到自己身上,總會将其臆想成英雄,而英雄如果最初是由無名小卒成長而來,那麼跌宕起伏的故事看似八卦,但普通人總能找到不同的人生态度,這也是傳記的魅力吧。

除了劇情,這些熱映電影的原聲音樂更精彩《大象席地而坐》電影原聲《樂隊》電影原聲《浮城謎事》電影原聲《Bohemian Rhapsody》電影原聲

搖滾樂迷和普通觀衆對《Bohemian Rhapsody》的感觸是完全不一樣的,搖滾樂迷往往都是耳朵先入為主,因為他們對皇後樂隊的音樂有了先期的認知,他們的音樂是一種裡程碑,或者是改變音樂曆史的,偉大性顯然不言而喻,而電影則更像是他們的音樂創作曆程:皇後樂隊為什麼偉大,樂迷看電影是另一種形式的「朝聖」。

除了劇情,這些熱映電影的原聲音樂更精彩《大象席地而坐》電影原聲《樂隊》電影原聲《浮城謎事》電影原聲《Bohemian Rhapsody》電影原聲

而對于普通觀衆,這部電影則是對一個光環下偉大人物人生的回顧,偉大的人背後則映射了那個時代的社會問題,可見英雄隻是人民臆想或者塑造的,他們其實都是普通人,甚至他們跟我們一樣也想有「碌碌無為」的人生。

除了劇情,這些熱映電影的原聲音樂更精彩《大象席地而坐》電影原聲《樂隊》電影原聲《浮城謎事》電影原聲《Bohemian Rhapsody》電影原聲

既然是搖滾傳記電影,OST 的選用可以說是手到擒來:畢竟皇後樂隊留下了太多了傳世作品以及改變搖滾樂史的作品,不誇張的說其音樂對世界文化發展都是突破性的。

是以這張 OST 用再多的辭藻都無法形容其精彩程度,如果你沒有聽過皇後樂隊,幾乎涵蓋其登盛時期錄音室和現場作品的 OST 值得去反複聆聽。

推薦歌曲:全部歌曲。

《La La Land》電影原聲

歌舞片在現在電影中也純屬小衆,原因其實不難找,因為他和其他的劇情向電影相比,歌舞片的音樂劇「形式」和「學術味」過重,電影容易出現「段落感」。當然如果能做到将音樂劇和劇情無縫融合,調動觀衆觀衆的情緒當然不是難事。

除了劇情,這些熱映電影的原聲音樂更精彩《大象席地而坐》電影原聲《樂隊》電影原聲《浮城謎事》電影原聲《Bohemian Rhapsody》電影原聲

《La La Land》最成功的一處就是,他将音樂充分融入劇情,而音樂大量使用歌舞來傳遞情感,即便是将電影中那些歌舞片段單獨拎出,你也會被這些片段歡呼不已:開場的《Another Day of Sun》是片中最大的歌舞片段,這個片段大量運用誇張的音樂劇表現方式來表達主角當時樂觀的心境,并且這裡長鏡頭的運用也是恰到好處,也推起了電影的首個高潮。

除了劇情,這些熱映電影的原聲音樂更精彩《大象席地而坐》電影原聲《樂隊》電影原聲《浮城謎事》電影原聲《Bohemian Rhapsody》電影原聲

在之後,你會發現電影中 OST 開始引導劇情發展,《Someone in the Crowd》中張力十足的四人合唱、以及到後面最為迷人《A Lovely Night.》雙人歌舞部分,從幸福、到人生抉擇,再到釋懷和感傷,最後的《Epilogue》—— 我們都品嘗過愛情的甜蜜,但我們要遵從内心,找到屬于自己的真實和夢想。

除了劇情,這些熱映電影的原聲音樂更精彩《大象席地而坐》電影原聲《樂隊》電影原聲《浮城謎事》電影原聲《Bohemian Rhapsody》電影原聲

從此我們從相交線變成了平行線,戛然而止。

If I should see you,after long year.How should I greet, with tears, with silence.

除了劇情,這些熱映電影的原聲音樂更精彩《大象席地而坐》電影原聲《樂隊》電影原聲《浮城謎事》電影原聲《Bohemian Rhapsody》電影原聲

推薦曲目:全部歌曲

你有哪些喜歡的電影原聲音樂?歡迎在評論區和我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