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最喜歡的曆史時代,中國人的答案絕大部分是強盛的漢、唐,其次是宋、明,當然也有喜歡亂世三國和南北朝的。
在日本,答案就相對集中:戰國和幕末。

圖:幕末,新舊時代的碰撞,東西方的碰撞
這一點,從日本人最喜歡的曆史人物就不難看出。喜歡搞排行榜的日本人,在近十年的國民調查中,“最喜歡的曆史人物”排行榜上,排第一的不是織田信長就是坂本龍馬。
一個是最有名的戰國枭雄,一個是最有名的幕末志士。
日本最受歡迎的NHK電視台大河劇,基本每年都是“戰國”和“幕末”輪流坐莊,比如著名的《武田信玄》、《利家與松》、《新選組》、《龍馬傳》、《笃姬》、《真田丸》等等。
圖:日本曆年大河劇三大人氣王《笃姬》、《新選組》、《龍馬傳》
不過,再進一步拿“戰國”和“幕末”二者PK的話,幕末完勝。
圖:日本人的一次喜愛程度調查,幕末完勝戰國
在這次調查中,有66.9%的人回答“比起戰國更喜歡幕末”。從性别來看,男性中支援幕末的人占61.5%,女性則占了72.4%。
估計這一結果,是出乎很多中國人預料的。
幕末,日文維基的定義是:日本曆史中江戶幕府掌握政權的時代的末期。具體為黑船來航事件(1853年)到戊辰戰争(1869年)為止的時代。
圖:嘉永7年(1854年),日本橫浜的黒船來航事件
江戶幕府,一個閉關鎖國的日本封建時代;黑船來航,一個看似恥辱的外國軍艦欺淩事件;戊辰戰争,一場日本人打日本人的内戰……
但是,在日本人看來,這短短十六年,是一個日本看清世界、進而崛起的轉折性大時代。
日本人既頑固又善變,有着向強者學習的優點。從古代學習唐朝,到近代學習西方,從閉關鎖國到門戶開放,從幕藩體制到明治維新無不如此。
圖:從幕末的軍服可見時代變遷
如同我們喜歡說“夢回唐朝”一樣,無數日本人的心裡都有個“夢回幕末”的憧憬。
幾乎每個日本人,都能津津樂道這幾個幕末時代的風雲兒:長薩同盟的推手坂本龍馬、武士之魂土方歲三、長州弄潮兒高杉晉作……這些出身中下級武士家庭的平民英雄,比明治維新三傑西鄉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戶孝允,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地位更高。
别看他們隻是小人物,隻是曆史的浪花。
對于幕末,按照日本人的了解,大體是這樣的:無數熱血男兒,懷抱堅定的信念,為了改變日本的未來,在一個時代巨輪轉變的時代裡,奮鬥、拼争、流血。
幕末後的曆史我們都知道,日本明治維新成功,走上了富國強兵的道路。
為什麼東方兩個封閉鎖國的國家,同樣被西方列強用堅船利炮打開了國門,一個揭開了百年恥辱近代史,一個卻開始了崛起之路?
圖:浮世繪作品。日本人在甲午戰争中打敗了昔日師傅
一百多年前,李鴻章、康有為、梁啟超們苦尋答案而不得,倒是一個日本人,說出了部分真相。
這封信,很多人都知道:甲午戰争中,日本聯合艦隊總司令伊東佑亨寫給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的勸降書,截取其中一段:
前三十載,我日本之國事,遭若何等之辛酸,厥能免于垂危者,度閣下之所深悉也。當此之時,我國實以急去舊治,因時制宜,更張新政,以為國可存立之一大要圖。今貴國亦不可不以去舊謀新為當務之急,亟從更張,苟其遵之,則國可相安;不然,豈能免于敗亡之數乎?
曆史是一條不安分的長河,永遠在時代巨浪中不斷的起伏、轉折,有時驚濤拍岸,有時潛光匿曜,它的終點是一個叫未來的地方。有時,一朵浪花也能改變曆史,改變未來。
聲明: 本文作者快哉風(王浩),文史作家,中日關系史專家。頭條号所有文章均為原創作品,歡迎閱讀,任何媒體不告而用、抄襲必究。聯系QQ:491460053